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钻心痒!用一张方,喝一剂,疹退痒消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经方观止》、《伤寒论通俗讲话》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经常有人问我,文老师,中医就那么几味药,来回搭配,说得玄乎其玄。它真的能治病吗?
说实在的,我在最初学习中医之前,也有此类的怀疑。
我觉得,中医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后来,我学习的内容多了,看过的医案丰富了,逐渐也就信服了。中医这玩意儿,确实好使。至于说它为什么好使,则必须用中医看待问题的方法来理解。如果抱着现代医学的视角不放,有时候,就完全无法解释了。
比如说吧,我早年在研读刘渡舟老师《伤寒论通俗讲话》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张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的,年60岁,患荨麻疹,好几个月没消停。
患者用了好多办法,都一直未能彻底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一旦发作起来,钻心地痒啊。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后来,他就找到了刘渡舟老师。
刘师一看,患者脉象浮缓,爱出汗,不敢见风,更不敢遇寒,甚至有人从身边走过掀起的风,他都觉得受不了。同时, 舌苔薄白。
刘师一看,这不是典型的桂枝汤证吗?舌脉、全身表现,一般不二。
那好,就用桂枝汤。
桂枝汤是啥?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就这么五味药。具体的用量,我一会儿再给你细说。
刘师当时嘱咐,就喝这个药。喝完以后,上床盖被取微汗。汗微微出了一层,立刻就结束。不要出大汗。
结果,这个患者,吃了药以后,上床盖被捂汗。没一会儿,汗出来了。紧接着,荨麻疹就消了。从那以后,病好了。
总共,就喝了一剂药。
你说,这中医经方厉害不厉害?
这里头到底什么学问?
首先,我得给你再说一遍桂枝汤。
桂枝汤啊,号称张仲景的群方之冠,是中医里头的解表剂。它的构成,就是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6克。水煎服,取微汗。
当然,我这么说,是简化版。张仲景在《伤寒论》记述它的时候,对服用方法有深刻细致地描述,您可以好好看看。
它是治啥的?就是风寒表虚证。
啥意思那?就是说,这个人啊,感冒着凉了。感冒着凉的人,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叫做风寒表虚。风寒之邪,伤人的肌表。肌表,有卫气啊。卫气一看,敌人来了,就与之争斗。正邪相争,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热。
但是,风邪好厉害啊,卫气有些打不过它。这时候,卫气的一些职能,就受影响了。卫气本来能温煦。现在温煦失职,我们就怕冷畏寒。卫气本来能固护腠理毛孔。现在固护失职,风肆意地往里钻啊,我们就畏风。卫气本来能守体内的阴液不外泄。现在坚守失职,于是阴液外泄,就形成了出汗。
于是,这就有了恶风、畏寒、汗出的表现。
体内的阴液,外泄不止,这就伤了所谓的营阴。营阴,又和卫气是天生的一对儿。营阴流失,又加剧了卫气功能的失常。于是,就有了营卫不和。
本来,患者的脉象是浮脉。卫气外出打仗,和风寒之邪搏斗,脉就是浮脉。那是正邪相争时候的战鼓啊!可是,由于营阴流失太多,患者身体虚弱啊。于是,浮脉当中,透着缓弱。这就是浮缓脉。
由于病情没有入里化热,身体没有热邪,所以患者舌苔白。
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苔白。这几个,提炼出来,就是桂枝汤证的主要指标。
好了,现在你看看,上文的荨麻疹患者,是不是符合以上桂枝汤的基本症候啊?没错,基本符合。他也是汗出、恶风寒、脉浮缓、舌苔薄白啊。只不过,他没发热而已。我估计啊,是正气不够,和外邪争斗不起来,所以就没发热。
由此可见,这个人的问题,就是典型的桂枝汤证啊。尽管说,他体表有荨麻疹这个事儿。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桂枝汤证的一个表现。本来嘛,是你肌表营卫不和,才让邪气羁留,让荨麻疹反复发生的。要怪,就怪你这个桂枝汤证,赖了吧唧地治不利索。
对这些,火眼金睛的刘渡舟老师,看出来了。既然你完全符合桂枝汤的适应症,那我就用桂枝汤来解决。于是,他用桂枝汤的原方,不做加减。结果呢,你也看到了,一剂下去,汗出了,疹退了。
你看,这就是经方的厉害之处。我也不管你到底得的是啥病。你只要符合我的辨证要点,我就可以帮你来调节身体。调节好了,病自然就没了。
对这些,我们只能用中医的视角来看待。如果用西医的视角看,非要分析出,桂枝汤到底是通过什么机制,把荨麻疹那一块块斑弄没的,这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哪些微量元素和成分起到了治疗作用,恐怕很难说得清。至少,文老师我自己,是说不清的。
所以我说,中医治病,确实好使,而且好使得“没道理”。
我以上讲的,就是利用经方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的案例。平时有荨麻疹这个毛病的读者,您可以参考一下。
话又说回来,这个思路是否适合你,不一定。它只能作为一个借鉴,更不适合盲目照搬套用。如果你觉得有价值,就保存下来。将来可能的话,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我敢说,我写的这些思路,绝对源于临床实践,绝对是中医大家的心得。这里头,是有科学性的。它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另外,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你中医治病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它,我们可以加深对中医的理解,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身体和疾病。文老师写这样的科普文说,也就能起到这么一点作用。我这就是和你一起聊天、谈话罢了。
总而言之,你记住,中医简简单单的药材配伍,是可以治病的。它的基础,是中医理论所独有的,对这个世界、人体、生命的解读方式。它架构在传统文化的自然认知之上。不遵循这个认知的方式,咱们就无法理解它,更无法学习和掌握它。就像这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看似没有道理,其实含义深刻。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