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看宋史(五):哭来的皇位
李嗣源67岁了,他病了,病的很重,但是仍然没说把皇位传给谁。这时候,他儿子李从荣坐不住了。这家伙向来行为不端,害怕皇位不能传给自己,和幕府的人商量下,准备先带兵入宫,把高层人员都控制了。
这就像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到了快考试,总想着抄。但是抄是有风险的,被老师抓住,那可就是0分。历史上等不及的皇子,因为先动手而丢了皇位,丢了性命的可不少,李从荣就是一个。
李从荣
本来李从荣没必要担心,看看他的竞争对手就知道了。
李嗣源长子李从审(李存勖收为义子,改名李从璟),之前说过,李存勖派他去找李嗣源,路上被元行钦砍了;
李从璨,史书都分不清到底是李嗣源的儿子还是侄子,《旧五代史》说是儿子,《新五代史》说是侄子。这样一个身份不清楚的人能成为皇位的竞争者吗?
幼子李从益死的时候16岁,这时候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小毛孩。
他的对手只有5子李从厚和义子李从珂。
第一,这两个人都不在京城,只有李从荣在皇帝身边。
第二,李从厚也才21岁,他比较仁厚,没轮到自己,基本不会主动和李从荣争皇位;李从珂是义子,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没想着争皇位。李从珂看不顺眼的是石敬瑭,这两个一个义子,一个女婿,身份差不多,一起跟着李嗣源打仗,都劳苦功高,觉得自己更牛,相互看不上。
怎么看,李从荣都占据皇位继承的天时地利人和。
可是,他自己心虚啊!这也是坏事做的多了,整天提心吊胆。李从荣去宫里探望父亲,李嗣源病的头都抬不起来,王淑妃对李嗣源说:“从荣来了”。李嗣源没有反应。
李从荣退出去,听到宫里传来哭声,以为李嗣源挂了。回去和党羽商议,第二天带兵进宫,先把局势控制住。可是,他没想到,当天晚上,李嗣源的病情好转。
李从荣带着1000多兵马士卒准备进宫,大臣报告李嗣源,说从荣兵变。李嗣源叹口气,说:“从荣何必这样”。看来,这皇位是准备传给从荣的。
当时,控鹤指挥使李重吉(李从珂儿子)在身旁侍奉,李嗣源对李重吉说:“我和你爹冒着枪林弹雨打下天下,你爹几次救我于危机。从荣这些人,出过什么力,居然受人煽动做出这事,早知道应该叫你爹回来,把兵权给他,你先把宫门都关上”。
宫门关了,李从荣进不去,不一会儿,朝廷的将领带兵杀到,李从荣赶紧往回逃,结果幕僚左右一哄而散,李从荣以及妻儿都被杀了。李嗣源听说李从荣被杀的消息,悲痛欲绝,毕竟是亲儿子,病情更加严重。当时李从荣还有一个小儿子养在宫中,年龄很小,各路将领要求斩草除根,李嗣源哭着说:“这孩子有什么罪?”但还是迫不得已,把孩子交出去斩首。生在帝王家啊!对错都由不得自己。
皇帝当到这份上,看来李嗣源当初不想当皇帝是对的,五代十国兵强将悍,皇帝的话是经常可以不听的,而不够强硬的皇帝,只能被手下人绑架。
6天后,李嗣源死了,享年67岁,李嗣源心胸宽广,行事平和,不和人争强斗狠。为五代十国带来难得的8年和平。然而,生逢乱世,这样的平和却让大权旁落,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
公元933年,农历十二月初一,荣王李从厚登基称帝。李从厚希望能把国家治理好,但是年仅21岁的李从厚,没有经历大风大浪,对形势判断不准,而且他还没有实权。
当时,朱弘昭和冯赟(yun一声)自恃拥立有功,将李从厚的亲信排挤出去,两人把持朝政,李从厚本来应该先把这两人清理了,掌握朝廷大权。这两个人虽然把持朝政,但是声望远远不如李从珂和石敬瑭,李从厚借助兄弟,姐夫的实力,清理这样两个人还是比较容易。
但是,李从厚却受二人摆布,先动起了李从珂。将李从珂儿子李重吉从控鹤指挥使外调到亳州任团练使,将李从珂女儿李惠明召入宫中,实际作为人质。后来,又要让李从珂搬个家,从陕西凤翔搬到山西太原。
李从珂
李从珂不干了,失去老巢,搬到太原,那以后不就生杀都由别人做主了吗?李从珂直接起兵造反,给各路诸侯写信共谋大事。结果,派出去送信的被抓的抓,杀的杀,没抓也没杀的也是无功而返,人家决定先不得罪李从珂,先观望下。毕竟,造反是提着全家的脑袋上,送出去十几封信,只有陇州防御使相里金派人前来商议大事,决心响应。
李从珂的使者都被杀了,朝廷很快得到消息,迅速派兵讨伐凤翔,凤翔被朝廷讨伐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从珂没办法,势力太单薄,这仗没法打。干脆脱了上衣,自己登上城楼,指着身上的刀疤枪伤,在阵前说:“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追随先帝东征西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满身都是伤疤”!
然后,指着身上的伤疤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诉说,眼前围城的人,里面有不少当年就是李从珂的部下,有的亲眼目睹了他受伤的经过,一起征伐天下的往事历历在目。
李从珂说:“你们之中很多人,是和我并肩作战过的兄弟,我们一起出生入死,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现在,朝廷相信奸佞,兄弟猜忌至亲,我犯了什么罪,要把我处死”?
说完,李从珂放声大哭。阵前以前跟随过李从珂的将士也悲从中来,还有一些人,想起李大帅当年的勇武,现在自己这边虽然人多,真打起来,也是一场恶仗,自己能不能活着还两说。就算活着打赢了,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能得到什么好处?这是李家兄弟的事情,谁当皇帝都是李家的人,又不是外敌入侵,自己何必为此送命。
有士卒就喊:“李大帅,我们也都是穷苦士卒,混碗饭吃,被朝廷逼着与你作对,这并不是我们的意愿”。
李从珂赶紧说:“如果大家跟着我肃清朝廷奸佞,无论士卒官职大小,每人最少赏钱100串”。这时候,凤翔的将领对围城的士卒大喊:“城西军队已经进城接受犒赏了”。
士卒听了,瞬间阵前倒戈,全体投降。李从珂搜刮城里文武百官家宅,把东西赏赐给将领和士卒,连锅碗瓢盆都一一折现,不够的,答应攻入洛阳再加赏赐。
后面的事不用说,李从珂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洛阳。李从厚召集百官,说:“我跟兄弟一向和睦,是你们说事关朝廷和国家前途,挑起我兄弟争斗,现在事情发生了,你们看怎么处理”。
李从厚
没人回答,李从厚继续说:“我想出城迎接潞王,把皇位让给他”。
罪魁朱弘昭和冯赟不敢回答,侍卫都指挥使康仪诚站出来了,说:“臣愿领兵出征”!
马军指挥使朱洪实主张以禁军坚守洛阳,并指责康仪诚是想要乘机造反。
李从厚很犹豫,康仪诚再三请求,李从厚终于答应了,听信康仪诚说朱洪实想要造反,竟将朱洪实斩首。还把国库掏空作为奖赏,并且答应平定叛乱,每个士卒再赏钱200串。结果,康仪诚带着士卒出了都城,高喊着:“投降了李从珂,再拿一份奖赏”。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从厚掏空国库,并且答应每人赏赐200串钱,是李从珂100串钱的两倍,可是转身就被人卖了。
重赏之下有没有勇夫,看的是局势,是人心,是身边的人,和你与这些人的关系。李从厚还是太年轻!杀了帮自己的朱洪实,信了害自己的康仪诚。
李从厚见大势已去,带着50骑逃往兴唐府(魏州,河北大名县)。路上遇到南下朝觐的石敬瑭,李从厚大喜过望,征求石敬瑭的帮助。石敬瑭说,卫州长官王弘贽是前朝老将,我和他商量商量。
结果,王弘贽说:“皇上身边什么都没有,即使我们有满腔忠义又有什么用”?
石敬瑭将王弘贽的话告诉李从厚,李从厚的随从怒斥石敬瑭推卸责任,与石敬瑭的卫士发生冲突,牙內指挥使刘知远率军闯进来,将李从厚的随从全部砍光,留下李从厚一个人扬长而去。
可怜李从厚,本来好好的一个王爷,被人推上皇位,没有一件事能够自己做主,仅仅不过5个月,就被手下人搞得丢了皇位,丢了性命。
公元933年农历四月初六,李从珂登基,年号清泰,后称唐末帝。李从珂就这样,靠着凤翔城上大哭一场,几乎兵不血刃,登上皇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