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机场十年,对汕头意味着什么?

民用机场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一座城市繁荣与否最重要的标志。上世纪初汕头开埠后商业日益繁盛,已成为东南商业重镇。

潮汕第一座机场,建成于1930年的汕头东郊崎碌尾(现龙眼一带),为军用性质,1948年改为民用,并开通了民航线路。

随之城市发展,1974年外砂机场建成,为军民合用机场,80、90年代扩建之后迎来客流高峰,92年客流量更是排名全国第12位。

2011年揭阳潮汕机场建成,原外砂机场民航业务转场至潮汕机场,汕头南航为机场基地公司,汕头空管站、汕头出入境边检总站、汕头海关进场开展业务。

新建潮汕机场规划立项从一开始即选址揭东登岗,不是汕头甘心新建机场不在本市,实在是不得已。新建大型机场需要远离市区,留出航线起降净空与扩建预留,人口密集的汕头几乎没有可选之地。兼顾潮汕三市距离,选址桑浦山北侧的揭东平原地带几乎就是唯一的选项。揭东东侧潮安南部大片平原是人口极为密集的乡镇,也没有新建机场的空间。

潮汕三市对于新机场选址异常一致,可在命名问题上展开了明争暗斗。按民航机场命名规则,揭阳有理由对建于本地的机场命名为揭阳登岗机场。本土机场民航客源约半数来自于汕头,且各项民航运营机构均沿用汕头旧称,汕头也有理由力争汕头俩字在民航界的曝光度。

潮汕机场以广东机场集团为出资建设主体,原计划潮汕三市各出资3亿元,其时适逢潮汕经济大倒退,最后以民航总局出资4亿,省财政补贴4亿,省机场集团出资28亿完成机场建设。最终命名为揭阳潮汕机场,潮汕机场代码沿用原外砂机场代码SWA,三字代码来源于汕头英文名称swatow的前三位。潮汕机场也是国内唯一以地区命名的机场。至今,航司到达目的地出现揭阳、汕头、揭阳汕头等多种名称。

从外砂机场民航业务迁往潮汕机场后,再加上经济不景气,民间对汕头没有机场的怨言到了顶点。作为汕头领导层也是无奈,机场建设用地没空间,建设资金缺乏,经济严重倒退等因素,在新机场建设上没有太多话语权,唯一能影响的就是关于机场的命名方式。还有在官媒报道中不出现'揭阳'字样,直接用潮汕机场或汕头航空描述。

从潮汕大的格局考虑,机场于汕头不是丢失,而是蜕变。汕头二字仍出现在各机场公屏上和机上播音中,揭阳也能获得航空产业的发展与机场配套收益。更为重要的是,揭阳市区正在往机场方向拓展延伸,潮州市区也在往厦深潮汕站方向发展,无形中却促成了潮汕都市圈的大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