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效路径,拓展自身大格局

善走需得途。领导干部要拓展自身的格局也是一样,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关于方法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第一,读书学习,让视野开阔。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庄子·秋水》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无法跟它谈海洋,因为它的眼界受到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生死的虫子你无法跟它说冰雪是什么样子,因为它的眼界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而孤陋寡闻的人,你无法跟他谈论大道理,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那什么时候可以跟他们谈论大道理呢?《庄子·秋水》给出了答案:“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这就是说,当你走出狭隘的河岸,向大海观看,知道你的浅薄无知的时候,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

1939年2月28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上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怎么才能走出狭隘的地界,站在山上?答案就是四个字:读书学习。

荀子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荀子《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的人不一定要当领导,而当领导的人则必须要学习。领导干部不学习,视野就会狭隘,就会本领恐慌,就会变得平庸,自然也就当不好领导。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渊博的文化知识就是领导干部开阔视野这一“大舟”的“水”,就是使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河渠清如许”的“活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尽可能地博览群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广泛地汲取到各种知识素养,运用时方能取舍自由,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对此,古今学者有相同的见解。

南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说:“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之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列膏腴。是以将瞻才力,务在博见。狐腋非一皮能温,鸡趾必数千而饱矣。”(《文心雕龙·事类》)

刘勰认为,思想精深的经典,内容博大的古籍,实在是各家学说的总汇,是他们才思的渊薮。扬雄、班固等人,没有不从里面汲取滋养,任意渔猎的。他们拿起刀子就知道怎样取舍,必然会把肥肉割取下来。这说明了要丰富自己的才力,一定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狐腋不是一张就能保暖,鸡爪子要几千只才能吃饱。积累学识在于广博。

当代著名思想家鲁迅先生则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信》)

总而言之,一句话:“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培根在《论人生》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使人善辩。”

领导活动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领导干部既要明政治,又要懂经济;既要知天文,又要懂地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尽可能地博览群书。

尽量做到熟读精思。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要》)

朱熹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必须在熟读精思上下功夫。囫囵吞枣似的读书,读了等于没读。只有熟读,才能理解得深透,记得扎实;只有精思,才能融会贯通。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读书思考的过程。读书,有的是读有字书,有的是读无字书。当年周恩来总理就说过:“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有字书,需读一流的书;读无字书,需在实践中摸爬滚打。

领导干部不管是读有字书还是无字书,都不能只读不思。只有读且思,书才能越读越薄,才能悟出其中的真谛,成为自身成长的养料。

读书要学以致用。中世纪波斯(今伊朗)的诗人萨迪说:“无论你腹中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的。”他还比喻道:“有了知识而不运用,如同一个农民耕耘而不播种。”

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读书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即使他读了再多的书,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第二,严以修身,让胸襟博大。胸襟博大,方能团结人、宽以待人。1938年7月26日,张闻天同志给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毕业生作了一次题为《论待人接物问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要求学员们:“要有伟大的胸怀与气魄”。

为什么首先要养成“伟大的胸怀与气魄”?因为“气量狭窄、'目光如豆’的个人与政党,是决然不能'识人’、'容人’与'用人’的。这样的个人,这样的政党,决然不能成就什么大事业。”

张闻天认为,待人接物问题是实现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正确的坚定的革命主张的正确的办法中的重要一部分。他说:“一个革命者,一个革命的政党,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正确的坚定的革命主张,实现这些主张的正确办法,以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关于待人接物问题,即为这种办法中的重要一部分。”

由此可说,胸襟博大是领导干部实现正确主张的正确办法。

胸襟博大,就要严以修身。修身,就是修养身心,是指个人思想品德、人格方面的修炼、养成和提升。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的优良传统。《礼记·大学》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历览前贤,无不看重培养高尚道德的“修身”行为。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我国古代的哲人、封建士大夫亦将“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看得同样重要。比如说,曾国藩。

曾国藩被人称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还曾经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作为传统社会的一介儒生,如何能做到“晚清中兴第一名”,并且仕途上总是步步高升,得以成为善始善终人物?这是跟他注重自身修养有着重要的关系。他的“日课十二条”等,就足以体现他的道德修养状态。

“日课十二条”,是曾国藩的修身理论和修身方法。以下就是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

1.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2.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4.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5.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6.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7.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12.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不可否认,曾国藩的成才成功源于他的自身修养。

但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修身与古人的修身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党的领导干部的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周恩来总理正是因为他的严以修身而被世人称为道德楷模。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了。噩耗传出,中华大地有亿万人站在寒风中痛哭。当时,80岁高龄的胡厥文老人写了一首《悼念周恩来总理》的五言诗:“庸才我不死,俊杰尔先亡。恨不以身代,凄然为国伤。”

中国著名作家冰心晚年说:“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二十世纪的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时,著名学者梁衡撰文,评价他有惊人之“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

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能具有影响世界的人格魅力?他的自我修养准则给出了答案:

1943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三日),是周恩来同志的45岁生日。同志们特地做了几道简单的菜,准备晚上为他祝寿。周恩来同志知道之后坚持不出席,只让厨房煮了碗面作为纪念。

就在这一天的晚上,他在自己的办公室,以更严格的党性标准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要求自己。结合整风实际,他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这些要则,是周恩来同志一生自我修养的准则。

第三,懂得放弃。《后汉书》中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后汉时,山西太原有一个叫孟敏的人。一天,他扛着瓦罐在路上走。一不小心,瓦罐落地摔得粉碎。但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有位叫郭太的人看到了,跑上前去问孟敏: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孟敏说:“从肩上掉下去肯定会摔得粉碎,我看它又有什么用?我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郭太认为,这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便劝他为学,果然,十年后孟敏成为一位知名学士,朝廷三公都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屈身前去。

[原文:(孟敏)客居太原。荷甑(炊具)摄(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后汉书·郭太传》]

瓦罐碎了,已经不可逆了,再不舍也没用,索性放下。孟敏很智慧。

对于不可逆的事情,要懂得舍得的道理。有舍,才有得。该走得让它走,该来的自会来。关了这扇门,会打开另一扇窗。

有一次,我要飞某地讲课,高速因交通事故堵车,我即使是走了应急通道过安检,百米冲刺,还是在机舱门关闭后5分钟才抵达登机口。

要说,这真值得郁闷一回,但我觉得郁闷没用,得想办法解决问题。你说,改航班?本地一周只有两次航班。后来,我转飞沈阳,又从携程租了一辆轿车,行驶5个半小时,抵达了目的地。

对这件事情,我要是想花了钱,浪费了时间,就会懊悔、郁闷。我不这样想,我觉得既然航班飞了,不可逆了,我转飞沈阳,再坐出租轿车,这就等于坐着汽车旅行了。

所以,一路上我欢快地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还随手拍了多张美景照片,收获颇丰。

真所谓关了机舱这扇门,打开了汽车的另一扇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