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学出版 | 努力做好编辑加工工作
“五分钟学出版”系列音频课程
编辑加工的目的是使稿件符合出版标准,其主要任务在于消灭差错、规范统一。一般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稿件全文,了解主题内容。这时因思维着眼于稿件全局,往往能够发现一些跨句子、跨段落的逻辑错误、内容错误和一些比较明显的语言文字错误。对怀疑有错之处,可用铅笔作临时性的初步修改。
第二步,逐字逐句阅读稿件,从科技人文常识、逻辑规律、语言文字规范等方面分析稿件是否存在差错,并对发现的错误用色笔予以改正。对前期用铅笔作的临时性修改要再复核,若有不合适的应该重新修改,合适的则用色笔抄清。这时的思维着眼于微观,便于发现一些宏观性通读时疏漏的错误。
第三步,再次通读稿件全文,注意专业词语、专有名词、计量单位、数字等词语是否存在“同类字符却形式不一”的问题,以及该改而漏改之处。一旦发现,用色笔予以改正。
编辑加工时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编辑加工时必须对存在错误的词句直接进行修改,使之内容正确,逻辑合理,语言文字通顺、规范,而不能仅仅指出问题。这与审稿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编辑加工时应该消灭的差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错误。对出版专业知识或者一般百科常识方面的差错,编辑加工者应该直接纠正;但对十分专深的知识内容,编辑加工者如果怀疑有错,应该向有关专家请教后再处理。二是逻辑错误。这主要表现为词句顺序错位、主题前后不呼应、自相矛盾等。三是语言文字错误。需要改正的不仅仅是错别字,还有一些语言性错误,如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或冗余、句子结构凌乱等。
第三,编辑加工要顺着作者的表达习惯,只改正稿件中的错误,没有错误的地方就不改,千万不能按照自己的习惯或爱好强行改变原文的用词、语句结构,甚至主题、观点等。
第四,对稿件的修改可以在原稿的字里行间进行。需要删去的词语,用色笔涂抹掉即可;需要补充的文字,可直接写在字行上下的空白里再勾画到相应位置。
第五,专业词语、专有名词、计量单位、数字等词语要求做到“同类型同形式”。比如,某个机构的名称要么都用全称,要么在交代简称形式后都用简称;计量单位要么都用中文符号,要么都用字母符号;表示确切数量的数字,要么都用阿拉伯数字,要么都用汉字数字。逐字逐句阅读、加工稿件时,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内容的正确性上,对形式容易忽略,所以全部稿件加工完毕后,有必要分别对某类词语的形式专门进行检查,保证前后一致。
第六,编辑加工时不必对稿件的格式进行审核和加工处理,因为不论原稿的版式如何,发稿后排版单位都要按照整体设计方案统一制作版式。
录音:张晴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