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柴胡45克,炙甘草30克,黄芪30克,苍术30克,羌活30克,升麻24克,人参21克,黄芩21克,黄连15克,石膏少许。

【用法用量】上药切碎,每服9克,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物之类,恐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怕损伤阳气。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

【方歌速记歌诀】

补脾泻阴升阳汤,柴参芪草苍术羌;

石膏黄芩连升麻,脾阳上升阴火降。

【功用】补气升阳,泻阴火。

【主治】饮食劳倦,脾胃损伤,阳气下陷,阴火上乘证。表现为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脉迟缓。或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或脉兼洪大,心热而烦,肌肤灼热,面如火燎;或脉兼浮涩,精神少,短气,气高而喘,咳嗽气短,皮肤不任风寒;或脉兼弦脉,往来寒热,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胸胁痛,口苦舌干,淋漫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或脉兼沉细,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立地,骨乏无力,睾丸冷,呵欠,多尿,腰脊痛等症。

【加减】如脉缓,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此为湿邪偏盛,加平胃散;如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头发脱落,加黄芪建中汤;如脉虚血弱,加四物汤;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加四君子汤;如口渴,或小便滞涩,或小便赤、黄、多、少,则从五苓散去桂枝,加茯苓、白术,以化气生津而利小便;如表虚自汗,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枝以固卫气;如腹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白芍药、人参;如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中满或见腹胀者,加厚朴。

【方论】本方所治证是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导致阳气下陷,阴火上乘。治宜补益脾胃阳气,升阳举陷,泻阴火。方中柴胡分量最重,以升下陷之阳气为君药。黄芪、人参、炙甘草补益脾胃之气,升阳固表;苍术、羌活燥湿,湿祛则不再蒙蔽清阳,脾阳自升,共为臣药。佐以黄芩、黄连、石膏苦寒以泻阴火;惟恐柴胡一味升阳之力不足,加升麻升阳举陷为使药,助柴胡以升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使脾胃气虚得补,清阳得升,阴火自降,则诸症自愈。

【医论】本方证概括了脾胃病与心、肺、肝、肾四脏相关的发病机理,其中总的根源是脾胃元气不足,导致阳气下陷,阴火上乘。《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助长)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盛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所谓阴火是由于饮食、劳倦失于调节,以致脾胃损伤,七情损伤元气,脾胃中元气下陷所导致肾肝的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干扰心包所致。东垣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此.火不是温养脾胃生长元气的“少火”。少火发源于命门,又名“肾阳”、“元阳”,这种火与元气是相互资生的,即“脾阳根于肾阳”。肾肝相火离位之“阴火”,即是由“生气”的“少火”变为“食(蚀)气”的“壮火”,既助心火亢盛,又损脾胃元气。这种“食(蚀)气”的“壮火”是“元气之贼”。阴火越升,元气越下陷,这是产生脾胃病的主要原因。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说:“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胃主受纳,胃气壮则食量好;胃火内炽,则消谷善饥;脾主运化,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四肢怠惰嗜卧,四肢不举,大便泄泻;饮食没有节制,以致脾胃损伤,消化不良,谷气下流,下焦阴火得以离位上行,火乘土位,助长心火亢盛,出现脉洪大,心热而烦,肌肤灼热,面如火燎;阴火灼伤肺则脉兼浮涩,精神少,短气,气高而喘,咳嗽气短,皮肤不任风寒;阴火势必助长肝木,使肝气郁实,遂夹心火之亢无所畏惧而妄行,出现弦脉,往来寒热;血分受肝风心火的扰乱,侵犯神志而出现夜梦亡人;肝风阻遏脾湿的运化出现四肢满闭,胸胁痛,口苦舌干,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说:“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则骨乏无力,是为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迭,此阴盛阳虚之症。”脾阳不足,阴寒独盛,肾属少阴水脏,两阴相加,损伤肾中元阳,“肾主骨”,骨髓空虚,成为骨痿,出现脉沉细,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立地,骨乏无力,睾丸冷,呵欠,多尿,腰脊痛等症。

李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中,用柴胡、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升麻、人参等辛甘性温药的,不是单独用辛甘温药;又有黄芩、黄连、石膏之类甘苦大寒药,不是单独用甘

苦大寒药的。黄芩、黄连二药要用酒炒,制约其过于苦寒,《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说:“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人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寓泻阴火于升发阳气之中,同时注重用风药如升麻、柴胡升浮,促使肝胆抑郁之气得到条达,像严冬之后必有阳春万木复苏,欣欣向荣一样。最后用人参、炙甘草、黄芪甘温药于升浮药之内,先行阳道,而且阳气升浮,浮则使卫外之阳气散满于皮毛,而四肢轻健;升则运行气血,使轻清的阳气充塞头顶,通利九窍。

【研究】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脾胃功能,根除Hp感染的作用。

(0)

相关推荐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脾胃论1-脾胃虚实传变论 [语译]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器官是禀承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的运行一样,所以主传泻而不主贮藏,这些器官受纳五脏的 ...

  • 焦树德:谈升阳益胃汤(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非常能体现其理论的一张值得玩味的处方,而升阳益胃汤也是据其系统的理论所化裁的一张方,见脾胃虚弱且因湿邪不化,而阳气不升的,皆可用.东垣的理论非常系统,值得好好深入琢磨. 羌活 ...

  • 李东垣先师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和黄元御...

    李东垣先师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和黄元御先师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取法于天地气运规律的.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更正:12.10日刊出的:上天恩踢的三大穴(承山.阴陵泉.三阴交),文中阴陵泉应为阳陵泉穴.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来源:<脾胃论> 作者:李东垣   朝代:金元   年份:公元1249年[ ...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一切虚劳病基本方。

    治饮食伤胃,劳倦伤脾,脾胃一虚,阳气下陷,阴火乘之,时值夏令,当从此治. 黄耆 苍术(泔漫,炒) 甘草(炙) 羌活一两 升麻八钱 柴胡两半 黄连(酒炒)五钱 黄芩(炒) 人参七钱 石膏少许,长夏微用,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87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不需扬鞭自奋蹄 典型的寒与热都能辨清楚,也都知道治则"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可是在临床上,多数情况下疾病不是单纯的寒,或单纯的热,而是寒热错杂,存在用药矛盾,尤其是阳虚存在伏火,补 ...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白塞病配方、医案

    白塞病 [原方配方组成]柴胡45克,炙甘草30克,黄芪30克,苍术30克,羌活30克,升麻24克,人参21克,黄芩21克,黄连15克,石膏少许. [用法]上药切碎,每服9克,水300毫升,煎至150毫 ...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组成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由升麻.柴胡.黄芪.白术.陈皮.枳壳.党参.甘草.知母.黄柏.石膏.竹叶.益智仁.金樱子.桑螵蛸.莲子.芡实.乌梅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脾胃亏虚气虚下陷而导致的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 ...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尿道综合症配方、医案

    尿道综合症 [原方配方组成]柴胡45克,炙甘草30克,黄芪30克,苍术30克,羌活30克,升麻24克,人参21克,黄芩21克,黄连15克,石膏少许. [用法]上药切碎,每服9克,水300毫升,煎至15 ...

  • 肖相如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复发性口疮经验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李东垣<脾胃论>中的名方,用以治疗由劳倦.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的脾胃虚弱,火邪乘之的病症.肖相如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大部分复发性口疮患者具有"上有口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