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不以高考之名错失人生大考
近日全国两会上,唐江澎委员提出,学生的分数固然重要,但只有分数学生无法应对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不应只注重升学率,而是应该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经历过高考的我们都懂得为高考日日夜夜奋战的艰辛,许多励志语句陪伴着每一代高考学子度过那一段艰苦时光。就像2013年上映的电影《青春派》中高三班主任所说:“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提高一分,你就有可能干掉的是上万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考已经成为了所有孩子和家长的终极目标,可高考结束了,人生还在继续。
孩子的人生不止是学习,高考的成功也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更不意味着学校教育的成功。有多少孩子为了考上好大学拼命学习,他们十几年的人生中只有无尽的习题,可到头来不会自己做饭,离开父母的生活一团糟,上几层楼梯就累得比爷爷奶奶还喘,每个人都是“四眼仔”,和同学父母无法和睦相处。这该成为青年一代的现状吗?
我们从小就知道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好学生”也指的是品德好、学习好、劳动好的学生,可为什么从来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得到这个称号,为什么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总是被文化课占用。这似乎已成为很多代人的童年记忆或者说刻板印象,这也是学校教育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
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各种各样的补课班也并不是他们原本的意愿。有哪一个孩子希望没有空闲时间呢?又有哪一个家长希望花高价给自己和孩子买罪受?归根结底,还是上学的竞争压力大。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成功,都是从希望孩子今后过得比自己好出发的,尽管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这大多是教育形势所迫。所以我们的教育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教育资源上。
孩子成为一个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是多方努力的结果,适当的升学压力、和睦的家庭环境、积极向上的心理、自立自强的人格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一来,下一代才会越来越优秀,也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
文/袁思琪(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