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氨氮亚盐的毒害作用及应对措施
在水产养殖中,我们经常遇到池塘中氨氮和亚硝盐过高的问题。确实,因为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盐超标的问题,每年都有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关于如何处理氨氮、亚盐超标,笔者认为做好几点,这个问题的处理并不难。
氮元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氨氮、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硝酸氮对水生生物是无毒的,氨氮、亚硝酸氮是有毒的。
一、氨氮亚盐是如何毒害鱼虾的?
氨氮的毒害作用
氨氮,一般以分子氨的形式渗入鱼体内,由于分子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鱼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的Fe2+氧化成为Fe3+;虾是血蓝蛋白,分子氨会将虾血液中的Cu+氧化成Cu2+,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造成生理缺氧。
由此可见,水体溶氧越低,氨毒性也就越强,鱼虾越容易缺氧窒息。同时,氨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先是侵袭粘膜组织,特别是鳃的表皮和肠粘膜,这些都是比较脆弱的器官;其次是神经系统,使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肌肉增生及出现肿瘤,严重的发生肝昏迷以致死亡。所以,即使低浓度的氨,长期存在水体中,也会腐蚀鱼虾的鳃组织器官,出现鳃小片弯曲、粘连或融合等现象。
亚盐的毒害作用
亚盐的毒理与氨氮相似,同样也是把鱼正常血红蛋白(虾为血蓝蛋白)下的Fe2+氧化成Fe3+,降低血红蛋白的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鱼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这种现象与人体一氧化碳中毒原理是一样的。另外,在pH较低的情况下,亚盐易与仲胺类(以硝基化合物,与醛或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生成的一类物质)物质生成亚硝酸胺,加重亚盐的毒性,造成鱼虾厌食烦躁不安的现象。
二、氮的来源
1、池塘底质。池塘底质中的氨氮本质上来源于上一造养殖期间遗留下来的污染,其浓度取决于休耕期间干塘晒塘的处理程度。如果休耕期间池塘淤泥能够彻底干燥,将氨氮全部氧化为硝酸,则回水后,当底泥中的氧气被消耗完毕,硝酸往往被作为电子受体和氢受体而还原为氮气。因此,残余的氮不会太多。
2、水源。目前大多数水体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因此,水源能够带来一定浓度的氨氮。
3、培水肥料。一般目前用于培水的有机肥料都含有各种氮,包括无机氮(如尿素、硫酸铵、碳酸铵或氯化铵等)和有机氮(如氨基酸、蛋白质等)。这一部分的氮是人为作为肥料输入的,其输入量取决于前面两种来源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池塘底质和水源中带来的氨氮足以满足前期培水的需要,前期培水的肥料中就可以不考虑含氮。
4、饲料。饲料是池塘中氨氮的主要来源。养殖中后期由饲料所产生的氨氮往往远远超出池塘生态系统中藻类和微生物的需要,因此是需要处理的氨氮。
培水期、养殖前期氨氮、亚硝酸偏高的情况在池塘养殖中并不少见。问题的来源与池塘底质处理不到位以及使用氮污染严重的水源有关,当然也有与施肥不当有关。
养殖中后期氨氮随着饲料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很多养殖户对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大多数人只知道当鱼虾长到什么规格以后就开始出问题,而不知道其根源在于池塘饲料投入量超过了池塘氧的供应能力或氮的处理能力,引起氧债积累或氨氮积累所造成的。
三、如何处理氨氮、亚盐问题?
说白了,无论是氨氮还是亚盐,都是氮的转化,要么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鱼虾或者食物链中,要么以氨氮、亚盐、硝酸盐存在水体中或者脱氮到空气中。总结一下,当氨氮亚盐出现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采取措施,处理氨氮亚盐的问题。
1)控制氮的来源
1、减少饵料的投喂量;
2、使用蛋白品质较高,含量相对较低的饲料;
3、高低蛋白混合搭配使用;
4、后期肥水尽量使用不含氮源高的肥水产品;
5、加换水时应注意外源水质指标情况是否正常,含氮是否超标
2)加快氮的去向
根据检查的水质指标情况来分:
1.氨氮超标,亚盐正常
这种情况属于,氨氮转化受阻与氮源短时间投入过大。从氨氮的去向可以初步分析,氨氮主要靠藻类,菌类同化,而这里亚盐正常,说明亚盐的转化目前比较正常,硝酸盐还未积累。这种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短时间内,加料过快,可有效利用的藻类与硝化细菌的数量短时间内还未跟上氨氮的产生速率。
处理思路:
①加快藻类的生长繁殖,增加有效藻体数量;
②增加水体硝化菌的数量,提高溶氧,加快转化效率;
③通过改底解毒,降低氨氮的毒性;
④直接换水,稀释氨氮的浓度;
根据光合作用通用方程式:
可以看出,藻类对氨氮的同化能力还是较强的。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
1、增加水体有效藻类数量
具体操作:
①换水引进新的活力强的藻种;
②添加水体营养元素,促进藻类的繁殖生长;
③解毒改地,减轻水体毒性对藻类生长繁殖带来的抑制。
2、增加碳源
具体操作:
①根据总碱度的高低,定量补充水体总碱度,一般养殖水体控制在100到150mg/L之间为宜,根据池塘本身天然属性的不同,成本相差会比较大。(总碱度较高的池塘,池塘缓冲能力会更强,水质相对会更稳定,pH波动会更小,但过高会引起池塘另一重要元素,总钙偏低,影响生产)
②使用红糖类含碳源较高的能源物质,补充水体碳源。
3、提高水体透明度
水体透明度指的是光照的深度,光合作用区一般为1.5到2个透明度。这里主要针对两种情况:
①水体过浓,藻类老化,有效光合藻类数量较少,此时的水体透明度较低。
方法:
a.可以使用适量石灰或沸石粉等絮凝物质进行清水,提高水体透明度;
b.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时,也要注意泼洒有机酸与VC类的解毒抗应激物品;
②水体中有机质含量或水体浮游动物数量过多,导致水体透明度过低。
方法:
a.如果有机质过多,可以用芽孢杆菌这一类分解能力较强的菌进行分解,提高水体透明度。使用时注意溶氧变化,注意增氧;
b.如果浮游动物过多,可以适当投放滤食性鱼类或者减少投料让养殖动物消耗浮游动物数量。
以上都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处理方法,最终是为了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加快同化氨氮,达到降低氨氮浓度的目的。
③补充水体硝化菌,是转化氨氮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增加硝化菌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氨氮的转化效率。
根据腐生生物链的氨氮转化方程式之一:
可以看出,要增强菌的硝化反应,除了增加硝化菌的数量外,另一方面,还需要:
a.提高水体溶氧,(方法:降低其他方面的耗氧,如改良底质,降低氧债或增加氧气来源,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增氧机开启台数等方法)
b.提高水体碱度,如小苏打、海波、石灰等(根据钙离子的含量再决定是否使用)。
满足以上两方面的条件后,硝化反应的效率才能提高。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时候把菌用下去效果并不好,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因素限制了硝化菌的正常生长繁殖。
2.亚盐超标,氨氮正常
这种属于亚盐转化受阻,氨氮转换正常。原因主要在亚盐转换为硝酸盐这一步受阻。
根据菌类的硝化反应式:
可以看出,硝化反应在讲亚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同时,除了需要硝化菌的参与外,也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当亚盐的转化受阻一般有以下两个原因:
1、水体NO3-积累含量过高,藻类无法正常吸收;
原因:主要是藻类的光合作用受阻。
解决方法:参照氨氮那部分,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方法。
2、硝化菌数量过少,水体缺氧,亚盐转化受阻。
原因: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过多,底质长时间没有改良,造成底部氧债过高引起,导致水体呈现缺氧状态。在缺氧状态下,硝化菌的生长繁殖受到很大抑制,数量也会大量减少。
解决方法:
A、对底质进行改良,需要改良到什么程度,改良剂是否有效,可以通过24小时溶氧监测的连续曲线反映出来;
B、使用复合菌种对水体中过多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菌种的用量是否够,氧债是否降低,可以通过24小时溶氧监测的连续曲线反映出来;
C、将水体中的藻类浓度培养到合理浓度,但肉眼是不好观察的,可以通过24小时溶氧监测的连续曲线反映出来。
3.氨氮、亚盐同时超标
结合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操作,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问题才能解决。
池塘中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其实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池塘水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以上讲的氨氮、亚盐等都与水质的核心指标—溶氧,息息相关。保持整个水体溶氧的合理,水质异常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就算偶尔出现,解决起来也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