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往事 | 柳州老街(八)龙城路:柳州人的归属之路

人与时代一样,总是不断地在向前走,但自古以来,人便有种回望的冲动,当一个人走到某种程度时,便会开始寻找自己的来路。

这些东西追溯起来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就好像故乡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幼时走过的街道、居住过的房子、交谈过的人……所有关于城市的记忆,在一些模糊的精神地带,将组成一个人身心流动的血液。

龙城是柳州的记忆,龙城路是柳州人的记忆。

它承载着古代与现代交织的历史,它的物理巨变是时间的容器,而关于它的精神回溯则是时间本身,属于龙的神话色彩是柳州人记忆的起点。

1989年的柳州

 

龙与柳州

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物,据说其有鳞有爪,可走可飞,还能兴云降雨,象征祥瑞。

关于柳州与龙的渊源,清代《柳州府志》和《马平县志》中皆有记载:“相传有八龙见于江中。”

事实上,八龙戏水柳江的传说早在公元634年便广泛流传民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公元758年,柳州改称“龙城郡”;唐代“飘零今日在天涯”的柳宗元亦有“长作龙城守”、“远问龙城池”之句;宋朝徽宗年间,唯有“柳州龙城郡”成为各大州中的合格称号。

70年代的龙城路

龙城路是柳州河北区域最热闹的街道,它在清代被称为“龙角街”、“龙过街”。相传过去有位专寻龙脉(又叫“撵龙”)的风水先生路过龙角街口(中山中路与龙角街相接处),罗盘一指,便认定龙脉从此街而过,哪是龙头,哪是龙尾,都对当地百姓说得明明白白。旧时,凡是好的妙的,大多遵从“拿来主义”,故“龙过街”之名盛传,官府衙门亦多设于此。

时代变迁,那颇具神话意蕴的“龙角”与“龙过”在社会主义里淡去了色彩。

1947年,“龙过街”改称“龙城街”;1966年,龙城路因扩建造桥更名为“人民北路”;至1982年又复称“龙城路”,兜转之间,还是捡回“龙城”二字并沿袭至今,颇具宿命感。

龙城路旧貌

 

龙城路旧史:柳江书院与基督教堂

不熟悉龙城路的人,也许很难想象它曾经的模样。1966年之前,柳江大桥未建,遍地的民房与青石板路。龙城街南接中山中路,北连景行路,西面曾有龙城路西一巷与映山街相连,东面则有条天星巷。

过去龙城路中段有座兴建于1880年的柳江书院,1907年,马平县知事丁立群奉命将该院改为马邑两等小学堂,是柳州第一所新学;民国初年,立为乐群小学,民国十四年为城区第一高级小学,民国三十三年日本空袭柳州,柳江书院的藏书楼被炸毁。

天星巷口北面,右边被砖封住的房子为当年的乐群小学后门。

除却柳江书院,龙角街口东侧还曾有座基督教堂。1906年外籍传教士花有兰与陈法言购得此地建立教堂。直到1968年,此教堂因开辟龙城路而拆除。

旧时龙城街口,路右侧为教堂。

龙角街的扩建最早始于1936年,但只是拆除两侧大多民房,撬开路面后便停工,一直到1949年,街上仍是碎砖乱石,且路面宽窄不一,景象尤为荒凉。

1966年3月,柳江大桥始建,龙城路亦动工修整。拆迁中山中路民房,辟通五一路,仅两月时间便建成通车。据悉,当时的龙城路扩宽改直时,拆迁民房189户,20所单位搬离,总拆迁面积达10895.03平方米,拆迁费用约15.73万元,道路建设花费11.46万元。

龙城路始建时施工现场,大树位置位于现龙城路和景行路交叉处,当年是市委统战部和政协办公的地方,后为柳江饭店。

图中左为无花果巷(今工贸大厦),右为今国美电器所在位置,远处高楼为覃连芳大楼。

 

旧街兴盛:商业大厦与地下街

改造后的龙城路通过柳江大桥与鱼峰路相连,成为柳州“脊椎干道”,彼时此路已为河北市区的商业中心,市百货、五金店面陆续修建。

覃连芳是国民党的师长,常驻柳州。图为覃的住宅,解放前是柳州最高的建筑。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柳州人民上街游行。图为柳江大桥引桥及龙城路旧貌,远处楼房即“柳江饭店”。

1972年,柳江饭店、二轻大楼建成;1982年天星巷北段民房拆除,税务局大楼、铁路售票大楼、邮电通讯微波大楼陆续投入使用;1985年,龙城路旁窄小的无花果巷拆除,同时拔地而起的是一幢震响八桂大地的建筑——柳州工贸大厦。

柳州工贸大厦高达109米,共30层,是当时广西最高、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多功能大厦。其后,电信大楼、聚宝大厦、星河大厦、保险公司大楼等一大批现代化建筑陆续兴建。

同在1985年,龙城路地下通道动工,西接柳州照相馆地下室,北通工贸大厦,南穿中山中路通往柳江大桥桥头,总投资82.5万元,是当时柳州市唯一的地下人行道。

随着龙城路东面五星商业步行街的建成,其商业功能已极为突出,为避免人车冲突的现象,龙城路与五一路的地下街兴建提上日程。该商业地下街仅用时一年便已竣工,2008年年底,龙城路地下商业街正式开通,新街道给无疑给这座城带来新的文化气息。

 

回望的冲动:龙城之子,亘古不变

街道变了,时代变了,龙城有了别样灯火,过往的一切正在如幻觉般消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念想,不变的是柳州人潜意识中关于龙的记忆。

在中国,龙是一种神秘的精神符号,在柳州,龙文化根深蒂固。除却龙城路,柳州的风景名胜亦有龙潭、蟠龙山、龙臂山等名称。

龙的原型以神话、传说、地方命名的形式表现,它是先验文化与集体潜意识的载体,不仅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逝,反而会成为柳州人永恒的精神烙印,等待着在新的境遇中被唤起。

这让我始终相信,一个人无论走得再远,都会穿行和遗忘前身,让心回去看望一座城,微微伤感,淡淡忧愁,那是我们的故乡,仿佛在我们出生时就与我们有过一个约定——每一位柳州人都是龙的传人,他曾在前世的记忆中抚摸过奇凸坚硬的龙角,听过颤动天地的龙鸣,看过震慑苍穹的龙姿……

龙文化从未离开过柳州,它是这座城市里不可动摇的信仰和传说,龙城路就是它的身、它的影。

那每一片在龙城路开垦的土地,每一座在龙城路建起的楼宇,每一盏在龙城路亮起的街灯,都是一代代柳州人用双手谱写的精神文明。

物换星移,春去秋来,巨龙正与柳州一并褪去旧壳,轻盈而崭新地往前奔腾,它依旧栖息在这条街中,栖息在这座城里,栖息在每位柳州人的潜意识深处。

即使没有了麟角与鹰爪,巨龙仍旧是巨龙。//

部分资料来源:何金权 《龙城路巨变》、蒋霖 蒋宝智《龙城路史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