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书屋·周纪合小说】福大伯的春夏秋冬(上)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福大伯的春夏秋冬(上)

文|周纪合

福大伯本来姓张,一共生了七子三女,给孩子起名字总是福字当头:福有、福来、福锁、福得、福记、福华……,村里人闲烦,直呼大福、二福、三福……,因而也就把张大伯称为福大伯。大家都说福大伯比杨继业还多生一个女儿,福气大着哩。

福大伯虽然子女多,日子艰难,但他充满希望:“年轻时抓养子女受些苦,老了就有享的福了。”邻居的二婶年轻守寡,守着一个独生女过活,福大伯总调侃说“看你老了谁给你养老摔纸盆!”

(一)

福大伯原是河南人,那年黄河发大水,福大伯他爹一头挑着福大伯,一头挑着全部家当,和张奶奶三口逃荒来到我们村,在村头的土崖上掏了个窑洞,一家三口就安下了家,张大爷给地主扛长工,张奶奶给人缝缝补补地打发日子。抗战时期,张大爷去山西支前再也没有回来。解放时政府照顾,给福大伯家分了地主家的五间厦房,福大伯也讨到了媳妇,小日子逐渐红火起来。

福大伯的多子女是福大妈的土地肥沃高产,用她老人家的话说“两个人的裤带到一块一碰就能怀个娃娃,生个娃就像巴块硬屎”。大孩子还在吃奶小的就怀上了,怀了就生,生孩子根本不用接生婆,不需要任何人帮忙,拾块破布裹巴裹巴就妥了。1961年春天,福大妈怀着四福,正在二婶家磨房里推磨子,觉得肚子痛,急忙就向家里跑,刚进大门就把孩子生在当院的枣树下了。送人吧,没人要,弄死吧,下不了手,一个羊是赶,一群羊是放,就这样,十个孩子都养了下来,直到60年代末,福大伯做了结扎手术福大妈才停止了生育。

福大妈身体好,奶水充足,那个年代大人都吃不饱,但福大妈把一个一个孩子都养的白白胖胖。缺儿少女的人养孩子总是到医院跑,张家的孩子冬天穿着几个孩子穿过的薄棉袄,赤着脚,冻的鼻涕流到了下巴下,夏天光着脊梁晒的油黑发亮,但从不和医院打交道。1962年大人小孩都饿的直不起腰,福大伯领了三个半大的儿子去黄龙山就食,一年后回来孩子说话都有些侉声侉气了。张家的孩子就像石缝间的小树,不经意间就长大了。

由于儿女多,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成了大事,因而福大妈从不参加生产队劳动。起五更,睡半夜,纺车摇断,十指磨烂,十个孩子还都穿着破衣烂衫。从我记事起大伯、大妈都没穿过一件象样的衣裳,由于冬天没有被子盖,火炕烧的滚烫,席子总是被烧的缺半片。生产队的照顾粮、民政部门的过冬照顾衣,老张家总是头份。

由于出身好,福大伯前半生一直是生产队的贫协代表,谁家孩子上学,当兵,入党,提干要他签述意见,稍不如意就给人使“绊脚”,加之有十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女,谁见了张家的人都让三分。村西头大嫂娘家是地主成分,婆家是富农,大哥人老实木讷,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文化革命初期的一天下午,福大伯把大嫂堵在打麦场的场房里要“帮助生孩子”,大嫂不从,撕扯中抓伤了福大伯的脸。福大妈知道后立即向红卫兵报告地主女儿富农老婆拉贫协代表下水,并把两只破鞋挂在大嫂家门口。听到红卫兵要批斗的消息,大嫂喝农药自尽了,最后落了个畏罪自杀!村里最难缠的要数张奶奶,高大的身躯,响亮的嗓门,眼角总有抠不净的眼屎,谁要是惹怒了她,小脚一蹦三尺高,堵在你门口骂三天三夜。那是1968年夏天,张奶奶和对门四婶拉家常,四婶不小心一句话伤着了张奶奶的痛处,她先是搧了四婶两个耳光,然后坐在地下又哭又滚,弄的满身泥土,惹的满村人看热闹。围观的人一多,李奶奶闹的更欢了,哭着骂着像唱山歌一样,有托腔有花音。不一会儿孙一起上,把张奶奶抬到四婶的炕头。四叔是个要面子的人,气的直打哆嗦,两只手搓来搓去,好话说了几大车,张奶奶就是两眼紧闭,两腿蹬直,不言不语,屎尿顺着裤腿向下流。没办法四叔又是请郎中,又是请人说和,最后摆了一桌酒席才把张奶奶送回了家。张奶奶让四叔四婶、也让全村人知道张家人多势众天不怕地不怕的厉害。

(二)

张家的女娃从不进学校门,男娃小学毕业以后就参加生产队劳动,仅有的五间厦房里住着祖孙三代十几口子,窘状可想而知。有一年夏天,临村的打麦场上演电影,三福子困了就在麦秸下睡着了,演完电影,福大伯也没有看子女是否都回来就关门睡觉了。后半夜雷电交加,三福被大雨淋醒,摸索着跑到学校避雨,雨停后学校打铃的周师傅把娃送回来,大伯才知道夜晚老三没回家。

孩子小管吃管喝就行了,孩子大了婚姻问题就难了。女娃子家好打发,寻个婆家嫁出去就是。由于孩子没有文化,家庭情况困难,给女子找对象总想多要几个钱,于是张家三个女娃子的婆家情况都比较困难。加之张家人在村上的口碑不好,而男娃的婚姻可就把大伯大妈难场住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贫下中农多子女、困难户是优先照顾的对象,大福二福都是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敲锣打鼓当的兵,几年后转到地方工作。虽说家境困难,但有了工作婚姻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大福转业后年龄大了,四处托媒找了个离过婚的小学教师,结婚时兴“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毛哔叽华达呢。那个年代别说没钱,就是有钱这些东西也要凭票供应。为此福大伯急白了头也没置买齐,结婚那天娘家迟迟不发轿,直到太阳西斜媳妇才进门。新媳妇三天回门,小房内借的桌子、椅子又送还了人家,新媳妇回家一看扭头回了单位,成年累月也不回来了。

二福找了个本村的大龄青年,由于家里人多地方窄小,老丈人看女子在家受恓惶,张罗着给盖了三间草房搬出去另过,二福怕媳妇,假日休息也很少和父母见面。

大福二福在外工作,大伯大妈常年累月见不着儿子,挣的钱也不到回捎,大伯寻到单位,也是三瓜俩栆就打发回去。三福谈了个对象娘家人来个狮子大张口,除了“三转一响”还要“十六条腿”(沙发,席梦思床,大立柜,梳妆台……)。福大伯又向大福二福求援,怎料大福二福也正忙着划庄基修新房,谁也不出钱,福大伯就把两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按月支付生活费帮助其他兄弟成家,最后经法庭调解大福二福按月支付二老生活费,兄弟成家据自己经济情况给予一定资助。从此父子基本上断了来往,张奶奶去世,大福二福打个照面就不见人影了。

责任制后,张家的日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福大伯累死累活的给几个儿子娶回了媳妇,儿子都盖了新房搬出去立灶另过,拥挤的小院内顿时静了下来,破烂不堪的五间厦房内,孤零零的剩下了福大伯老俩口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周纪合,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55 年正月。自幼酷爱写作,怎奈水平不高,难成正果;后专攻医学,术不精而转从政。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来偷闲舞文弄墨以求自娱,如一丛路边小草,不为争妍芬芳,只为与世界添一抹绿意。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散文||春节里的春天梦【征文】

    春节里的春天梦 "就地过年好,一来是对疫情管控的支持,二来也能省下一些费用.其实,过年也就那么几天,不折腾,也好!" 这是新年第一天,我向隔壁大伯问好,聊到他儿子没回来过年时,他老 ...

  • 亲情|温暖的大家庭

    晚间一杯茶,叫人彻夜无眠.索性起身,信笔涂鸦. 下午来天柱山学校,听妈妈说大哥大嫂的特色小吃做起来了,生意火爆,供不应求,心里感到特别高兴.晚间遂去看他们,手足相见,分外亲切.他们很辛苦,也很开心. ...

  • 散文||我的丑娘

    我的丑娘 今天是我娘的生日,也是大妈去世的第八十一天.尽管老公一再催促,我也不愿意回故乡,去给自己白发的娘亲过生日.在反复的劝说无效后,老公跟儿子取了蛋糕,开车去给母亲过生日了. 大妈的去世,耗尽了我 ...

  • 【草庐书屋·周纪合小说】福大伯的春夏秋冬(下)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福大伯的春夏秋冬(下) 文|周纪合 (三) 儿子媳妇娶齐了,女儿嫁完了,大伯大妈该歇口气了,但疾病却跟着来了. 福大伯腰累成了龙虾模样,整天疾咳不止,福大 ...

  • 【草庐书屋·周纪合小说】孝女陪父秉烛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孝女陪父秉烛游 原创/周纪合 老耿叔患了不治之症,在不多的日子里,总念叨着想回老屋和他劳作多年的豆腐坊看看. 老耿叔出身于富裕人家.早先爷爷在外做生意卖百 ...

  • 【草庐书屋·周纪合纪实小说】喋血凤凰岭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喋血凤凰岭 原创/周纪合 『题记:民国初年,关中地区大乱,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不可一世的朝邑土匪汪二槐却突然在家中被人杀死--』 在陕西省大荔县两宜镇南门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穆桂英囤兵金水畔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穆桂英囤兵金水畔 文|周纪合 在范家镇金水沟畔,有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古城寨,传说是当年抗辽女英雄穆桂英囤兵练武的兵站,人们叫它杨家城. 杨家城在今乌牛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远去的记忆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远去的记忆 文|周纪合 1976年我在渭南中医学校上学期间,学校安排"开门办学",我和另外两名同学来到富平县流曲公社簸掌大队医疗站和群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旗杆店”与革命先烈张汉泉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旗杆店"与革命先烈张汉泉 文|周纪合 今范家镇华原山下的下辛村,原名"旗杆店",许多省内外的老人只知旗杆店而不知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梅花香自苦寒来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文|周纪合 一九五四年的一个黎明,在范家镇福佑村,一个小男孩降生了,响亮的哭声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肖老先生中年得子,高兴得溢出了泪花.正处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历史留声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历史留声 文|周纪合 2012年8月26日,秋风阵阵,细雨绵绵.范家镇雷北村哀乐低回,所有人都沉浸在悲恸之中--雷北人民的好儿子张有耀与世长辞了!听到消息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梁太祖同州奇遇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梁太祖同州奇遇 文|周纪合 古同州自汉唐以来就一直为京畿重镇,朝廷多派重臣良将镇守.黄巢起义攻下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就委任心腹将领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