宋人的鸟

谦和之美

毫无疑问,宋画是中国绘画史的一座高峰。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宋代)”。

从公元 960 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到 1279 年陆秀夫负帝昺投海而死,两宋将近 320 年。在其全盛之时,经济总量占世界一半还多。虽历经战乱,家国几度沉浮,文化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北宋初年,宫中即设翰林图画院,旧时西蜀和南唐的画家都是其中骨干。《图画见闻志》和《画继》记载的北宋画家有 386 人,《南宋院画录》记录的画院画家为 96 人。

在宋人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了丰富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谦和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画面,不容流于滥情。

宋画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态度。画家认真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人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