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托丨象天法地的紫禁城及其守护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中国古代都城及宫殿等建筑群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天体星象的构成相联系,是将人间与天体作为统一同构的系统来进行规划设计的。号称紫禁城的北京故宫即是附会天上紫微宫,仿照大宇宙建立的小宇宙,将时间意念和空间意念交织在一起。在紫禁城的周边又布置有风、雨、云、雷四座神庙,构成了故宫宇宙图式的整体文化空间,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祭祀文化和风俗,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象天法地;紫禁城;北斗;祭祀;营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列为非遗的重要一类,其中包括时空观念、宇宙观,对宇宙和宗教的信仰,巫术、图腾崇拜,记数和算术的方法,历法纪年知识,以及关于天文与气象的知识和预言等。就建筑而言,不仅和传统营造技艺密切相关,同时涉及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及文化空间。我们习惯上把建筑归于传统技艺类,强调其技艺属性,称为营造技艺。然而,从整体性原则审视,上述简单的归类有可能忽略乃至视而不见原本完整且丰富的全貌。近年来,中国正在努力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时就故宫文化空间布局所浸润的非遗文化做相关探讨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人们自然要十分精勤的观测天象,古代的天文知识也由此得到发展。中国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二十四节气”主要就是用来满足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国观测天象的活动很早,对自然天象的敬畏和祭拜源远流长,殷商时期使用的甲骨卜辞已经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古籍中均有关于星宿和天象的记录,《史记》专门列有《天官书》,《汉书》也列有《天文志》,这些都是专门论述天文现象的篇章。在古代社会,人类眼中的自然界无不笼罩在神秘的气息中,自然是神秘的,天体是神秘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有神祇司管,这些神祇施展各自的魔力,带给人类福祉或灾变。
一
▲ 图1 二十八星宿图
紫微宫是一组星座的总称,在这组星座中有“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②。人们在观察天象中,发现天极星(北极星)恒定不动,其余星座环绕其周围,故称北极星为“帝星”,其在天上的宫室即为“紫宫”。在紫垣之前横着“天汉”,即银河,从帝星向南渡过银河是营室星,又称“离宫”。在古代王城构成中,宫城、皇城、市场三大要素及在宫城一侧布置宫苑,不能不说和天象布局有某种潜在的附会,这种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将建筑构图与天象及人间秩序一一对应的构思和布局手法,是当时人们敬奉天人合一思想的真切反映。(图2)
▲ 图2 紫禁城鸟瞰
▲ 图3 由故宫建福宫眺望三大殿
据专家研究,故宫午门东西两侧的四座攒尖方亭的宝顶,与中和殿、交泰殿、钦安殿屋顶上的宝顶及宝瓶的连线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从而取得天上北斗的象征寓意。位于故宫中轴线北端的钦安殿是专门用来供奉主管北方七宿的大神玄武上帝(俗称真武大帝)的,殿中供有玄武大帝的鎏金铜像,右侧有黑脸水神像,手执七星皂旗,专门用来保护故宫建筑免遭火灾。(图4)在钦安殿内外设有斗坛,用于参拜北斗七星。(图5)在钦安殿外立有一杆30米高的七星纛旗,旗杆的石作上刻有精美的云海纹饰。(图6)据记载,故宫内还有很多与北斗有关的制度安排,如早前在钦安殿两侧设立的东西七所就是根据北斗崇拜而规划设计的⑥。
▲ 图4 故宫钦安殿内景
▲ 图5(左) 故宫钦安殿外诸葛拜斗石
▲ 图6(右) 故宫钦安殿七星纛旗石座
二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人们靠天吃饭,五谷丰登要靠风调雨顺。盼望老天恩赐好年景、好收成、好生活,是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的共同愿望,对各种自然神的祈求便成为全社会的重要活动。古代帝王举国家之力,在修筑水利设施的同时,建造祭坛庙宇,祈求天地护佑、社稷长久。祭天诸神如天帝、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之神;地上诸神如皇地祇、社稷、先农、岳、镇、海、渎、城隍、土地、八蜡等。中国古代信奉万物有灵的观念,除天地日月、山川河海,民间小至五谷牛马、沟路仓灶,都有神灵司之于冥冥之中,民间的祭祀建筑遍布城乡每个角落。承载这些祭祀活动的建筑和空间逐渐演变为彰显政治教化的工具,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图7)
▲ 图7 紫禁城周边庙宇布置(清皇城图)
雨师的奉祀在秦汉时已列入国家的祀典。《唐会要》称,奉祀雨师,升入中祀,并且要“诸郡各置一坛”,与王同祀。道教宫观也有设殿供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的传统。雨师之塑像常作一乌髯壮汉,左手执盂,内盛一龙,右手若洒水状,称雨师陈天君,十一月二十日为雨师之神诞日。唐宋以后,雨师的祈拜逐渐为龙王祈拜所取代,因此,现在专门奉祀雨师的祭典已不多见。只是在道教大型斋醮仪礼上还设置有雨师的神位,随众神受拜。
清顺治、康熙两朝祈雨,采用的是日月星辰与风雨雷云合祭方式,皇帝在南郊天坛圜丘祭天,同时也祭祀风雨雷云诸天神,所谓配飨圜丘,并未有单独祭祀诸天神的规制和建筑,月亮神及风伯、雨师、雷师、云师等气象之神的牌位存放在天坛的皇穹宇右前方的西配殿,东配殿内则存放日神及金木水火土五星、二十八星宿等天象之神的牌位。其后曾在先农坛南建天神坛位,专祀风雨雷云。由于没有专门祭祀的庙宇,康熙时期曾临时选用过北长街北口路东的福佑寺作为祭祀场所,因而人们也称福佑寺为雨神庙。该寺原为明代的秉笔书房,清初曾是康熙皇帝的读书处,康熙幼年患天花的时候曾在这里养病。雍正元年(1723)这里曾作为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乾隆元年(1736)改建成喇嘛庙。毛泽东青年时代来京时曾栖身于福佑寺,解放后该寺辟为西藏班禅驻京办事处。福佑寺垣门西向,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照壁、东西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等。为什么选用福佑寺作为临时祈雨的场所?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康雍二帝曾在此处生活过,对其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因其方位在紫禁城的西北方,正对毕宿的星区,符合祈祀雨神的天象条件。然而,福佑寺的规制毕竟与祈雨宫观的建制有出入,难以满足皇室祭祀的要求,与泱泱大国的风范也不匹配,于是,新建祈雨宫庙自然提到议事日程。
雍正元年,皇帝颁旨,在紫禁城西北方毕宿的位置,即西苑内丰泽园北建时应宫,用以皇帝祈雨之需。该地段原是明代蚕池旧址,新建成的时应宫分为前殿、正殿、后殿三进,建筑宏丽,气势不凡。前殿悬挂有雍正御笔题写的匾额“瑞泽霑和”。殿内祀四海、四渎、诸龙神像,殿东西两侧分侍钟鼓楼。前殿之后为正殿,内祀顺天佑畿时应龙神之像,后殿祀八方龙王神像。时应宫建好后,从雍正至光绪,每朝皇帝遇到干旱就到时应宫祈雨。当年,时应宫内有《御制时应宫记》,记载了雍正建造时应宫的目的和过程,解放初期时应宫尚完整,后因改扩建中南海建筑而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与祭祀雨神相比,设立专庙供奉风、云、雷神则是十分少见。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紫禁城自喻天上紫微宫,位居中天,自应有天神四维护卫,雨、风、云、雷四神妙合天象,正体现天人合一、皇权神授的思想;另一方面,祭祀雨、风、云、雷的活动由来已久,不但承载趋利避害功能,还寄托了民间惩恶扬善的愿望,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因而建庙祭雨、风、云、雷神可以彰显皇帝的德政。
雍正六年(1728),礼臣进言:“周礼燎祀飌师,郑康成注风师为箕星,即虞书六宗之一。马端临谓,周制立春丑日,祭风师国城东北,盖东北箕星之次,丑亦应箕位。汉刘歆等议立风伯庙于东郊。东汉县邑,常以丙戌日祀之戌地。唐制就箕星位为坛,宋仍之。今卜地景山东,適当箕位,建庙为宜。岁以立春后丑日祭。”⑨雍正允建风神庙,规制仿中南海的时应宫,锡号“应时显佑”,庙曰“宣仁”。第二年,雍正又以云师、雷师尚阙专祀为由,拟增建云神庙与雷神庙:“虞书六宗,汉儒释为乾坤六子,震雷、巽风,并列禋祀。易言雷动风散,功实相等。记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周礼以云物辨年岁,是云与雷皆运行造化者也。并官建庙奉祀。”⑩礼官随之向雍正呈交了建造云、雷二庙的报告,称“唐天宝五载,增祀雷师,位雨师次,岁以立夏后申日致祭,宋、元因之。明集礼,次风师以云师,郡、县建雷雨、风云二坛,秋分后三日合祭。今拟西方建雷师庙,祭以立夏后申日。东方建云师庙,祭以秋分后三日”⑪。皇帝允建,并锡号云师曰“顺时普应”,庙曰“凝和”;雷师曰“资生发育”,庙曰“昭显”;并以时应宫龙神为雨师,合祀之。
宣仁庙位于紫禁城的东北侧,即今日东城北池子大街北口2号、4号,其位置对应于天廷上箕宿的位置,与时应宫的毕宿成拱卫之势,正合古语中箕风毕雨的说法,比喻皇帝体恤民情、施行德政。宣仁庙的规制也是仿中南海时应宫(后祀龙神代雨神),但由于时应宫已不存,仿造的程度如何已无从得知,只知嘉庆九年(1804)宣仁庙曾重修过,庙门坐东朝西,形式为山字形跌落式随墙门,院内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及后殿。山门前有一字形琉璃砖大影壁,十分精致,庙内现有清世宗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匾额。(图8)
▲ 图8 宣仁庙平面图
风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事关济时育物,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⑮。秦汉时代,对风伯的奉祀就已经列入国家祀典。唐代将风伯奉祀升入中祀,并且要“诸郡各置一坛”,与王同祀。道教宫观中也有设殿供奉风伯的,其形象为一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箑(即扇子),称风伯方天君,其职责就是“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在民间,人们还赋予了风神整肃纲常、纯化风俗的形象,传说黄帝梦见大风吹去了天下的尘垢,又梦见有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于是依梦中所示去寻找,后在海隅找到风后,在大泽找到力牧。黄帝任用风后为相(风后是黄帝之三公,风是号令,也是执政者之意,而垢去土就是后),力牧为将,常先、大鸿(鬼臾区)为大臣,治理人民,顺天地之纪行事。张衡在《思玄赋》中说:“属箕伯以函风兮,澄淟涊而为清。”《风俗通》曰:“风师者,箕星也,主簸物,能致风气。”⑯人们相信如果世间无道,世风污浊,风神必会现身,救人民于水火,荡清污秽与腐败,还人民一个清清世界,朗朗乾坤,这种信仰使人们的内心获得一种平衡,而不至于因无助而绝望。风伯神诞之日被定在农历十月初五,民间常以狗祭风神。
雨神、风伯已分别建造了专门祭祀的庙宇,唯雷师、云师尚缺专祠,雍正七年(1729),皇帝动议在紫禁城东西两侧仿时应宫、宣仁庙规制再建云神庙和雷师庙,清雍正八年(1730),在北池子建凝和庙,祀云神;在北长街建昭显庙,祀雷神。
凝和庙坐落北京东城北池子大街46号,街门坐东朝西,民国时,该庙即改成学校,庙内有雍正皇帝亲题的“兴泽昭彩”匾额。云神在古代典籍记载中,又称云师、丰隆、云中君、屏翳。屈原的“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⑰,即为祭祀云神之作。云乃由气而生,“气者,云也,气降则化为精,雨由云而生也,自下而上者,地交于天也,故地气上为云”⑱。可见天之云师,作布云施雨之用。
云神庙的庙址与风神庙同在紫禁城的西侧,并为一组,似与传说中风云二神过从甚密有关,“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⑲,意谓同类相应。“风伯吹炉,云师链冶”⑳,寓意合作无间;成语中风起云涌、风流云散、风云际会都寓意了二者的密切关系。此外,云有祥瑞之象,能够征兆人间的盛衰祸福,古代文献中记载,黄帝受命为天子,有祥云之吉瑞,故百官名皆以云命名,春官称为青云,夏官称为缙云,秋官称为白云,冬官称为黑云,中官称为黄云。并设置左右大监,监视万国,万国宁和。故祭祀云神也表达了皇帝奉天承运,冀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中国古代建筑为木结构体系,宫殿的避雷防火一直就是重中之重的要务,据记载,明代紫禁城曾遭十四次雷击,而雍正年间,雷击又频发于内城,皇帝遂下诏在皇城附近择地修建雷神庙,以防不测。工部与礼部有关官员经分析勘察,认为京城雷电多发自西北方向,而位于宫廷西北方的北长街又系京城之龙脉,龙生水而水克火,故启奏皇帝拟在北长街修建雷神庙。清雍正十四年(1737)在北长街建雷神庙,名昭显庙,祭祀雷。现庙内仅存一座大殿,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称“雷公”或“雷师”,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雷神信仰起源更早,传说中雷神居于雷泽中,雷神形象为半人半兽,“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也。”“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㉑东汉时期雷神形象有了变化:“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㉒
民间自先秦两汉起即开始有祭拜雷神的活动,并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职能。《史记》中称武乙无道,暴雷震死。王充《论衡》中称“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其犯杀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凈,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响嘘矣”。㉓民间自古流传许多雷神故事,尤以唐宋为甚,唐宋文人笔记中,多记大雷雨后,雷神从天而降,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反映出人们对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托主持正义的愿望,平素所说“让雷霹死”“让天打五雷轰”,可谓最大的毒誓了。
北宋时期,道教神霄、清微诸派,崇尚施行雷法,在道教神系中设置雷部,并由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其事,于是雷神的职能不仅在于催云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道教宫观中的雷公神像多作力士状,裸胸袒腹,背插双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巴长而锐,足如鹰爪。左手执锲,右手执锤,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世称雷公江天君。民间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雷公神诞之日。(图9)
▲ 图9 永乐宫壁画中的雷神像
通过解析风、云、雷、雨诸神庙的文化内涵,追溯其渊源和流变,我们也不难发现,看似扑朔迷离的建筑布局其实并不神秘,比如古人观测天象,见毕星形同毕网,即古人田猎用的长柄网,类似我们幼年抓捕蜻蜓的长柄网,于是取其形似,称这组星座为毕宿,而神雨恰如毕网一样,恩泽天下,疏而不漏,故而便成了人们所认同的雨神住所。古人观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即人马座四星,形同簸箕,遂称其为箕宿,而箕者簸扬运风,箕星自然成了风神的住所,看似不可思议的建筑选址及与天象的对应关系实际上源自十分朴素的审美认识,然而,也正是这种朴素的认知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特有的魅力。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布局承载和体现着中国传统时空观、宇宙观,不仅具有信息传达的认知功能,而且具有符号象征审美意义。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建筑一直追求空间布局、建筑造型中的理性因素,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自洽、和谐、完美。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中国建筑艺术追求与天地相融,达到“天人合一”境界。所谓“天”是客观存在的宇宙、自然及其规律,所谓“人”则是主体存在的社会、人生及其规律。在中国人看来,这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建筑将时间意念和空间意念交织在一起,是仿照大宇宙建立起来的小宇宙,在明清时期北京故宫皇城的空间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挖掘和发挥故宫的文化空间及其文化功能,对北京中轴线及历史文化地段进行完整的保护与展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下滑动浏览注释:
①李昉,等. 太平御览[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②③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④甘德,石申.甘石星经[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⑤瞿昙悉达.开元占经[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⑥杨文概. 北京故宫乾清宫东西五所原为七所辨证[C]//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
⑦诗经[M]. 王秀梅,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5.
⑧三教源流搜神大全[M]. 北京:中华书局,2019.
⑨⑩⑪赵尔巽,等. 清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⑫周礼[M]. 徐正英,常佩雨,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4.
⑬独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⑭⑰楚辞[M]. 林家骊,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6.
⑬⑮⑯王利器. 风俗通义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⑱张介宾. 类经[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
⑲周易[M]. 郭彧,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⑳庾信. 刀铭[M]//庾子山集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0.
㉑山海经[M]. 方韬,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1.
㉒㉓黄晖. 论衡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17.
作者简介:
刘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排版:侯萍
审核:王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