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豪:长平之战的思索

前情

第47集 新长平之战:博弈

长平之战的思索

夏子豪

笑李飞叨的《博弈》篇,很出彩。笔者忍不住也小试牛刀,草就一篇供大家品头论足。

开篇,秦赵前线就被渲染得酷热难当,长期对峙,双方将士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似热锅上的蚂蚁。

谁会在这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博弈中取胜?我们把时间拨回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秦兵压境,韩答应割上党媾和,孰料郡守冯亭是根“硬骨头”,不但拒不降秦,还把上党拱手送给赵国(拉赵国下水)。秦赵毫无悬念地开战,秦攻下上党后,秦赵在长平陷入长期对峙。

其实,即便赵国不被上党拉下水,估计秦军也会与之一战。上党之战,对赵国而言,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已。

“赵国大将廉颇是'十三生肖 ’中属驴的,犟脾气上来连石头都跟着头疼。”秦王信上的字迹如同枯草,别人模仿不了他的“神韵”,“歪歪扭扭,像被踩到半死不死正在挣扎着的蜈蚣。”笑说历史,诙谐中透着睿智,既尽量尊重历史又能在言谈中保持独有的幽默,同时注意到背景的渲染和细节的刻画,这恐怕就是这部戏说历史系列之所以吸引人的缘由。

被塑造成“吃货”的秦昭襄王,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他深知前线白起正在“锅”里团团转。他眼珠一转,密派范雎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促使赵孝成王把老成持重、久经沙场的廉颇换成了赵括。

赵王究竟是中了离间计,还是他不懂数学算错了题?只有去问他本尊。

笔者揣测,赵王曾在公元前270年,果敢任用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十万秦军。赵奢与其子赵括谈论兵法,奢多不及括。数学推算:秦<赵(奢赢),奢<括(括赢),推断:秦<赵(括赢)。赵王想到此,会心一笑,仿佛已胜券在握一般。

据专家考证,秦赵丹河对峙三年,而秦军国力三倍于赵,赵王深刻地感到经济难以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急于与秦军速战速决,故铤而走险,以赵括替换下“不主动出击”的老将廉颇。

《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略相持中,赵出现粮荒,无法支撑,赵王才不得不孤注一掷。

而此时,秦国也悄悄换上战神——白起担任主帅。秦自商鞅变法后实施军功爵位制,将领大都出身士卒,根据战功逐级提拔,皆身经百战,具有丰富的战场经验。相较而言,赵国任用贵族出身的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已为胜负预埋下不幸的种子。

赵括走马上任后,果然没辜负秦昭襄王的“厚望”,进行了“挥刀自宫性的军事改革”,搞得赵军内部怨声载道,官兵敢怒而不敢言……

老奸巨猾的白起东瞅西瞅,见时机成熟,便准备大干一场。他命蒙骜打“王”字旗诱敌深入,许败不许胜;派王龁率军布了一个环形口袋,只等赵括钻进来;又遣奇兵一支奔袭赵军身后,等赵括出击后突袭其后防线“百里石长城”……

排好兵布好阵后,白起让人泡了一大碗“统一”方便面,“不一会儿营房里便传出雷鸣般的呼噜声,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的猪跑出来了。”轻描淡写间,大战一触即发。在这个节骨眼上,秦军主帅尚能鼾声如雷,其自信可见一斑。

文中还塑造了一个小人物——赵括的军师,忠言逆耳反遭毒打,直到赵括战死,方被释放。他放声大哭后,又不由得暗自庆幸:“要不是得罪了赵括,现如今我这脑袋早就不在脖子上架着了。还得感谢这张嘴,救了我的脑袋啊!”

这段故事,和《三国演义》中的辅佐袁绍的监军沮授的故事,颇有几分相像。

再说战争的结局,赵括成就了成语“纸上谈兵”,后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很少有人想到他还替赵王背了“决策不当”的“锅”。白起居然坑杀了投降的四十多万赵军,让山河变色,天地动容。自此赵国一蹶不振,走上穷途末路。再后来,功高震主、口无遮拦的白起得罪了大BOSS——秦昭襄王,以及权臣范睢。公元前257年,战神白起被赐死于杜邮(今陕西咸阳市东)。

史学界对白起当年这场超大规模的“杀降”,有着众多的非议和说辞。笔者认为有一种说法比较靠谱,战俘一旦被秦放归,就又会被赵国组织起来对付秦国。要想削弱赵国的有生力量,在当时恐怕也只有“杀降”这一条路,因为既不能放虎归山,秦军也没有余粮可养着俘虏。即便能养着,久则生变,那时军队中也没有专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有人或许说,为什么不“屯田”?毕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屯田制”开始于汉代。

看来时代的局限性,才是导致“长平之战”后“杀降”悲剧的主因,非白起一人之罪也!

刊发于2021.6.17《劳动时报》

(0)

相关推荐

  • 秦将白起:究竟是暴掠者还是战神?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戈德温男爵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700字 阅读需要12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他是中国军事史上罕见的天才 ...

  • 浅谈长平之战

    战国历史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商鞅变法和长平之战了. 人们认为商鞅变法打下了秦国强大的基础-耕战和爵位制度. 而长平之战则是打下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所以笔者就谈谈自己对于长平之战学习过的看法吧. 一 ...

  • 我眼中的长平之战

    刚刚看完长平之战,我谈谈我对长平之战的一些看法.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决定着秦赵两国的命运,同时也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因为到了战国后期,能与秦国对抗的也只有赵国了.秦国 ...

  • 夏子豪:布衣与贵族的博弈

    前情 第47集 新纸上谈兵:博弈 布衣与贵族的博弈 夏子豪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三个"最",留给后人太多的遐思.这场战役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赵 ...

  • 夏子豪:“秃鹫”的锋芒

    前情 第47集 新纸上谈兵:博弈 秃鹫的锋芒 夏子豪 这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男一号毛遂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他在赵国面临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以出众的口才和惊人的胆略,以一己之 ...

  • 国球|世界第一传人4-2胜日本选手,赵子豪拒绝逆转,第三轮战去年亚军

    世界第一传人4-2胜日本选手,赵子豪拒绝逆转,第三轮战去年亚军 北京时间8月14日,2019国际乒联巡回赛保加利亚公开赛展开资格赛第三轮的争夺.男子单打方面,世界第一许昕传人赵子豪,在第二轮4-2战胜 ...

  • 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精锐多次冲锋,为何击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说起古代的名将,战国的白起当然榜上有名,他击溃过不少名将,比如韩国名将暴鸢,魏国名将公孙喜,不过最出名的,还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毕竟长平之战后,从此天下形势开始确定明朗,东方六国再无一人是秦国对手. 而 ...

  • 济西之战,一堂24年后长平之战的实战教学,廉颇领悟了,赵括没懂

    导读 济西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84年,以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与齐国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五国攻齐".齐国大将触子欲借助天然屏障济水为防线阻挡五国联军 ...

  • 长平之战,20万赵军被活活坑杀,白起:我也有苦衷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重大战争有很多,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直接将战国首霸魏国打成中等诸侯国,乐毅联合五国伐齐,差点让东方最富裕的强国灭亡,要属战争最惨烈的当属长平之战了.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 ...

  • 长平之战中后期,白起为什么不让士兵吃羊肉?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伤亡近20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趁机想要灭亡赵国,为何铩羽而归?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