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NSCLC 真实世界的表现不逊于临床研究数据
根据一项为期2年的协议,葡萄牙的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费用由国家埋单。期限已到,国家需要了解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评估这一支出是否值得,以决定是否继续埋单。2020年10月,发表在《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的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在真实世界中,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既往经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现与临床研究数据一致。
肺癌是癌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2017年全球报告了220万例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事件,相对于2007~2017年增加了37%。
近年来,晚期NSCLC的治疗模式已经发生巨变。尽管化疗仍然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选择,但是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并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已经开发的人源化IgG4型单克隆抗体帕博利珠单抗,可识别和阻断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2016年8月15日,其获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1%)且至少接受过一次化疗方案的晚期NSCLC成年患者。
此外,携带EGFR或ALK肿瘤突变的患者,应先接受靶向治疗,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这种适应症中,给药的剂量和频率为每3周200 mg或每6周400 mg,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在葡萄牙,对于帕博利珠单抗上述适应症的医保报销,卫生管理机构、葡萄牙国家药品管理局(INFARMED)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达成了为期2年的协议。按照相关规定,葡萄牙向所有公民免费提供药物,费用由国家卫生预算支付。由于国家对此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在这2年协议结束时,会审查资金条款,而这种重估得以进行的关键之一是需要收集真实世界中有效性的证据。
发表在《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的该研究,在真实世界中,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对既往经治晚期NSCLC患者的效果;并评估此适应症下真实世界结果与临床试验数据(KEYNOTE-010)帕博利珠单抗的效力-效果差距。
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双向队列研究。通过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database)和其他数据源,确定相关病例。
纳入2016年6月23日~2018年10月31日确诊NSCLC并使用帕博利珠单抗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的≥18岁患者。随访患者直至死亡或截止日期(2019年4月30日)。
主要结局指标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结局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无事件生存期(EFS)和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AEs)。将该结果与临床研究数据进行比较,评估效力-效果差距。
共纳入181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3岁(范围33~94);74.6%为男性。中位治疗时间为5.6个月(四分位范围:1.4~10.4),在截止日期时有141例患者已中断治疗,主要因疾病恶化。
中位OS为13.0个月(95%置信区间[CI] 9.3~15.9),而1年OS率为53.1%(95%CI 45.2%~60.3%)。
中位PFS为5.6个月(95%CI 4.6~7.2),中位EFS为4.7个月(95% CI 3.2~6.0),8.3%的病例(n = 15)因AE终止治疗。
效力-效果差距分析力挺临床实践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总之,真实世界数据表明,在既往经治NSCLC中,帕博利珠单抗的表现与临床研究数据基本一致。
近些年来,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在抗击肺癌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的获批,也给殷殷期盼更好治疗方案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据研究人员所知,上述研究是第一项在既往经治晚期NSCLC中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有效性的基于人群的研究。研究样本量大(181名患者),增加了在真实世界中帕博利珠单抗获益的证据。
注册数据是卫生技术评价的有力用具之一,包括药品上市后在财政方面的再评价。无论是对葡萄牙还是全球,这项研究都有意义,并可用于支持卫生技术评估决策。
该研究纳入了初始治疗后30天内死亡的患者,但不影响生存结局。真实世界中,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要高于预期,需要另行调查。
总之,该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表明,对既往经治晚期NSCL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值得国家继续为此埋单。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20 Oct;29(10):1295-1302.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pembrolizu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84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