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做青”、“香气高扬”、“浮躁”,这三个词能与武夷岩茶联系在一起吗?
《1》
有位茶友来留言。
长长的一段。
虽然排版标点都混在一起了,但我还是仔细看了四五遍。
留言的主要内容,是质疑我们在文章里提到的“岩茶的焙火和香气”的问题。茶友认为,我们推祟武夷岩茶应该具有香气,就是在推祟低温做青。
这顶帽子戴得有点莫名其妙。
同时,这个观点,并非来自武夷山,李麻花隔三岔五就蹲点武夷山,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论调。
回到留言的内容,首先,我认同他留言的前半部分,他提到岩茶焙足火要满足“好茶青”和“好工艺”两个条件。
的确,岩茶的“足火”并非茶农或者喝茶人刻意的追求就能达成,而是在茶青原料和制茶工艺两者能满足条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茶叶往焙足焙干的方向去调整。
这跟我们文章里的观点是一致。
村姑陈和李麻花坚持的,就是用开放的思维和眼光去接纳不同火功的岩茶,同时批判那些非足火不可的偏执茶人。
《2》
我们一直提倡要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工。
内质不足的茶青,承载不起一遍又一遍的高温炙烤。每一次炭焙对茶叶都是损耗,内质耗没了,最后的成品茶便空如白水。
空空如也,有何可喝的?
足火茶的“足”,是“满、溢”的意思,一款茶叶焙到足火便是到了焙火的极限,不能再往下焙了。
就像一个篮子只能装10个鸡蛋,装满10个,再怎么勉强也不要再往里装了,因为装不下了。如果硬塞,鸡蛋受到挤压,产生破损,岂不是得不偿失?
不同山场、不同品种的茶,好比不同容积的篮子,可以装满的鸡蛋数量也不同的。
同时,茶的容积,是抽象的,需要通过茶农的慧眼与经验来评估,更是在考验茶农们的制茶技术。
“看茶焙茶”,这民间流传的《四字真经》,总结得很好,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说法一样。但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要不然人人都能成为制茶高手了。
留言的这位茶友说,“在焙茶的过程中,炭焙次数越少当然最好,能一道火焙到位一直是梦想。”
说得挺中肯,至少他没有那种“非三道火不可”的观点捆绑,明白“岩茶的火功不以几道火论轻重”这个道理。
我就喝过刘峰老师一道火的茶,汤水确实不同凡响。
不过,看问题不宜偏颇,从对茶叶内质的折损方面来看,焙火次数似乎是越少越好,但是我们对茶叶进行焙火是要达到让其内质转化的目的,如果焙火一次做不到,势必要进行第二次焙火。
这是必然。
第一次高考失利了,再准备考第二次,这没啥毛病。前两天的新闻说,一位复读考生比去年多考了60多分,看,这就是复读的力量,同理,第二次焙火,也并不是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解读到这里,这位留言的茶友跟我们文章的观点基本一致,他看事情的态度也比较客观。
《3》
然而,这位茶友留言的后半部分,画风突转,我们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他认为,我们文中提倡的一道火或者轻火岩茶,是不应该存在的,是一种快销品,是经济利益的产物。
到这一刻,他在前半段留言里讲的那些大道理,好像突然间就被他自己推翻了。
倒不愿把他看成虚伪浅薄之人,只是觉得他可能没有好好阅读并领会村姑陈文章的内容。
一千个人看莎士比亚,能看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偶尔看跑行了,没看懂村姑陈的意思,就急着来辨驳留言,其实也可以理解。
村姑陈的文章里说得很清楚,身为岩茶圈中的一员, 要正视轻火茶、正视那些留住品种特征的轻火茶,正视那些原料有点欠缺却能有上乘工艺来弥补的轻火茶,正视那些靠自身魅力赢得群众基础的轻火茶。
这是一个很善意很通达很包容的观点,为何这位留言的茶友理解不了呢?
为什么说到轻火茶,很多人都带着那种一刀切的偏见?就觉得轻火茶品质不好,觉得轻火茶应该人道毁灭......
的确有部分茶农、商家为了抢占先机、追求利益,把茶焙了轻火急着上市,他们可能毫不在意原料、工艺,甚至没有焙火,走水之后便进了包装流入市场。
我在文章里早已经批判过这种做法,也提醒过茶友们注意选购轻火茶。
但是,并非所有轻火茶都要被排斥,正因为并非所有足火茶都是好茶!
如果是好青叶、好工艺,轻火茶又有何不可呢?
只要是身体好,性格好,相貌端庄,家世合适,那么,薜宝钗还是史湘云嫁给贾宝玉,又有什么关系呢?
《4》
茶友留言的最后提到了轻火茶以香气为卖点,他认为不可取。
他的理由是:因为低温做青能得到更好的茶叶香气,故而很多香高的岩茶必然是用了低温做青,而这样做,是做茶人浮躁的表现。
这就太上纲上线了。
毛爷爷教育过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概而论。
低温做青,是冷发酵,是利用降低做青间的温度,从而放慢茶叶发酵速度,为的是能让茶叶产生并保持鲜爽的花香。
一部分发酵越来越轻的安溪铁观音,便是用了空调降低室温,进行低温做青,令茶汤变绿、叶底发青,这样做出来的铁观音虽花香明显,但青感也重。
这种“低温做青”的方式,的确暴露出小部分做茶人追求利益的浮躁一面。
漳平水仙同样是空调低温发酵,只是发酵的时间被拉长,做茶人用了快一整天的时间去等待茶叶自己发酵成熟。
小部分武夷山人,偶尔也有用到冷发酵做茶,主要是担心青间温度高,茶叶红得快,在青桶里会产生渥闷的臭味。单从这一点上来论,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后面的工艺中,会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让这款岩茶,成为一款正宗的武夷工艺。
当然,冷发酵也并非全无优点。从另一方面来看,冷发酵需要茶人做茶时更有耐心,而冷发酵到位产生的茶香更为鲜爽、清澈、通透。
这位茶友片面地认为,越来越多武夷山人用低温做青的方式保住茶叶香气,这一点,在没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否则,武夷山人不服。
另外,茶友对我所描述的“正视岩茶香气”这个观点,也理解得有失偏颇。
见到文章中提倡茶友们去欣赏岩茶的香气,就认为是在提倡“低温做青”,从而推断村姑陈不可免俗地在为利益、快销而生的轻火高香岩茶吆喝。
在这里,茶友一厢情愿地把“低温做青”、“岩茶香气”、“浮躁”三者连在一起,看似高深,实则牛头不对马嘴。
《5》
夜深了,该收尾了。
其实,人看问题,切忌偏执。
作为喝茶人,不要随性排斥所有的轻火茶。
也不要羞于接受并且喜欢有香气的岩茶。
如果一款岩茶产区又好,工艺又佳,又是新茶友喜欢的香气型,那么,用这样的岩茶来打开武夷岩茶通向更广阔天地的钥匙,为何不可呢?
用一颗包容之心待茶,才能发现更多茶中的美好事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友情提醒:
小陈茶事所有产品,皆为独家所有。若有人自称与小陈茶事同款产品,皆系仿造,请列位看官小心鉴别,勿轻信上当。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