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
来自话题
#我是教育工作者
2.1万篇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我们的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信奉的至理名言和家庭教育指南。这种教子方式不知从何时传承下来,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国人的逆来顺受的性格。
生于六七年代的人应该感同身受,那个年代是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一家弟兄姐妹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父母忙于一家人的生计,无暇顾及教育小孩,孩子一旦犯错,轻则斥责,挨打也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打得伤筋动骨、遍体鳞伤。肌肤之痛,要不了多久就会自愈;可心灵之伤害,却是终生难医。在我小时候,父亲是大队的支书,在那个年代是很开明的父辈,母亲更是典型的“温良俭让”,我们家庭的棍棒用的不多。加之,我天生乖巧,读书自觉又听话,幸免皮肉之苦。但我也目睹其他同龄人被打骂的场面,心惊胆颤和愤怒之情至今仍挥之不去。
在那个年代,物质还没有达到自给自足,“吃不饱、穿不暖”是大多数家庭的状态,父母承受着家庭人口增加的巨大压力,我们应该以包容之心去理解当时的处境,不应过多去指摘。
等到我们作了父母,我们的小孩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理念也发生了两极分化。一种是娇纵型,一棵独苗,父母捧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那就是“家里我老大,要啥就给啥”。一味地娇纵给孩子带来的负责影响可想而知。但也有不少父母仍然秉承了过去同样的思想,沿袭古老的方式。教育就是打骂,当然现在城里没有了棍棒,被衣架、扫帚、戒尺等取而代之,或者拳脚并用。一些场面用“全武行”、“风雨大作”、“鸡飞狗跳”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我,是极力反对棍棒教育的。也试图去分析过现代棍棒教育的心理成因,可能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一是传统的思想的影响,奉行严厉教育理念。诸如,“不打不成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三天一顿打,小孩上北大”,“不听话就是大逆不道”。追根求源,“棍棒底下能出孝子”这句话也是来自于诸子百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原话是“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经过历史不断传承演变,也许是歪曲,就成了这句“棍棒底下出孝子”,影响了几千年来的教育观。
二是自我情绪的宣泄。工作不顺心的烦扰,经济不宽裕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得不到满足,社会变化带来的不安,这些情绪积压都需要发泄的端口。而孩子一旦不听话或犯错误,刚好找到了发泄的理由,表面是教育孩子,实则乃一次痛快的宣泄。其实,很多人事后也会觉得自己行为过火了,但为了维持父母权威,又怎能承认自己的错?
三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我的孩子我做主”,孩子的思想、行为都要按照父母的要求,按照父母设定的规则、路子去走,把孩子塑造成翻版的父母,简而言之就是“复印机”。无视孩子为生命的个体,只当成私有财产,强行干涉,不论方圆。如违背己愿、违抗父母之命,就信口开河地骂、肆无忌惮地打。
四是攀比心理作祟。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家的孩子是最棒的,读书都是“清北”的储备生源。一次作业未完成、一次考试没考好,就拉来左邻右舍、同事亲戚家的孩子来对比,“人比人,气死人”,于是“怒从胸中起,恶向胆边生”。
这些,大总是共性的因素,或其一、其二,不一而足。
棍棒教育,也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在棍棒之下,慑于武力,受不了皮肉之苦,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会立即停止,一些错误会暂时改正。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暂时的好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家庭暴力会对儿童人格形成产生严重影响,形成长期的心理阴影;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爱的方式;失主了自主和创造力;对以后再下一代的教育如法泡制……
我认为,棍棒教育是一种以爱为名义的家庭暴力,是一种非常自私的心理,是极为不可取的行为。
诚然,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我们并不是听之任之,不加管教,放任自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要改变的是教育方式方法,要注重言传身教,正人先正己,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孩子。其次,要有超强的耐心和宽厚的包容心,学会坐下来听孩子倾诉、辩解,洞悉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分析、一起讨论,一起解决,没有强权,没有霸道,摒弃自私的想法。
愿我们的下辈不再盲从这名古话,愿天下家庭无棍棒。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更新于 01-31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