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荟萃,让你对建筑的了解突飞猛进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音乐家贝多芬、文学家歌德、雨果都很喜欢这一妙喻。如此说来,古建筑也就是“凝固的古典音乐”。
散布在全世界不同国度的古建筑群,宛若一个个音符一段段序曲,演奏着历史的遗声。那些清幽的中国古代园林,那些迥异的西洋古代建筑,都记载着厚重的历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了天地间无字的古籍。
中国古建筑思想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布局、空间及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庸和谐
“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这个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无论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总体上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
就一座建筑群体的组成而言,如北京故宫建筑群,除了院落和轴线组合外,还必须对单体建筑的等级和名分加以界定,才能形成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局面。
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看也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等级,它的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的。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三大殿上也可以反映出来:
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地,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
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即使是人死之后的坟园占地面积、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神道石刻,以至棺椁祭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违背这些制度,要受到刑法制裁。
如果僭用皇帝特有的形制,罪名更可至大逆。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微的装饰,都存在着很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
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
古代宫殿建筑更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的,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强调群体气势,群体的序列有助于渲染统治王朝的威严,群体的布局有利于体现宗法等级的贵贱尊严。
恒变兼容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梁柱组合的木构框架也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
事实上,对于木材的一些弊端,古人早有认识,而且随着工具的改进,我国古代的石结构建筑技术也并不亚于同期的西方国家,这点在中国许多寺塔、石窟和陵墓建筑上可以得到见证。
中国之所以习用木材是缘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所以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这时宁可将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这体现出了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标准是中国古人恒久思想的体现,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是中国人善于变通思想的体现。
中国人自古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就是它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构架虽然基本上只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在具体使用中不改变构架体系的情况下而将屋面做出曲线,并做出翘角飞檐、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这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人恒变兼容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建筑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类型按照建筑物的性质与功能分类,主要有宫殿建筑、民居、礼制性祭祀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军事防御体系、桥梁建筑以及古典园林等类型。
1.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主要包括木构架庭院式、四水归堂式、一颗印式、大土楼、窑洞式、干阑式等。中国古民居建筑艺术除重视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外,还体现了尊卑之礼、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内外有分、等级、防御等旧社会宗法伦理之规。具有极高的、独特的游览、观赏的审美价值。
2.宫殿与皇城建筑
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古建筑中是形制最高,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类型。
北京故宫
宫殿建筑具有规模宏大,装饰富丽堂皇,陈设豪华的特点。金黄色的琉璃瓦,配以红墙和宽大的汉白玉台基,色彩绚丽,各种雕刻精致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豪华壮丽,建筑装饰中随处可见龙的身影。
沈阳故宫
我国目前保存较完好齐全的主要有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
3.礼制性祭祀建筑
中国古代礼制性建筑主要包括:坛庙祭祀建筑和祠堂建筑。现存的坛庙祭祀建筑有北京的天坛、地坛、先农坛;祠堂建筑有皇家宗庙--太庙,曲阜的孔庙、山西解州关帝庙以及各地的民间祠堂。
太庙
4.宗教建筑
中国古建筑中的宗教建筑,有汉式的佛寺、佛塔和石窟、喇嘛教的宫室式木建筑、碉房式的砧石建筑、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式的建筑和道教的宫观庵庙。
布达拉宫
所有这些宗教建筑由于其不同的教义和使用要求,而表现为不同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式样。如少林寺的塔林、拉萨布达拉宫、北京的牛街清真寺、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
5.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之一。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中国陵园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甬道,甬道两侧有石人、石兽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明十三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也成为今天寻古探奇的旅游胜利,对旅游者尤其是外国旅游者极有吸引力。
清东陵
6.古代城防建筑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主要指城市城垣建筑和长城建筑。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城垣建筑多已不存,现仍保留完好的有山西平遥古城与西安古城墙。
长城
7.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现存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现存的私家园林,以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等为代表。
颐和园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海公园
8.桥梁建筑
中国的古桥梁遍布祖国江河,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战胜大自然设置的障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的劳动修建的,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江山,是中国古文明的标志。著名的有赵州桥、虹桥、五亭桥。
赵州桥
中国桥梁主要包括浮桥、梁桥、索桥和拱桥。中国古代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占有崇高地位。
五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