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银牌”、“铜牌”
在奥运的赛场上,每位运动员的梦想就是获得金牌。金牌就是运动员长期艰苦训练,不懈努力的结晶,也是对辛勤付出的一种最佳的褒奖。金牌毕竟是少数,而银牌和铜牌也是对艰苦训练,辛勤付出的一种褒奖。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运动员获得不了奖牌。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就像一场奥运比赛,只有少部分人获得了金牌,达到了理想的目标。而没有获得金牌的人则仍需努力,对于乙肝患者来讲便是长期的坚持抗病毒治疗。
HBsAg的转阴就如同获得了金牌一样,意味着治疗理想的实现。
如果肝功能持续正常,HBV DNA持续转阴,HBeAg持续血清学转换,就如同获得了银牌,也达到了满意的目标;
如果HBVDNA持续转阴,肝功能持续正常,即便HBsAg没有转阴,HBeAg没有出现血清学转换,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基本满意的结果,也就相当于获得了铜牌。
一旦获得了乙肝治疗的金牌,就意味着最接近临床治愈。将来就有可能不出现肝硬化、肝癌,从而使患者活的更好,活的更长。
如果获得了乙肝治疗的银牌,意味着乙肝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肝脏的炎症和肝纤维化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这样的结果其远期的肝硬化、肝癌概率非常低。
如果获得了乙肝治疗的铜牌,病情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将来肝硬化、肝癌的概率会明显的减少。
如何取得乙肝治疗的金、银、铜牌呢?
已有的临床研究表明,干扰素尤其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可以使一部分乙肝患者达到理想、满意和基本满意的结果,也就是说这部分人获得了金牌、银牌和铜牌。
干扰素治疗乙肝究竟有多大的概率能获得金牌、银牌、铜牌呢?
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HBeAg阳性患者,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32%;
HBV DNA转阴率为14%;
ALT复常率为:41%;
HBsAg转阴率为3%:
停药24周时: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32%~36%;
ALT复常率为:44.8%~61.1%;
HBsAg转阴率:2.3%~3%;
HBeAg阴性患者,治疗48~52周:
HBV DNA转阴率为19%;
ALT复常率为:59%;
HBsAg转阴率为3%:
停药24周时:
HBV DNA<2000IU/ml的患者为:43%;
停药48周时:
HBV DNA<2000IU/ml的患者为:42%;
HBsAg消失率停药后24周为:3%,停药后3年增加至8.7%,停药后5年增加至12%。
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HBeAg阳性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29%;
HBV DNA转阴率为:7%;
ALT复常率为:32%;
HBsAg转阴率为7%;
3、聚乙二醇干扰素长期治疗数据:
HBeAg阳性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停药后3年: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35%;
HBV DNA转阴率为:19%;
HBsAg转阴率为:11%;
HBeAg阴性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停药后3年:
HBV DNA转阴率为:18%;
ALT复常率为:31%;
HBsAg转阴率为:8%;
以上为中国2015年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列出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应答数据。
该指南同时也列出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应答数据:
1、拉米夫定(LAM)
HBeAg阳性患者经拉米夫定(LAM)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16-18%;
HBV DNA转阴率为:36-44%;
ALT复常率为41-77%;
HBsAg转阴率为0-1%;
HBeAg阴性患者经拉米夫定(LAM)治疗48~52周:
HBV DNA转阴率为:72-73%;
ALT复常率为:71-79%;
HBsAg转阴率为:0%;
HBeAg阳性慢性经拉米夫定(LAM)治疗5年: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22%;
ALT复常率为: 58%;
2、阿德福韦酯(ADV)
HBeAg阳性患者经阿德福韦酯(ADV)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12-18%;
HBV DNA转阴率为:13-21%;
ALT复常率为:48-54%;
HBsAg转阴率为:0%;
HBeAg阴性患者经阿德福韦酯(ADV)治疗48~52周:
HBV DNA转阴率为:51-63%;
ALT复常率为:72-77%;
HBsAg转阴率为:0%;
HBeAg阳性患者经阿德福韦酯(ADV)治疗5年: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29%;
HBV DNA转阴率:55%;
ALT复常率:77%;
HBeAg阴性患者经阿德福韦酯(ADV)治疗5年:
HBV DNA转阴率:67%;
ALT复常率:69%;
HBsAg转阴率:5%;
3、恩替卡韦(ETV)
HBeAg阳性患者经恩替卡韦(ETV)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21%;
HBV DNA转阴率为:67%;
ALT复常率为:68%;
HBsAg转阴率为:3%;
HBeAg阴性患者经恩替卡韦(ETV)治疗48~52周:
HBV DNA转阴率为:90%;
ALT复常率为:78%;
HBsAg转阴率为:0%;
HBeAg阳性患者经恩替卡韦(ETV)治疗5年:
HBV DNA转阴率:94%;
ALT复常率为:80%;
HBsAg转阴率为5%(治疗2年);
4、替比夫定(LdT)
HBeAg阳性患者经替比夫定(LdT)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22%;
HBV DNA转阴率为:60%;
ALT复常率为:77%;
HBsAg转阴率为:0.5%;
HBeAg阴性患者经替比夫定(LdT)治疗48~52周:
HBV DNA转阴率为:88%;
ALT复常率为:74%;
HBsAg转阴率为:0%;
HBeAg阳性患者经替比夫定(LdT)治疗2年: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30%;
HBV DNA转阴率为:56%;
ALT复常率为:70%;
HBsAg转阴率为:1.3%;
HBeAg阴性患者经替比夫定(LdT)治疗2年:
HBV DNA转阴率为 :82%;
ALT复常率为:78%;
HBsAg转阴率为:0.5%;
5、替诺福韦酯(TDF)
HBeAg阳性患者经替诺福韦酯(TDF)治疗48~52周: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为:21%;
HBV DNA转阴率为:76%;
ALT复常率为:68%;
HBsAg转阴率为:3%;
HBeAg阴性患者经替诺福韦酯(TDF)治疗48~52周:
HBV DNA转阴率为:93%;
ALT复常率为:76%;
HBsAg转阴率为:0%;
HBeAg阳性患者经替诺福韦酯(TDF)治疗8年:
HBeAg血清学转化率:31%;
HBV DNA转阴率为:98%;
HBsAg转阴率为:13%;
HBeAg阴性患者经替诺福韦酯(TDF)治疗8年:
HBV DNA转阴率为:99%;
HBsAg转阴率为1.1%。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我们的理想是治愈乙肝,也就是说达到持续的肝功能正常,持续的HBV DNA转阴,持续的HBsAg转阴,一生都不出现肝硬化、肝癌。
目前所有的抗病毒药物只能使少数患者达到理想的结局,也就是取得金牌的概率还比较低。
通过上述的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达到理想的目标和满意的目标,相比较而言干扰素的效果要略好于核苷(酸)类似物。但是干扰素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用药不方便,需要注射,另外副作用也比较明显。
总而言之,如果有抗病毒的适应证,没有干扰素的禁忌证,在能接受干扰素注射的情况下,还是优先选择干扰素。
如果选择核苷(酸)类似物,需要治疗的疗程比较长。只要HBsAg不转阴,任何时间的停药都有反弹复发的风险,尤其个别人会出现致命性的反弹。这也是制约核苷(酸)类似物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安敬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m.haodf.com/touch)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