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与龙井茶
金履祥与龙井茶
刘鑫 整理
金履祥(1232年-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桐山后金村)人。宋、元之际的学者。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的中坚,"北山四先生"之一,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
金履祥,先祖原姓刘,因避讳吴越王钱镠同音名,故改姓金。从小好学,初受学于王柏,后又学于何基,造诣益深,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无不精研。时值南宋末年,政治动荡,虽绝意仕进,但未忘忧国。元兵围攻襄樊,履祥献策朝廷,建议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且备叙海舶所经地形,历历可据以行,然未被采纳。德佑初年,南宋朝廷以迪功郎、史馆编校等职召任,坚辞不受。寻应严州知州聘,主讲钓台书院。宋亡,筑室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著书,以淑后进,许谦、柳贯皆出其门。元大德七年(1303)卒,至正年间谥文安。
在“金华四先生”中,他对于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绩最著。著作有《尚书注》、《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证》、《孟子集注考证》、《通鉴前编》、《举要》、《仁山集》,编有《濂洛风雅》。
龙井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西湖龙井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西湖龙井茶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萧山、富阳)、越州龙井(绍兴地区:包括新昌县(大佛龙井)、嵊州市(越乡龙井))三种,除了杭州市西湖区所管辖的范围(龙井村梅家坞至龙坞转塘 十三个生产大队)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产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浙江龙井又以越州龙井为胜。
宋末元初诗人金履祥曾作《龙井》一诗,其文如下:
龙井
严陵北高峰之上,临崖有井。其实因崖有泉,迭石而止之,甃以为井耳。今山僧谓其开山祖师善导和尚,讲经致龙,抉石为井,盖附会以神其法也。
高峰馀洞气,石窦通灵液。
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
井甃回飞湍,修绠收澄碧。
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
出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
我来翠微巅,得此寒泉食。
东望子陵台,连峰对崷嵂。
下有十九泉,趾此相仲伯。
因哦招隐时,凭高三叹息。
金履祥的诗写出了龙井的来历与其泉的可饮,品饮时的情状都作了生动的描绘,描绘得栩栩如生。“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龙井泉水的优美,可谓写得淋漓尽致,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