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逢困境 艳转身
作者注:
看到今年新高考I卷作文题,想到之前带过的学生冯艳,她的生活、求学、成长经历让我觉得跟本次作文联系密切,于是试着写下这篇小文。
姑且当作是我的下水作文吧!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对于广大的农村学子来说无疑是“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抓住了机会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
特殊的处境造就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身份有着不一般的经历。
冯艳,一个残破家庭里走出来的农村娃。她孱弱的母亲拉扯着兄妹五人,家境不能说特别的贫寒但也是一贫如洗,作为家中的幺儿,她却有着不一样的表现。
本来并不出众的她有着异乎常人的韧性和不服输的劲,读初中时年纪小小且个头矮矮的她却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天放学回家绕着广阔的麦田地奔跑,刚开始是任由自己撒欢,待慢慢发现速度控制不住时便自作主张地在小腿上加了沙袋,长久的锻炼让她健步如飞。以至于在体育中考时800米项目时同组的第二名几乎被她甩掉一圈。
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又靠自己的毅力战胜了高中的自己,如愿以超一本线的分数被江苏大学录取。
冯艳告诉我她后来大学时候练了田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400米接力第四,个人800米第七,江苏省第十九届田径运动会1500米第一名,800第二名。(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是对她的认可)
清晰的记得她高二时遇到了当时战胜不了的困难,在征得我的同意后深夜开始和我聊天,一直尽兴的聊到快要天明。这其中我们聊到了现实的困难,聊到感觉过不去的坎,聊到初中到现在(当时高中)一直坚持着的跑步,聊到跑步中坚持到极限后战胜自己的乐意,聊到生活也像一场长跑比赛,聊到了当时的困境犹如长跑中的极限,聊到了坚强不屈和坚持不懈。
于是乎,看似一次简单的聊天却有了指点迷津的力量,让她在豁然开朗中继续如她一直坚持着的跑步那样坚持、努力、奋斗、不屈。
现如今她又凭着不屈的精神在失败一次后顺利地考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
跑步的意义,在她读研期间又有了质的提升。她说跑步真的很有用,尤其是我现在读研期间,压力大,感觉到压抑时,我就会去跑步,在奔跑中,跑到累的不行,跑掉了坏情绪,停下来的时候感觉一切又美好了起来。
是的,这就是现在的她。
优秀的她是在每一次不遗余力的奔跑中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增强了自己的意志,提升了自己的努力,也就自然的收获了自己的成功。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不错的,本来看似很弱的冯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变成了强者。她把原来的未知变成了现在的事实。她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遗余力的奔跑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一次又一次不遗余力的奔跑中练就了自己的耐力,在一次又一次不遗余力的奔跑中成就了自己的习惯,在一次又一次不遗余力的奔跑中奔向了成功。
相信,她未来的路将在她继续的一次又一次奔跑中越来越光明。
她也必将成为新时代里全新的新青年。
附:
冯艳平凡的一天和她对跑步最新的理解。
昨天我一整天都很忙,忙到只吃了一顿晚饭,白天靠一瓶饮料上了一天课,拍了第一年结业照,开了表彰大会,晚上又忙学生会的工作,写作业。
本来计划昨晚9点半跑步的,因为一些学生会的事情,延迟到了11点才有空,我感觉自己状态不太好,就去操场跑了步。
跑了五公里。
十一点的操场,依旧有人在运动,我戴着耳机,听着音乐,跑时很累,跑完觉得一身轻松。
真实的感觉到跑步是在给予我力量[拳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