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在2020年艰难前行,2021年农贸市场该何去何存?
2020年,农贸市场在艰难中不断改造、前进,也在不断的改造前进中迈入了新的发展进程中去。那么2021年,农贸市场又会怎样发展前进呢?
接下来,本文为您梳理展示农贸市场将在2021年的发展前进方向,为您的市场发展提供思路。
01、继续深化推进“五化”改造
2020年8月份浙江省出台“五化”改造方案,10月底,第一批进行“五化”改造的247家市场完成验收。
此前,浙江省委改革办(浙江省跑改办)会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全方位建设便利化市场、立体式打造智慧化市场、多维度建设人性化市场、多场景创建特色化市场和高标准建设规范化市场五类共十五个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并发布试行标准。
其中,“五化”改造中提出的“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市场建设目标,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的一站式服务台
按照《方案》目标,2020年10月底前,第一批创建的247家市场完成“五化”改造;2021年12月底前,浙江省五星级、四星级和80%以上的城区三星级的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要达到“五化”改造标准。
其中,2020年10月底前247家农贸市场完成“五化”改造的目标,现已经完成;接下来2021年,浙江省2183家农贸市场,1143家专业市场都将是“五化”改造的对象。
以“全国农贸看浙江”的发展趋势,“五化”改造将会是未来全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范本,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五化”改造的行列。
02、社区团购后,将重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2020年初的疫情,让2019年底一度走入绝境的社区团购又复活了,不少互联网巨头也成为主力军,加入战斗布局,使社区团购成为2020年国内最火的投资赛道之一,社区团购也成了2020年农贸行业的出圈词。
但从国家出手制止互联网乱战的速度来看,社区团购的前景并不明朗。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社区团购九不得规定”也反映着国家对“菜篮子”工程的重视,但农贸市场可从社区团购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
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关于“社区团购”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网络生鲜购买的最主要(占比73.21%)的原因为“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其后便是“网购时间不受限制”(占比42.14%)与“价格便宜”(占比41.79%);而“商品质量难以保证”(占比41.79%)成为消费者在社区团购中的最大顾虑。
▲上虞百官农贸市场直播间
在社区团购的巨头混战中,供应链前置仓分布过散的问题是很多社区生鲜团购发展路上的梗阻,而农贸市场天然的社区属性便很好地吻合了这一点。
“五化”改造中的第二项便是智慧化,这个智慧化不止是市场内部接入互联网技术,如果是让市场与市场外的消费者终端直接产生联接,这样农贸市场便从“等消费者来”的被动局面,转变成“主动出击吸引消费者”的自我主控局面。
“互联网+”的纵深融合发展将会是接下来互联网技术在农贸行业的发展方向。
03、后疫时代,食品安全重视程度再创新高
2020年中,“冷链”食品屡次爆出核酸检测呈阳性,导致冷链食品的价格犹如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消费者心头的顾虑也一直没有消失过。
“后疫”时代,人们将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上升,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溯源系统将会是未来大范围普及的食品安全的两道防线。
食品溯源系统是指消费者可以通过农贸市场终端或平台对食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等情况进行查询的系统。
2004年在山东就开展了农产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研究,通过山东省内的大量试点以及与国内同行充分合作,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使山东省在追溯研究和应用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监管追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温州新田园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可以明确产业链各企业责任,扶正抑劣,查询到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源头信息,切实找到产品质量负责人,迫使有安全隐患的企业退出市场,而生产质量好的企业也可以建立信誉。同时,也给与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能够通过终端查询系统查到食品的来源地以及生产流程,并决定是否购买。
食品安全检测是让消费者放心,而食品溯源则是强化产业链各企业的责任,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切断问题,解决问题根源。
04、设计时,更注重商业空间中消费氛围的营造
商业环境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其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多的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我国商业空间消费环境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提供一个合理化、人性化、具有商业价值的环境空间已经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思考要素了。
美是商业空间环境塑造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商业的终极目的,它只是促成消费行为的一种手段,商业情景才是推动顾客购买情绪、进行循环多次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它体现在农贸市场中就是空间规整、无死角、动线清晰、流畅度好,空间内的内容丰富。
农贸市场作为一个商业有机体,它的环境与空间的塑造离不开色彩、光影、材质、陈列艺术等要素的参与,色彩与光影通过影响人们的感知印象,左右着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的看法,同时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上海大公鸡市集的灯光与陈列
市场中软装选用的材质和不同业态的区域灯光,这些都是塑造市场消费环境的重要利器。比如采用不同材质决定着市场的质感,木质沉稳复古,镜面敞亮绚丽,铁艺时尚潮流等等材质效果。灯光则是不同色温、亮度配合商品陈列,打造出明亮且具有视觉重点和良好的层次感,使陈列的商品产生极大的魅力。
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市场环境从“脏乱差,湿腥臭”,到“规范化、智慧化”,再到“商业价值体现”,这是市场环境发展中时代消费结构促成的不二选择。
05、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
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不可降解塑料逐渐禁止、限制使用。
早在2008年6月,国家便开始实施“限塑令”,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禁塑令”,但“禁塑令”风头几起几落,屡禁不止,在禁令刚刚出台时,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显著下降,而风头一过,塑料袋的使用又出现反弹。
农贸市场是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大户,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处塑料袋不收费的场所之一。这是经营户与消费者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家已经形成一种默契,消费者买菜,经营户负责包装,包装是经营户售卖的一部分内容,几番交易下来,一次购物用上数十个塑料袋成为常事。
▲买菜自备手提袋与环保小推车
不可降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人尽皆知,但具体落实到消费者,需要层层推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比如政府政策、市场管理、经营户促进、消费者养成,而其中市场管理和经营户促进是农贸市场可控的主要方面,也是切断不可降解塑料使用途径的源头。
市场方可推出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或者对市场老顾客送出购物篮,这些市场周边产品都可以印上市场标识,当物品随着消费者流动时,不仅是对环保理念的宣传,也是一种对市场品牌的宣扬。
环保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从塑料袋流通的源头上阻断,并假以其他手段辅助替代,这样才能落实限塑令,让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为可持续发展献力。
06、消费者愈加注重市场品牌
现今的消费主力为新崛起的一代80、90后,甚至是刚毕业进入社会5年以内的“社会新人”,其主要特点是越来越宅、越来越依赖网络和注意力越来越短。
这部分消费人群在购物时,最注重的两大因素是“声誉良好”和“性价比高”,其中首要关注性价比的比例占65.6%。
当前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进程中,“钻研型消费”是90后升级消费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搜集品牌信息和用户对品牌的评价来决定自己对该品牌的态度,90后普遍拥有较高文化水平和高度对称的消费信息,热衷钻研价格、钻研品牌声誉的“精明消费者”和“专家型消费者”在他们之中也更为常见。
农贸市场在过往中经常以散户聚集为主要形式,但这在当下的消费主力中并不能形成有效影响,故农贸市场的品牌化进程刻不容缓。
▲杭州萧山启慧农贸市场导视系统
农贸市场的品牌化主要包括市场的VI系统,即视觉识别系统,通常所称的品牌Logo、导视等区别于其他市场的品牌特有形象,VI设计在品牌时代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播媒体,它能助推品牌成长,帮助品牌战略落地,用鲜明的特色把自己与同类产品区分开来,这也十分吻合当下消费主力人群的品牌化消费的特点。
农贸市场的品牌化设计和落地,是契合当下消费主力人群消费观念发展的改造内容,具有前瞻性。
07、市场从“管理”到“服务”
经营是帆,管理是舵。农贸市场环境和声誉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制度决定的,而以前采用的粗犷式管理也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农贸市场环境。
农贸市场关乎大众的生计民生,它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集会,也是一个交流的集会,农贸市场流传下来的基因里带着社交属性。近来,农贸市场管理行业内的大鳄在不断崛起,给单体农贸市场发展带来了压力。
▲市场管理制度上墙
市场管理除了上文提到的食品安全管控,还包括把控市场中的购物体验感、配套服务,以及经营理念。从管理到经营,从经营到服务,市场方可通过带动引领方式,让市场管理者发挥风向标作用,带头行动服务于市场,用行动影响经营户,带动经营户的服务意识,使市场内部形成良好服务氛围。
其中主动服务、细节服务是抓住消费的重要利器。例如主动招徕顾客,为顾客介绍菜品,甚至菜品处理烹饪方式;注意高频消费者的偏好及特殊需求,不用一刀切的服务形式,采用个性化服务,让员工有热度,让市场有温度,让消费者切身体会到宾至如归的购物体验感。
市场管理思维从管理经营户转变为服务经营户,可构建农贸市场命运共同体,保留市场烟火味和人情味的同时,促使农贸市场服务焕发新魔力。
农贸市场做为“菜篮子”民生工程,在今后的发展布局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但面对现在动荡的市场局面,从内打破才是新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