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魂魄的本质是什么?
魂魄二字,中医书及一般书上均很常谈到,但究其详实明确的说明,书刊上却很少谈到。
忆前(1981~1982年)在福建省中医内经进修班担负部分教课时,在讲课中有人问及“魂魄”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真实形质?其确切的定义是什么?一时很难解答。
曾查遍古今许多文献都没有说清楚。对此疑义,终觉介介在怀。
1991年首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曾写交一篇《论述魂魄本义》的论文,当时仓促应付,文义未甚周妥。现再修正写成此篇,是否有当?望高明赐予指正。
01
上古对魂魄的叙述
《左传》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有段记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
上古文义深奥,现用较浅显明白的现代语言译释如下:人始生,先有了本质的体魄,然后有外显的神魂。阳,是指其外显的。此二者如与事物的应用精密繁多,则其魂魄的反映出现必强。
《左传》这段话,是郑国子产回答赵景子的提问“伯有(已死)犹能为鬼乎?”的答词中之一部分。
从哲学上言,魄犹物质,是第一性;魂犹精神,是第二性。必先有躯体的体魄,然后才有精神的神魂。上古这种叙述,实带有原始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
孔颖达(唐初人)的注疏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性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即魄之灵也(似指躯体固有的活动表现)。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即附气之神也(这段注疏较简略,似指后来性识渐有发展的反应)”。上注疏录自《辞海》魂魄条的注文。
02
后世对魂魄的解释
邵尧夫(北宋人)说:“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化,故形存则魄存,形化则魄散。”
朱熹(南宋人)说:“魂神而魄灵,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生则魂载于魄,而魄检其魂;死则魂游散而归于天、魄沦坠而归于地。”
张景岳(明代人)说:“魂魄真境,犹有显然可鞠(查问)者,则梦寐之际,如有作为而身不应者,乃魂魄之动静,动在魂而静在魄也。梦能变化而寤不能者,乃阴阳之离合,离从虚而合从实也。”(摘自《类经·藏象九注》)
03
笔者对魂魄的理解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魂魄的定义,是古人对于人的二种精神灵气的意念概括。
“魄”,是指附着于形体的行为表现,是固有的,寻常词语所谓“魄力”、“气魄”、“体魄健壮”等,都可从侧面来帮助体会其定义。
“魂”,是魄的精神反映,是后来的,不附着于形体而浮游于体外,寻常词语所谓“梦魂”、“惊魂”、“魂不附体”等,也都可从侧面来帮助体会其定义。
魂虽不附着于形体,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故如形体死亡,则魂无可依存而飞散不在了。
但在极其特殊的情境下,如上述的“用物精多”,则形体虽已死亡,其强烈反映的精神灵气,仍可很久留在人们脑际,上举《左传》那段史实,伯有已被杀数年,而郑国人仍时常惊见伯有再至,即是其例。
魂虽本身无实质,但必有其实质的基础所反映,正如“海市蜃楼”之出现,虽不可即时即地迫近查视其实景,但必有其远处的实景,在大气中受到某种特殊的光线所折射,才能显现出此奇异的景象。
从大体上言,魄是体魄,指躯体的行为表现;魂是神魂,指其反映的精神灵气;魂是魄的升华反映,多指有较突出的精神象征而言,如言花有芳魂,人有忠魂等是。
魂魄这两词,都是古人的意念想象的虚幻名词,非现实的事物,很抽象难解,有些新进编者,或认为属陈旧无用或迷信的学说,无论述刊载价值。
然中医经典书中明有这些内容,我们学习中医,不应以疑难问题而不予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