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品

(一)张韶的《二胡广播教学讲座》

全书分为理论和练习曲两大部分。

理论部分十二章,一百三十一节。涉及二胡的历史、技法、应用等,论述非常详尽,还初步涉及音乐美学范畴。如二胡演奏上的七个标准:“(1)、音要准;(2)、节奏要稳;(3)、音质、音色要好;(4)、音律要美;(5)、要有感情;(6)、要有创造性;(7)、表演形象要好。”在这七点当中,尤以“音质、音色要好”、“音律要美”、“表演形象要好”较深层次的涉及音乐美学和表演美学。

在“音质、音色要好”这一节当中,不但涉及到音质、音品,还涉及到声音美的意识与技术构成及物质构成。张韶在《二胡广播教学讲座》109页写到:“二胡上不同音色的构成:第一,决定于二胡本身的木质、形状、琴皮、琴马等;第二,决定于演奏方法,如按指、颤指、运弓等,在演奏方法上的差别和不同的审美观,就形成音色上的差别。”

在“音律要美”这一节中,张韶首次阐述了三种律制(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美学意义上的应用。强调:“二胡独奏时所采用的音律,一般倾向于五度相生律,但在合奏、奏和声时却要倾向纯律;而与平均律乐器(如钢琴)合作时,又要能适应平均律(《二胡广播教学讲座》109页)。”

在“表演形象要好”这一节中,初步阐述了练琴和练形的关系。《二胡广播教学讲座》112页写到:“所谓表演形象,首先要求在气质上落落大方,各部位要自然放松,切勿故作姿态,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表演形象应该与乐曲的思想感情吻合。……有些人之所以养成一些不良的姿势和习惯,就是因为只知练琴,不知练形。好的形象是靠平时练琴时经常注意才能培养出来。”

(二)朱道忠博士乐感5节

近日賽事熱鬧,精英輩出,可喜可賀。然存在之瑕亦未可小覷。於是便有了樂邊脞語5節,冀能引起各路方家之關注:

1)樂之品味、格調、氣質當有層次之不同。因而便有沈緬於炫技、沈浸於藝術、沈酣於禪道之别。層次不同,境界天地之異。

2)千盲萬盲,不可美盲。缺乏美學意識,缺乏美學興趣,便缺乏了人生起碼的樂趣。

美感,乃從文從藝者之根本條件,尤其是從文從藝者人文意識之基因。

3)倘若旋律是美妙的,剩下來的就是音凖和韻味了。天籟者,此也。

4)演奏姿態之格局與路數,基本上反映了操琴者是鬆弛還是疆硬、沉穩還是浮噪、深刻還是淺薄之心路素養。

故,姿勢不是小節,不可胡來,乃樂情之"景",樂魂之"格"。

5)如果不注重文化修養和美學修養,只囿於技術,從技術到技術。說來堪虞,此乃匠也,尚未得入樂之三昧。

不消說,首先必須是個美學家,然後才能成為真正的音樂家。

(三)朱万斌《列子.南子学琴于师襄子》

南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乃进。

襄子曰:“速也矣!

南子洋洋乎。

曰:“妾得其妙也。”

遂,硁硁尔鼓之。

襄子不悦。

有间,曰:“何糙之甚也?”

南子惑。

曰:“妾疾之甚矣,非妙乎?”

襄子有愠色。

曰:“子陋也,糙甚而疾,焉得妙?”。

南子曰:“妾鼓之疾,灵公喜之甚也!子何嗔也?”

襄子嗤之。

曰:“灵公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南子有羞色。

有间,襄子曰:“缓也矣!”

南子再而洋洋乎。

曰:“妾得其妙也!”

遂,进退俯仰鼓之,靡靡若桑间之音。

襄子怒!

曰:“子亡国之音!灵公喜,焉得有其国也?”

襄子愤而北面。

曰:“乱也矣!”

南子三而洋洋乎。

曰:“妾得其妙也!”

遂,如痴如醉,如癫如狂。若山将崩,若河将溃!

襄子愤而去卫,终不复见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