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怼人,好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早安!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新一期的“吐槽大会”有两位嘉宾与以往体育明星、娱乐明星、自家脱口秀演员的阵容有些格格不入,一位是易立竞,一位是许知远。
这二位都是以名人访谈类节目而著称的,比起易立竞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冒犯式采访”,许知远的偏执型“尬聊”和放浪的泡面头更加遭群嘲。没办法,信奉“颜值即正义”的人太多,一个“经常上电视的人”如果不能把自己收拾得体面点顺眼点,观众很难关注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许知远,北大毕业,当过新闻记者、《新周刊》等主流媒体的专栏作家,十足的文艺青年,出过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等,开了单向街书店。他最被人熟知的身份是访谈节目《十三邀》的主持人,更令人熟知的是他采访俞飞鸿的那一期。他顶着喷了二两发胶的泡面头,面对女神露出手足无措的样子,被人批:猥琐!那段时间他简直成了油腻中年男人的形象代言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是,这期的“吐槽大会”因为许知远的加盟而意外的好看。相对于想破脑袋造“梗”的“专业队”,他的吐槽显得随意又高级,让人感叹:文化人怼人兵不血刃,狠而不戾,简直是降维打击。
对于张大大对他外貌的吐槽,许知远调侃张大大:“对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的缺陷,我们不能怪他。”这实际上调侃了社会上盛行的“外貌协会”会员们只肤浅的以貌取人,而不去审视人的知识和才华的加成,所暴露出的浅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对于“雪国列车”CP(李雪琴与王建国组合),他说“我对CP组合没什么感觉,但他们总在我身边说雪国雪国的,在我的认知里《雪国》就是川端康成的小说。”当听到CP的解释之后,他立即会意了CP的本质:“CP就是一种无法兑现的爱情。”
在资本的裹挟下,所有的炒CP不过是组团变现。正像李雪琴曾苦恼过的一样:公司的人成天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上价值”,总要从平凡中挖掘出价值,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变现”。
网络平台上,短视频要变现、读书要变现、文章要变现、声音要变现,所有的形式加内容都殊路同归指向“变现”。
如何变现?利用流量变现。如何获取流量?可以通过内容的专业性或娱乐性吸流量。高价值的变现、利用高度专业性变现普通人做不到,内容的娱乐性,炒CP显然是相对便捷的一种。说白了就是捆绑销售,制造话题引人注意。
他对带货女王的反思最像一个挚爱精神拷问的文化人。他通过对薇娅会如何卖书的调侃,发出了“这是一个被物占据的世界,精神无处附着”的感慨和疑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他自己是怎么卖书的呢?是买人字拖送书。我上某东没搜到他的拖鞋,上某宝看了下:298元一双拖鞋,黑色礼盒包装送书,你可以说这很文艺,也可以说像个“黑匣子”看着心情沉重。月销量:43,是爱看书的人不爱穿拖鞋,还是爱穿拖鞋的人嫌书死沉还碍事?我们不知道,但这销售量确实打脸。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有多少人能过够沉下心来,读一些和升学、考证无关的书呢?双11凌晨有几千万人同时观看薇娅直播,然后就是各种抢,各种买,有人买到最后晕了,完全不知道自己都抢了些什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许知远与李诞
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无节制的物质享受、无度蔓延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有时买的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为一些理念买单,比如:“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生活需要精致感”。
我们花30天挣到的钱,2、3天就可以花光,甚至负债累累。过度消费必然带来淘汰品的环保处理难题,在消费之前,难道不需要理性的梳理下是否切实需要吗?
金星也在同期节目里出现,他是如何吐槽金星的呢?他学着金星的采访技巧,假设:“如果鲁迅上了金星的节目,金星也就顶多问问,你在北平一个月赚多少钱呀,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呀,后来跟闰土还有联系吗。我估计鲁迅听完,就想说两句话,一句是脏话,另一句也是脏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话并不高深,只要读过初中老课本就知道鲁迅先生的《秋夜》中"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被他套用了。他的吐槽是暗示一些访谈节目只有家长里短,格调不高,缺乏深度。
他幽默、耐人寻味的语言,貌似在讽刺在座的嘉宾,其实是又一次对这个被消费主义、快餐文化充斥的浮躁社会做了“不合时宜”的发声。其实他的吐槽都是普通人的所见、所感,是普通人能够领会的“梗”,他也不过是现代社会里不完美的一员罢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他在为自己的书店生意惨淡而自救,为销售新书把书和人字拖组CP,上综艺节目为自己吆喝。他的清高与庸俗、自卑与脆弱、坚持与妥协,在镜头前放大,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局促和自信,在怼人的同时也在被人怼。
面对观众对《十三邀》节目及他个人关于“偏见”的质疑,他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带着成见看世界,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每个人认知的世界都只是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未必是真实、全面的世界。重要的是以开阔的心态去接纳这个世界,同时保留自己的世界。多读些“无用”的书,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哪怕是怼人也会高级一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谢谢您的阅读
作者雪凝儿,南京市作协会员,小说曾两获铁流文学奖,作品曾入选《南京新时期短篇小说选》。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别样风景,感悟人生,从心出发,写生活的爱与哀愁,期待与你在文字中相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