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船

​        一、浮具是最早的船的雏形:浮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入水后人半沉半浮,利用手脚划水前进,古代称这种浮具为腰舟。

二、筏子:筏子的制作材料多为树干、竹竿、芦苇等长条形的物体,把它们横向排列,然后用野藤、草绳、皮条捆扎起来。后来,人们又将树干或竹竿扎成长方形框架,在框内缚上其他具有浮力的物体,如皮囊、葫芦、陶器等,以制成不同材料的浮筏。与单体浮具相比,筏子的浮力增强了,行驶时更平稳和安全;筏面面积扩大,可运载更多货物,人在筏面上可立可坐,无需使半身浸在水里。筏子确实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水上工具。

三、独木舟:独木舟最迟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初时的独木舟结构极为简单,一般是捞取一段槽状朽木并将其内部稍加整理,或者将一段树干砍挖成槽,然后削去外面的旁枝和树杈。当时制造独木舟的主要工具是石刀、石斧等,以如此简陋的工具制造独木舟,特别是在整段树干上挖槽,当然是困难重重,所以制造独木舟时必须使用火。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四、木板船:早期的木板船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还保留着独木舟的某些痕迹。1979年上海市川沙县出土的唐代木船,其船底就是由三根独木舟前后连接而成,中间挖空成槽,两侧再加舷板,先弯成弧形,再将它钉在船底上。这条古船虽然在不同部位保留着独木舟的特点,但显然已经是独木与板材复合组装的木板船。

五、舫:舫就是两船并列。中国早在西周时就有舫,汉代也常使用。舫的船行速度较慢,但航行时相对地平稳,古代皇室、贵族们往往加以装饰,乘坐游幸,称为画舫。双体画舫的图像资料很缺乏,目前所见最早者是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可见,东晋时双体船的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两船并联之后,甲板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加之有两组船底舱,大大增加了承载能力;由于船体加宽,提高了稳定性,航行时更加安全。古人一般利用双体船载客、运货,它是交通运输工具,而不是战船。

六、轮船

历史上最早的轮船出现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的经济科技水平和政治文化都是属于世界顶尖的。

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蒸汽轮船”诞生在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始于清末洋务运动,以我国第一代造船工程师、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所设计、试验、制造的“黄鹊”号轮船为其先声。 关于这艘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第一艘轮船。

黄鸽号的诞生,其试制的经过及建成后投入运行的性能,百余年来,由于史料记载不一,或详略有殊,以致对其评价也迥然不同。

1862年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安庆”号蒸汽暗轮船与“安庆”一号蒸汽明轮船。

中国建造第一艘轮船“黄鹄” 号的故事 1861年曾国藩筹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厂――安庆军械所时,就认识到自制轮船的重要性:“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而古代中国造船业,一直名列世界前茅,至清代,造船工场,规模可观。但中国的造船业,造的是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木船,而西方近代造船业,却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船。这差距就是“古代”与“近代”的分水岭。 自制轮船的任务交给了两位自学成材的业余科学家徐寿、华蘅芳二人身上,1862年8月2日,他们领导完成了中国人自造的第一台蒸汽机的成功试验。然后便是试造轮船。中式木船,徐寿、华蘅芳乘过;西洋铁船,却只是远远的见过,如今要仿造,自然要看得真切些。曾国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租赁了一只洋轮,调到安庆,停在江边。这一“无意”安排,使徐寿、华蘅芳抓住机会,细心查看了洋船构造。经过四年的努力,1866年4月,轮船终于造成。这艘木质明轮船,载重25吨,长55尺,高压引擎,单气筒,航速每小时10公里,取名“黄鹄号”。试航之日,江岸人山人海。徐寿亲自掌舵,华蘅芳担任机长。汽笛声中,轮船启航,驶向大江,岸上人群欢呼雀跃。当“黄鹄号”返航靠岸时,曾国藩迎上前去,对徐寿、华蘅芳赞道:“好啊!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此后十年间,按照曾国藩的计划,徐寿、华蘅芳主持再造“恬吉号”明轮兵船,“操江好”等四艘暗轮兵船,终因成本过高,使“造船不如买船”之声甚嚣尘上。但“中国有了自己的火轮船”,已足以使中国人感到自豪。

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了。交通部将这艘远洋货轮命名为“跃进号”。

这一艘由苏联设计的万吨巨轮的庞大船体,是在这年年国庆节前夕正式铺上船台开工建造的,到11月27日建成下水只用了五十八天时间。这样的速度是很快的。据已知的材料:已有一百多年造船历史的英国,目前建造万吨级货轮的船台周期是六个月;目前造船速度居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建造万吨级货轮平均最短的船台周期也需要三个月。

这艘远洋货轮是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它全长一百六十九点九公尺,载货量达一万三千四百吨,排水量为二万二千一百吨,能在封冻的区域破冰航行。船上装备全套机械化、自动化的

设备,航速极快,它从上海港出发,可以中途不靠岸补充燃料直接驶抵世界各主要港口。

1、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万年青”号。

万年青号是艘单缸往复机的蒸气武装运输船。排水量1370吨,时速10海里、火炮4尊。

2、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船是跃进号。

跃进号货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国产的万吨远洋货轮。它的载重量为15930吨。跃进号货轮于1958年11月27日开始建造,由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设计图纸制造。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展开首航,载着1.3万吨玉米从青岛港前往日本名古屋西港。5月1日中午,“跃进号”货轮触礁沉没在苏岩礁。

3、民国建造第一艘万吨巨轮。

江南造船所与美国运输部签订承造4艘万吨货轮合同。1918年,6月3日和8月3日,民国第一艘国造万吨巨轮“官府号”、“西立斯希尔”号相继下水,两轮载重均逾1.4万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