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如何落款?国展上几件作品参考一下

在众多国内重要书法展赛中,很多评委评定参赛作品,第一眼不是先看正文的书写,而是看落款,以此作为评判水平高低的先决标准之一。

因为这是鉴别作者书法语言丰富性以及文化涵养的重要依据。很多书者恰恰在落款上没有太多修养,失分过多,在海选之初就折戟沉沙。

12届国展入展作品

落款局部

上面这件作品,落款与正文部分用同样的字体,但落款较正文的字要小,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很多书友忽略了书法落款,让原本写得很精彩的作品正文被最终的落款给毁了。很多学友,连自己的名字也写得不堪入目。所以说,落款,常常是书法创作经络中没被打通的重要痛点。

落款包括什么内容?应该怎么书写?

落款是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画龙点睛之妙。书法中的落款,不单单是尾部,还包括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即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等等。落款风格形制多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这是符合逻辑也符合审美习惯的。

在实际运用中,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小楷、行书、行楷等,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12届国展入展作品

落款局部

上面这件作品,正文运用的是带有碑体意味的楷书,落款部分用的是行草书,而且书写的风格既有章草、又有碑体行书的用笔,与正文开张灵动的楷书是相吻合的。而且两部分都体现了很高的书写水平。

下面这些问题你注意过吗?

▼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 题款除特殊章法的需要,尽量不题在整个正文上面;

▼ 印章尽量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 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较短,落款直接在下面写,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容易画蛇添足;

上面是一件入展十二届国展的行书作品,落款与正文都是用的赵之谦行书的风格写成,在正文5行后,内容已经完结,于是作者在第6行上半部分用与正文一样大小的字写了诗的标题,随后用小字对李白做了说明及落了自己的姓名。可以说,整个第六行都是落款内容,但作者做了大小字的处理,避免了整个第6行用小字而产生的落款小气的问题。

▼ 盖印不要贪多,合适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盖的,是流传导致。盖章数量一定要慎重,不宜喧宾夺主;

▼ 接正文落款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宽度;

▼ 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农历干支一般不写“年”;

▼ 如果书写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如果是龙门对,上款在右边,下款在左边。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