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历史文化大揭密,每一段江川历史都值得我们铭记!

李家山

古滇国的“文化大山”

灿烂的青铜文化

01

展开剩余88%

江川区云南李家山青铜博物馆前有一尊复制的“牛虎铜案”。仰望古滇国文明的结晶——牛虎铜案,不由惊叹那时强烈的人性追求、无畏的生存意识;迷恋它充盈着生命力的动感,回味着它所带来的那邈远的精神气质:苍凉中浸透着豪迈,悲歌里流淌着婉约。动与静、文与野、大与小、善与恶都呈现出如此完整的和谐统一。细赏铜案,总感受到一种撩人心魄的警示——危机与祸患就在身边。这实乃一件既呈现戏剧冲突而又饱含哲理的空前绝后的神奇之作。

“ 牛虎铜案 ” 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佳构,是玉溪——云南博物界的神圣标志。它展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成为中外青铜器具与工艺史专家们解读鉴赏的重要杰作。被中外专家誉之为青铜器中第一流珍品,当之无愧。

在牛虎铜案的引领下,让我们怀着朝圣的虔诚之心走近那座出土了众多青铜文物的小山——李家山。

李家山,位于江川区城北16公里的江城镇早街村后。海拔1778米,从山麓至山顶的垂直高度仅60米,背靠多依山,丘陵起伏,林草蓊郁,从东南方向一眼望去,则是美丽的江川盆地,田畦、村落、公路、星云湖……尽收眼底,背山面水,风景绝妙。

然而就是这座小山峦,埋藏着2000多年前绚丽多彩的青铜文化,凝聚了古滇人民的智慧结晶。1972年春,在李家山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7座,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其中青铜器有1300多件,包括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兵器、乐器、玉器等,驰名中外的牛虎铜案、牛虎铜枕等重要青铜器就出在这次发掘的几座古墓中。李家山青铜器先后到日本、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地展出过,观赏者赞不绝口,叹为观止。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在李家山进行第二次发掘,清理墓葬58座。其中青铜器近3000件,铁器和铜铁合制器340余件金银器近6600件,约重9000克,还有大量的玛瑙、绿松石、海贝等。尤其是此次出土的铜鼓、贮贝器、俑、编钟等铜器种类浩繁,铸造工艺高超,滇文化特色明显,金剑鞘、金钏、金腰带、动物形扣饰器物熠熠生辉,精美绝伦。此次发现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02

李家山

03

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较多、构思新颖、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在云南乃至世界青铜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从农业、畜牧业、纺织业、祭祀、葬俗、青铜铸造等不同侧面展示了战国末期到东汉初期这一历史阶段古滇国贵族的战争、生活、生产等活动,展示了古滇人民的发明和创新。

04

李家山出土的这些色彩斑斓的青铜器,以它们身上无比复杂和丰沛的历史信息,表明李家山与晋宁石寨山一样,可能是滇国历史上一代王族的墓地之一。李家山的古墓几乎涵盖了整个“古滇国”500余年的历史,揭开李家山的真容,就能目睹到一部完整的滇国历史。世界上公认有四大青铜文明,云南滇青铜文明名列其中,而玉溪属于滇青铜文明的核心区;玉溪的青铜文明则主要聚集在抚仙湖周边。云南自古盛产各种金属,西汉时期,我国古文献上已有云南盛产铜、锡的记载。江川境内并不产铜,但在《汉书·地理志》上记载“俞元,怀山出铜”,而汉代俞元县为益州郡属县,即今澄江、江川等地。而同属益州郡属的通海县、个旧、蒙自一带据记载出铅、锡。《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今东川、会泽、昭通等地也出铜、锡。而这些地域大多都在古滇国范围内,铜、锡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古滇国青铜文化奠定了基础。《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虽简述了神秘的“滇国”,然而司马迁将其载入典籍后,滇国却销声匿迹了。古滇国文明虽已神秘消失了数千年,但出土的青铜器却把文明的遗光带到了千年后的今天。那些当年承载着古滇国文明的青铜器物,不仅超越了时空,再现了古文明的生动图画,同时,那些隐形的文化通过这些世代工匠把一种世俗文化延续至今。

根据放射性碳素测定,“牛虎铜案”的制作年代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恰好处于孔子时代,比后来发生的汉武帝赐“滇王之印”的历史事件早了三四百年。当时,在江川星云湖一带,“滇国”正处于雏形阶段,有“王”无“国”。出土“牛虎铜案”的第24号古墓的主人,也许是一个类似于“滇王”的部落首领,地位显赫一时。所以他的墓坑才会如此巨大,墓口长4.60米,宽3米,犹如一间地下室。发掘此墓时,墓主的骨架已朽,头部有精美无比的铜枕,身上覆盖着一块类似于“金缕玉衣”的“被子”。此被用数以万计的玛瑙、软玉、绿松石连缀而成。随葬品有近万枚贝币和284件青铜器。墓中为什么没有黄金制品呢?用来连缀玛瑙、软玉、绿松石的也只是丝线?这不但不“影响”墓主人的非凡地位,反而正好说明当时的“滇国”正处于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还没有金器和铁器出现。当时显示富有和高贵的是贝币和青铜器。据专家考证,海贝在夏、商时期开始作为货币,它们来自于遥远的印度洋和南海沿岸的岛屿国家,只用于对外贸易,是滇国的“外币”,因而成了财富的象征。

05

久远

这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

一部辉煌的无字史诗,

一座闪光的智慧丰碑。

来源:江川旅游

(0)

相关推荐

  • 李家山青铜博物馆有件神秘青铜器,却意外揭开了古滇国兴起之谜

    酷爱考古知识及文物古董的朋友应该对李家山青铜博物馆印象相当深刻吧!这座博物馆位于昆明市江川县,馆里珍藏藏着许多价值非凡的文物,其中有件神秘的青铜器,专家点评说"当年的古滇国就是靠这件文物兴盛 ...

  • 昆明:金殿青铜历史文化园

    在昆明金殿风景区的太和宫至钟楼之间,有一道青铜景观长廊,它就是"古滇青铜历史文化园". 云南的晋宁.玉溪等地出土了大量战国和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珍贵文物,为了给市民展示这些珍贵文物,金 ...

  • 1955年,云南晋宁出土一古滇国的神秘国宝,连专家见了都懵了

    1955年,云南晋宁出土一古滇国的神秘国宝,连专家见了都懵了 文 | 韦爵爷 有那么一个"储钱罐",是古滇国时期制造到,在它的盖子上面有一副非常恐怖的画面,是一个被杀来祭祀神灵的奴 ...

  • 黄河流域民居文化代表李家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摄影原创」

    走进中国优秀景观村落山西碛口李家山,它是黄土高坡上的一朵幽静的花 ,空灵优雅, 深藏在黄河边 .在几百年的沧桑巨变中, 生生不息.这里有淳朴和气的村民,一切都显得宁静安祥.

  • 《大山带你走黄河》---15【李家山】

     黄河  落 天 走 山西 车子顺着不知名的山路努力爬升,路是自然形成的土路,宽仅够一车通行,几处险要的地方只能下车观察后缓慢通过.山路的尽头是山顶,一块约几十平米的地方光滑平整适合停车.向前几步,却 ...

  • 专家挖掘李家山古墓,其中一文物有17万8000余枚,专家却不想要了

    专家挖掘李家山古墓,其中一文物有17万8000余枚,专家却不想要了 文 | 韦爵爷 云南有个李家山,此处是古滇国国王及王公大臣的陵墓所在地,考古专家对此处进行挖掘的时候曾得到一件文物,这件文物放在曾经 ...

  • 梁志宏|| 碛口李家山听歌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作为响誉全国的黄河碛口古镇的卫星村,西湾和李家山这几年也声名鹊起.此次随山西作家采风团来到碛口,从黄河波涛"过碛"处隐约传来的历史的风声,从砖石斑驳的 ...

  • 李家山古墓挖出2000年前的礼器,媲美东汉铜奔马,专家:天下无双

    相信喜欢考古的朋友们对马踏飞燕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马踏飞燕也就是国宝东汉铜奔马,出土于甘肃雷台汉墓,这件东汉铜奔马的出土堪称是震惊全世界,后来更是被国家命令禁止出国展览,一定要保护它.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 ...

  • 1972年,李家山古墓出土17万枚古滇国货币,却为何被专家嫌弃?

    我们肯定这么一句俗语,那就是"物以稀为贵",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说某个种类的东西越少,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相信大家肯定能理解的,这在考古中是尤为明显的,我们知道金银财宝对于我们来说是 ...

  • 层峦叠嶂李家山

    二十世纪,在中国山水画领域能够承前启后.形成具有鲜明个性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画家屈指可数,李可染就是其中一位.李可染作为倡导"革新中国山水画"的大师, 在他的山水画世界里黑与亮的辩证关 ...

  • 诗人样本||木易:李家山

    李家山 木 易 日月稳坐山头 那个叫李家山的村庄 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 屹立在同心城的东方 东西贯穿的公路 将美丽的村庄分为南北两半 纯朴勤劳的人们,跟着共产党 一步步步入小康 谷穗低头叩问村庄 为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