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如何与农业企业合作?产教融合怎样实现共赢?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订阅号xxnyzk2015是中国休闲农业专业教学首席公共平台,以发展中国特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为理念,提供规划设计、经营策划、生产加工、休闲创意解决方案及专业培训,帮助休闲农业经营者提质增效.
导语
涉农高职院校与农业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这种合作会给涉农高职院校带来什么?不但能形成深度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还能将农业行业的先进理念与生产技术引入涉农高职院校,实现同步发展。
产教融合能为高校与企业带来双赢发展,然而现实中的涉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并非易事,农业企业方面缺乏兴趣,涉农高职院校探索处处碰壁。对于涉农高职院校来说,要实现产教融合,先要凸显自身的“魅力”——价值与吸引力。那么,在产教融合中,涉农高职院校的价值何在?又该如何显现出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学科团队的探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1优势互补、坚持产教共赢。
休闲农业在我国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专业学科的发展与新型产业如何实现互融互通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休闲农业产业的服务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学科团队始终在发挥自己的优势——休闲农业专业应用型的研究,如,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研究、园区管理机制、景观与运营方案规划设计与、休闲活动创意,节庆活动设计组织,乡村文化挖掘与传承等。
此外,学院还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包括创意、经营、管理、策划、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等,这些都是休闲农业企业界非常需要的,靠单个休闲农业企业很难完成,这也正是涉农高职院校与农业企业合作中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团队给予休闲农业企业实际的帮助,或诊断服务,或规划指导,或经营策划,或创新机制,或提升效率,或引领发展,从而形成了对休闲农业企业的吸引力。
大多数农业企业很希望从涉农高校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例如农业专业学科前沿信息、生产技术性或创意策划设计等的指导。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学科团队根据休闲农业企业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通过与休闲农业企业共同合作,帮助学生很好地融入真实的社会中。通过教学与产业结合,培养学生所学知识与产业对接。
为此,学院组织教师与企业专家编写了全国第一套休闲农业专业系列教材;组织了不同学科背景的相关专家,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休闲农业专业教授服务团队;利用互连网+,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休闲农业专业微信教学网络公共平台;组建了湖南第一个休闲农业专业培训讲师团队,这一系列创新工作对全国休闲农业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些不但能解决休闲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还为休闲农业企业提供方向性的判断。
2教学改革、实现做学结合
传统的高等教育,都是通过授课的模式来进行的,学生通过课程来汲取知识,这非常重要,但也是远远不够的。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只有通过到农业企业实习,在参与农业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的理解力及执行力。
与此同时,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学科团队不光开展了校企业合作,还探索开展了校县合作,校镇合作等模式,不但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完成实习和学业之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对日后开展进一步产教合作与学生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在产教融合中,很多企业都不太情愿接收来自高校的学生,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技能不够扎实,需要企业再次培训。因此,如果要增加与企业合作的“砝码”,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是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学科团队着手解决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为了与休闲农业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之前,学院就为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包括面试、语言表达、写作技能、沟通技巧等,帮助学生形成一套企业工作的系统思维。
休闲农业企业的很多项目可能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团队合作。因此学生不仅应该在专业成绩上优秀,也需要掌握专业技巧和公关技能。休闲农业专业学生到企业中去,能够增进学生对实际工作技能和产业发展的感知和把握;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也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当然,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水平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去,教师虽是老师,但更要成为学习者,学习怎么样进行教育,当学生知道学习了,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查找问题所在,向科研人员和专家求助,这样大大超过了教师单纯讲授的教学效果。这个师生共同探讨休闲农业产业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在促进涉农高职院校与农业企业如何实现共赢!
休闲农业专业学科的发展。通过产业与教育的结合,一起发现问题所在,探索改进。这样的趋势也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趋势。
3转型发展,学科与产业同步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基因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智慧农业与物联网等,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农业产业发展的改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鲜明特点是,从科技创新到产业革命的路径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向融合。
当前,新技术与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但提高了产业对于应用型科技人才的要求,也在倒逼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转型发展。
然而,我国涉农高职院校的转型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四重四轻”几个方面: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课堂,轻社会。很多涉农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建构,但对于农业人才应具备的复合型知识与能力准备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脱钩现象严重,有些专业老师甚至不知道行业的主流技术在哪里。
未来,学科与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怎样转型成为一个成功的高职院校?如何将从就业市场、产业和社会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融合到教学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科发展紧跟产业发展,应对未来挑战?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已经细化到了课程设置和休闲农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等方面,具体操作就是除了针对企业案例教学外,还有在休闲农业企业实习工作中实行岗位定时轮换并在合作中进行贯彻落实。学生的实习受到休闲农业企业的欢迎与照顾。
产教融合,我们认为不光是农业企业与涉农高职院校的单独合作,而是农业界与教育界的深度融合,不但需要高职院校的探索与推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助与支持,只有通过校县(乡、镇)合作、校企合作,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能够紧跟产业发展,确保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需求,从整体上推动产业的创新与转型。涉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教与学,一种是研究,一种是战略性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多元参与的深度融合。
我们给你帮助转发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