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20210409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恶之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诗集,也是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作,奠定了波德莱尔在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在诗人的笔下,巴黎风光阴暗而神秘,吸引他目光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时间、美、死亡、偶然、羞耻、愤怒、仇恨……都被拟人化。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恶,认为恶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他在美中发现了丑之潜伏,却又更是在丑中发现美之样貌与希望,作品带有古典主义的韵律和美感,却又表现大胆,语言强烈,一经面世便引起轩然大波。这本在当时被批评为“伤风败俗”的诗集,却开启了新的美学,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诗人,被誉为“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恶之花》是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作品也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波德莱尔注重的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渠道来表现的方法,后来成为象征派诗歌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本方法。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
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波德莱尔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继父就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他力求挣脱传统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年轻的波德莱尔向往“自由的生活”,大量涉猎文学作品,来往于艺术家之间,出国旅行甚至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1842年回到法国继承了父亲的10万法郎。1845年波德莱尔发表了画评《1845年的沙龙》,以其观点的新颖震动了评论界。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冲上街垒参加战斗。1851年波拿巴政变成功后,波德莱尔的革命激情很快便消失了。他对革命悲观失望,思想急剧向右摇摆,而且这种消极悲观、颓废的思想也体现在他的文学观和诗歌创作中,他憎恨通行的和伪善的资产阶级道德,憎恨平凡,甚至对健康的、自然的和正常的东西也憎恶起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他转向了内心的黑暗。
1852至1857年间,他先后发表了20多首诗,期间还翻译了大量爱伦·坡的诗文,后者对他影响很大,使他脱离了法国浪漫主义所陷入的个人多愁善感,发挥了想象力在诗歌中的巨大作用,发展了爱伦·坡的理论,使浪漫主义诗歌演变成象征派抒情体。诗人经过十余年的艰难创作,终于在1857年出版了《恶之花》。诗集怪诞的思想和超前的理念触怒了保守势力,被指控为伤风败俗,亵渎宗教,招致了一场激烈的围攻。这部诗集问世时只收录了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
除诗集《恶之花》以外,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人为的天堂》,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波德莱尔被认为是使欧洲人的经验方式和写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作家,他的美学理论在诗歌和艺术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是现代主义各流派灵感与理论的不尽泉源。
关键词:外国文学 法国 象征派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