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水墨人物肖像及舞蹈人物画合辑(130幅)

我的作品和艺术成果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的。艺术创作需要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提炼,需要挖掘生活的美,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人物画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大师的巨作都是源于生活,源于社会的,有生活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杨之光

杨之光

(1930年10月-2016年5月)又名焘甫,男,汉族,生于中国上海,广东揭西人。曾任广州画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副院长,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等职。代表作有《毛泽东主办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浴日图》《矿山新兵》《激扬文字》等。著作有《中国画人物画法》《杨之光画集》《杨之光书法集》《杨之光诗选》等。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杨之光小时兴趣很广,凡诗词、音乐、表演、书画、篆刻都喜欢,最痴迷的是书法篆刻和绘画。启蒙老师曹铭曾指导他临摹石涛、八大、吴昌硕和齐白石的作品。后经曹铭介绍,正式拜李健为师习书法。杨之光课余至其家,历时六年将 “散氏盘”、“毛公鼎”、“石门铭”、“石门颂”、“张迁碑”、“十七帖”'、“圣教序”等苦苦临了多遍。在40年代的上海,一个年轻人经受这样的书法训练,并不稀罕,但对后来兼融中西艺术的杨之光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1948年冬,临近中学毕业的杨之光只身转回原籍广东,经李健介绍投师高剑父学中国画,又循高氏旨意入广州市美校习素描、水彩。半年后,因时局动荡,杨之光和几个同学弃学自谋生路,最初想当流浪画家,向敦煌进发。但战火阻断了北去的交通,他们就乘五等舱渡诲,转赴台湾。那时的台湾证一片混乱,他借宿车库、打临时工维持了五个月,画了一些画,终因前途茫茫,返回广州。台湾之行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一次独立生活的锻炼。

1950年9月就读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接受徐悲鸿亲自指导。同年冬,随叶浅予等赴河南省白沙临摹出土之宋墓壁画1953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取得大学毕业文凭。

往后数十年,除了十年文革期间没有艺术创作之外,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世界各地开画展和进行讲学活动,并出版了数本个人画集。

2016年5月14日,杨之光先生在广州病逝,享年86岁。

杨之光人物作品欣赏

(PS: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于收藏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