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欣:听婆婆讲那过去的事情

【作者简介】耿欣,莒县龙山中学数学教师,从教24年,担任老班21年。先后荣获“大义莒州”最美教师,莒县十佳班主任,日照市十佳师德标兵,日照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喜欢阅读写作,多篇教育叙事在《德育报》、《教师报》、《新班主任》、《现代教学》等刊物发表,并被评为《新班主任》2016年第一季度“金牌作者”。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兄弟平台转载,请按腾讯规则原文转发。谢谢!

今年过年曾要求婆婆不再进行“忆苦思甜”了,但茶余饭后,她又讲起了她的故事。今天,我捡拾几个与你分享。

一.婆婆的妈妈

每每在享受幸福的时候,婆婆最大的遗憾就是她的妈妈没有吃够白面馍馍就走了,在无限的懊悔思念中,婆婆感叹过去生活的贫穷与苦难。往往说起来总是泪水涟涟。那段血泪史,活活就是一部《闯关东》。

1937年,婆婆2岁,他爸爸带领全家去大连闯关东。她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她爸爸就在日本鬼子的工厂干活被打成残疾,临终前拉着她妈妈的手声音微弱,但仍然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老潘家就我留下了这两个根,你一定把我的两个儿子带回山东老家去,至于闺女养不活就送人好了。婆婆的妈妈狠命点头,于是,在婆婆的印象里,父亲下葬的那天,2岁的她还以为家门口在唱戏呢。日子更加艰难的在岁月里蹉跎着,婆婆的妈妈一个31岁的小脚女人,面对5个每天张口要吃饭的嘴,度日如年。婆婆的大姐14岁了,领着下面的一个妹妹,两个弟弟,满街乞讨。婆婆那年3岁,印象里有一次哥姐们回家被人打的遍体鳞伤。难民们在排队领取救济粥时,因为他们领完又插队领了一次,被人认出狠狠地打了一顿。因为没能带回家乞讨的饭食,婆婆挨饿了一天。她的妈妈搂着五个孩子哭到天亮。婆婆的二姐,命运更惨,一次随哥哥出去乞讨,因为不敢再次去领救济粥,回家被婆婆的妈妈打得屎尿全流。两次挨打,她的二姐变得有点痴傻。

1938年,婆婆的妈妈必须完成丈夫生前的心愿,给15岁的大姐找了个婆家,男人大她21岁。痴呆的二姐卖给了一个六十岁的老头,两个女儿的价值刚好凑足了回山东的盘缠。因为婆婆最小,被她妈妈带回了山东。每每故事讲到这,婆婆都无限地感念她的娘亲。老家的日子在乡邻们的帮助下勉强维持着。婆婆的两个哥哥相继参加了解放军,婆婆的妈妈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光荣起来。老人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相继给两个儿子娶上了媳妇,婆婆嫁给了公公。但1958年的新中国,依然贫穷,那年婆婆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她的妈妈吃了她送去的一斤白面馍馍,62岁,历经沧桑,去了天国。完成了丈夫生前的夙愿,那个时候,婆婆的哥哥们依然为老潘家生下了3个儿子。婆婆的妈妈临走时,满含微笑地对儿女们说:我去告诉你们的爹,我完成了他临终交代的任务。每每说到这,婆婆总加上一句,我娘31岁没了我爹,真是命苦!

在幸福日子里的婆婆,品忆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感叹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喝完牛奶的许多时候,还总是听到她自己叨叨:这样的好日子多亏毛主席,多亏邓小平,多亏共产党啊!呵呵,这个八十的老妇救会长,真会忆苦思甜呢!阳春三月的“雷锋主题日”,我在想,给我的学生讲讲我婆婆的妈妈的故事,也是不错的一次主题班会,名字叫什么呢?我在思索中……

二.婆婆的姐姐

今天婆婆继续给我讲她的忆苦思甜的故事——婆婆的大姐。上篇说到婆婆的父亲去世后,为了回山东老家,婆婆的妈妈把她的大女儿嫁给了大她21岁的男人,弄到了回家的盘缠。回山东的日子里,婆婆的妈妈把对女儿无尽的思念化作月夜里的泪痕,遥遥等待了18年。婆婆的哥哥当兵去了,婆婆21岁那年在母亲的嘱托中背上干粮去看望一别近二十年的姐姐。

婆婆说起她第一次出远门,满脸的自豪。不识几个字的她,经历了从青岛转烟台再到大连的旅程。婆婆说,那时候大连通青岛的客轮五天才有一次,她到的时候客轮刚刚出发,没办法,她转程去了烟台。婆婆自豪地说:那时候坐的轮船已经非常干净了。一转眼睡了一觉,她就到了大连港。与1938年他们回到山东时真是两个天地。那时回家时船上到处是垃圾,呕吐物。坐的车还是敞篷的。新中国就是不一样了!拿着信封上的地址,在向导的帮助下婆婆找到了姐姐的住址。一进门,婆婆听到这样的话“你这个大闺女,你走错了门呢。”婆婆拿出通信的信封,姊妹俩抱成一团,哭了个天昏地暗。18 年的别离亲情,都在拥抱的哭泣里释放着。那时的城市市民的生活比农村还艰难,婆婆背去的煎饼一个星期马上吃完了。姐姐家生了5个孩子,每天靠喝面条粥生活(面条粥就是为了撑饱肚皮,把少许面条用一大锅水煮汤)。在姐姐家过了5天,婆婆把他的十岁的男外甥领回了老家。当时,老家好歹能够吃上红薯填饱肚子。婆婆回忆当时他们坐车到了沂水,下车已经天黑了。道路不通车了,只好随大家一起往120里的老家赶,整整走了一个晚上,黎明时刻到了距离我们的县城10公里的二十里铺。她的外甥实在走不动了,正好他遇上了一个骑自行车的青年,婆婆央求人家把孩子给捎带一段路程,那青年爽快答应。走了20里路,婆婆看到骑车青年在前方等着她,很是感动。人家说孩子要睡觉,不敢继续带了,就在哪儿等了婆婆一个多小时,多好的人啊!说到这,我问她:你又不认识人家,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人家带呢?婆婆说要是现在,真的不敢!那时候,坏人很少的。

婆婆的外甥在老家住了一年,因为上学,被送回了大连。1962年,中央为减少城市人口的压力,婆婆姐姐一家被下放农村。那年姐姐的老男人得病去世了。婆婆姐姐带着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孤苦伶仃的被安顿在了盘山市的一个偏远农村。农村的贫瘠与艰苦考验着这群孤儿寡母,姐姐的四个闺女已经长得如花似玉,农村的一些地皮流氓夜半时刻经常侵扰他们的没有围墙的院落。无助的大姐只得违心再嫁,找了一个当地的喂马的老头。日子在风雨中飘摇着岁月,婆婆的大姐领着五个孩子艰难的度日。好日子随着改革开放迎来了春天。婆婆的大姐因为透支了身体,得了一身病。1979年,婆婆的姐姐把每个儿女家走了一遍,在二女家里,回忆自己的一生,想起艰辛哭得泪水连连。看到今日的好光景笑得合不拢嘴,就在这笑声里,生命嘎然停止!以上故事是婆婆的外甥女2003年告诉婆婆的。自从他们1962年下放农村就失去了联系,时隔40年,终于又联系上了这段亲情。婆婆的姐姐就这样走完了她63岁的人生历程,伴着多灾多难的新中国,最后在笑声里告别了亲人。

品味婆婆讲的故事,体味今日的幸福生活。有许多时候繁忙的工作让我们失去了诗意地栖居的那份闲情逸致。有时只顾了脚踏实地,来不及回望历史,有时只顾了仰望星空,没有让自己的灵魂慢下来沉静。其实,在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把工作当做生活的本身,不辜负自己走过的岁月,不辜负时代给于我们的幸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岁月故事的启迪下,享美好时光,伴世间亲情,这般最好!

责编   何俊良       微信  LTWCHJL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