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逻辑(6) 同一律

大学语文教材体例多样,有按文学史顺序排列的:先秦、两汉、魏晋、隋唐等等;有按文学体裁排列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有按“人文主题”排列的: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民为本、社会人生等等;有按文化专题排列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九章算术、孙子兵法等等;有按“经史子集”排列的,如民国教育部搞的那个统编教材;也有的按宏观时空排列的:古代文选、现代文选、外国文选等等……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现代语文学科自身的体例,而是语文学科的内容对象(政治、历史、文化等等)的体例。语文是一门形式课,真正语文教材的体例,必然是一种出于教学目的的形式划分,即“教学文体”,也就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是一种专门为语文教学量身定制的教学文体。

虽然对于我提出的“形式学科”“教学文体”等等概念,多数人一时还难以接受,但事实上历来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近几十年来的部分大学语文教材,都是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样的“教学文体”排列的,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语文不等于文学,所以还必须兼顾应用文体,于是变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种文体的排列,但是这就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如果是概念分类,那么每一次划分必须使用同一个标准,譬如说班里有男同学、女同学、班干部,既采用了性别标准,又采用了“干部—群众”标准,这就是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同样的道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按写作方法划分的,应用文是按写作目的划分的(与之对应还暗含着一个艺术文,即文学)。所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分类,实际上同时采用了写作方法和写作目的两个标准,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

我国语文学家早就注意这个问题,1924年,叶圣陶在《作文论》的“文体”一节中,对文体的分类提出了三点要求,他说“分类有三端必须注意的:一、要包举;二、要对等;三、要正确。包举是要所分各类能够包含该事物的全部分,没有遗漏;对等是要所分各类性质上彼此平等,决不能以此涵彼;正确是要所分各类有互排性,决不能彼此含混。”其中“对等”就是说的要采用相同标准。

1943年,黎锦熙作“国文教材问题分类图”时特地说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既已有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议论文四种文体,部章中又有应用文之名,致违逻辑,因为“公私文牍程式措词立体,皆不能出前四体之范围也”。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有刘锡庆提出“两体六类”的方案,“两体”即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六类”即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的“文学三类”和记叙、论说、应用的“实用三类”。这个划分虽然区分了艺术文体(文学)和实用文体,但是仍然没有弄清楚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关系。

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也提出了类似刘锡庆“两体六类”的设想,不过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我是按照我对语文学科的独特定义(天下文章一分为二,一为实用文,一为艺术文,语文教学就是用实用文学习语言规范,用艺术文学习语言艺术,是规范与艺术的统一),首先把语文文体分为实用文与艺术文,然后再用写作方法标准在实用文与艺术文中分别划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形成如下“两体六类”:

实用类记叙文  实用类议论文  实用类说明文

艺术类记叙文  艺术类议论文  艺术类说明文

这里的横向划分是根据写作方法标准,纵向划分是根据写作目的标准,两个标准,两次划分,纵横有序,有效地避免了违反逻辑同一律。我自以为这个划分具有多重价值,略分说如下:

1.解决了长期争论不休的文体判断问题,譬如《一件小事》是小说还是记叙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这篇课文有时候排在记叙文单元,有时候排在小说单元,固有此论。现在清楚了,它是艺术类的记叙文。其他很多争论亦可如此解决。

2.它恢复了应用文体“半壁江山”的地位。天下文章一分为二,古人就有“文笔之分”,现代语文教育更强调应用文的重要,但是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文体系统中,应用文只占有四分之一,事实上在各类教材单元设计中,连这四分之一也难保障,而采用“两体六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可以藉此设计比较教学。鲁迅先生说,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新闻上的记事,拙劣的小说,那事件,是也有可以写成一部文艺作品的,不过那记事,那小说,却并非文艺──这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实用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艺术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形成对照,正可以实现鲁迅先生的这一设想。

4.可以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文体划分正名。近来不断有批评家提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文体,因此它们是“伪文体”,必须“淡化”,甚至取消。而近年的高考作文也对此让步,做出“文体不限”的规定。我这个“两体六类”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文和艺术文里抽象出来的“教学文体”,这正如绘画教学的画一只眼睛,一只耳朵,音乐教学的弹奏哆来咪发唆,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绘画作品,没有这样的音乐作品,但人们都知道这是学习的需要,没有人会批评是“伪教学”,独独语文领域有此议论,可知语文学科缺乏逻辑思维之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可以为大学语文教学开辟新的方向。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本是从实用文与艺术文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文体,但是由于多年来我们缺失“教学文体”的概念,把教学文体视同真实文体,最终让学生带着教学文体走上社会,闹出不少笑话(譬如让他写一份文案,他问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两体六类”分类法实际上给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领域,就是要让从现实文体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文体回归到现实中去,在大学语文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起码要提示学生这些都只是教学文体,要他们注意和现实文体的链接。

前几年,我为人民出版社编写《大学语文》教材,首次采用“两体六类”体例,只是由于这一体系打磨得还不够精密,大学语文教师们也还不熟悉这样的体系,所以后来教材修订时暂时放弃了(悬搁),而改用教师们都更加熟悉更加喜欢的文学史体例,但是我在教材前言中说:这(两体六类)是真正为语文学科量身打造的教学体系,我相信也必将是《大学语文》教材体系的终极版。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一点,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划分中,其实还缺了一个抒情文,上世纪初刚引进这个教学文体时,是有抒情文的(还有描写文),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觉抒情文很难独立划分,所以略去了。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诗歌一类文体没了归属,我在人民版《大学语文》中勉强把诗歌又划分为叙事诗、哲理诗、科学诗,分别归属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单元,但是终究有点不伦不类,今后的设想也许诗歌仍然应该独立,而“两体六类”系统或许会修改为“六加一”,这是后话。

2017年10月19日晨

(0)

相关推荐

  • 文体三分应该引起实践和研究的高度重视

    文体三分应该引起实践和研究的高度重视  唐建新 我们习惯了过去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分类方法已经几十年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乃至于小学,都习惯性的不自觉的把文章分为这几类,高中不外乎在学习的时候 ...

  • 跟亲妈讲逻辑,你已经输了

    五一假期,#父母那些你难以接受的逻辑#上了热搜.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斗胆盘盘妈妈说过的那些金句,提供了一些崭新的聊天(抬杠)思路. 母亲节,我妈给我准备了一个泡脚盆, 让我送给我姥. 我妈:我买了个 ...

  • $万科A(SZ000002)$ 我绝对不会买任何地产股。投资是讲逻辑的,绝对不是看看财务报表这么简单...

    $万科A(SZ000002)$ 我绝对不会买任何地产股.投资是讲逻辑的,绝对不是看看财务报表这么简单. 房地产就像巴菲特买的伯克希尔纺织厂一样,看着便宜,地产最后发现除了一堆现金和一些地没啥用.而现金 ...

  • 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讲逻辑呢?很多事情就没有逻辑

    很多人就像个书呆子,凡事都要个说法要个逻辑,就算有逻辑别人也不一定说,说了你也不一定信,信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所以佛曰不可说. 这就好比你走着走着路,噗,放了个屁.你立马站在那里,身体一机灵,哇塞这是 ...

  • 我讲逻辑(2)属概念加种差

    逻辑,讲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逻辑能够对人的思维起到规范作用,让人的思维更加全面.深刻和理性.逻辑又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我不大懂,形式逻辑我也只懂一点点,还是以前做中学老 ...

  • 我讲逻辑(3) 演绎推理

    逻辑的本义就是推理,是从一个或多个已有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分两大类:从个别推到一般的推理和从一般推到个别的推理,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采用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 ...

  • 我讲逻辑(4) 逻辑起点

    上一篇讲演绎推理,讲到语文学科定位的一个三段论: 大前提: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前提:大学语文是语文: 结论:大学语文也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上文认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有问题,人文性和科 ...

  • 我讲逻辑(5)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归纳推理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演绎推理中,一般,是指大前提:个别,是指具体的结论.在归纳推理中,个别,是指具体材料:一般,是指从具体材料得出的普遍性结论. 归纳推理又 ...

  • 我讲逻辑(7) 定义要包举

    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这应该是常识.然而现代语文一百年来,不断有人把这门课上成文学课,于是也不断有语文学家苦口婆心加以规劝-- 早在1917年,现在语文学科创建不久,刘半农就在<新青年>上属 ...

  • 我讲逻辑(8) 语文与文学

    说"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这话会被人误读为反对在语文课中讲文学,实际意思不是这样.这句话的第一个意思是语文课不仅有文学内容,还有其他内容(可以概括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