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寒论》第6条太阳温病有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今不恶寒,初证即现发热而渴,为温热之证明矣。综合其证:“脉浮、头痛、项强、发热、渴”。其证如果按照六经辩证,与阳明外证相当,可以按照阳明外证辩证治疗,方证符合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同时,《伤寒论》为了区别太阳温病与太阳伤寒、中风的不同,在治法上提出了温病三禁:汗、下、火。此皆亡津助热、火上浇油之法。
       若温病误用汗法,则出现身体灼热、脉浮汗出、热盛神昏的表现,《伤寒论》对于这种误治后的现象或者变证称为风温。
       因温热在表,未成结实之里热,治当用清法,若误用下法,则津伤而小便不利,热盛神昏而直视失溲。
       本是热症,若误用火法,则会热盛动风,皮肤发黄、四肢抽搐。
       此温病三禁,当需识此,勿令误也,防止一误再误,以促命期。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6-8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七.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 ...

  • ​都说读懂了29条,就读懂了半部伤寒论

    单位:四川省緒餘草堂(武中村卫生室) 作者:彭鸿杨 都说读懂了二十九条,就读懂了半部伤寒论. 可是该怎麽读?怎么去理解?<读过伤寒论>一书林清珊的序中写到:"注伤寒无异删伤寒&q ...

  • 《伤寒论》之秘密——太阳病愈时日及欲解之候与传经之证六条

    一.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头痛.所谓病发于阳也.法当七日愈.云以上者.该常与变而言之也.行其经尽者.邪行诸经.尽而当解也.设不解.则 ...

  • 人生只有一条路 ——读《追问》第五部四海之内有感

    "人啊,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跟规划一条实体的公路不一样,这个没有图纸让你改来改去,一旦上路了,没那么容易来来回回地调整方向,甚至重修一条出来.修改工程自然容易,修改人生,难."这是 ...

  • 《伤寒论》学习笔记:第二条太阳中风

    <伤寒论>第001条 第2条: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笔记: 总论之后,就分而论之.观,太阳病篇目,合178条目.少阴病44条,表病占了222条.而<伤寒论&g ...

  • 伤寒论第4条的讲解4. 伤寒一日,太阳受...

    伤寒论第4条的讲解 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六经传变,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太阳主表,风寒外袭,先伤太阳,再循经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5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5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3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这是一节,这一大条分成三节.头一节,他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2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2条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这段和 21 条应该是一段,这个书搁成两段了.成无己本为一段,他说"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1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这个脉促,这个各家的注解我认为都有问题,都根据王叔和的说法,说是"数中一止,谓之促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