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初学隶书,你应该注意哪些临摹要点及注意事项?【建议收藏】
初学隶书,应当从比较规范、法度严谨、中正平和的范本入手,这有利于我们掌握隶书的基本写法和结构特征。从这类作品中了解规矩法度之后,再转而向茂密雄强、浑穆厚重或方整劲挺、斩截爽利的风格取法,有利于克服笔力软弱、意趣不足等缺点。逐渐由学习一家到转师百家,求通求变,进而写出自我面貌。
1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字体,它的笔画要写得古朴、苍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美,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篆书和楷书多取纵势,形状成竖长方形,使笔画纵向延伸;而隶书字形较扁,笔画向横的方向发展,用扁形动物龟、鳖比喻隶书字身的形状最恰当无疑。
《曹全碑》
2 “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写波横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在波横需要变化时,雁尾也可轻挑出,使笔尖拖长,产生秀气美,如清代郑簠的隶书的波横。写挑脚应采用提引的方法,这样笔势舒展自然;不能“扭甩”出去,否则摇摆、轻浮。笔必三折概述了隶书的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 ,藏锋逆入,有的用“回锋” ,有的用“停驻”。
《史晨碑》
3 “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画,只能把其中的一横写成波横,其余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蚕无二色是指起笔的蚕头写法不能相同,要有轻重、肥瘦变化。在练习隶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上下两横不能都写成波横,形成“双飞”,应将其中一横写成平横。②多笔横画不能都写成波横,呈“一路飘飞”,波横只能保留一笔,其余写成平横。
③上下出现两个捺笔,称为“二捺”,应将其中一笔改变笔形,保留一个捺笔。④波横与撇捺共用,也属于“双飞”,应将波横写成平横,保留撇捺。⑤包围结构的笔画不应有挑势,不要随意挑出。“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隶书的笔画以方折伸开,中宫收紧,撇、捺、弯勾放纵,体型方扁为结体的基本特点。隶书字型的方扁取横势,很多笔画对称的展开,撇捺的组合犹如“雁展双翅”,俯仰势增强。
《张迁碑》
4 “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隶书派生出了8个基本笔画和更多的变化笔画,他们的笔画变化多端,粗细不一,重的笔画要写得饱满,轻的笔画要写得秀气。隶书用笔时,有较好的力量和自然的节奏,从微小的动作中流露出笔意,但须写出方劲有力的效果。
《乙瑛碑》
1.执笔与运笔
(1)书写隶书的执笔方法和楷书类似,最好是指实掌虚,不可握笔太紧,这样才能运笔自如,否则很易僵硬以致用笔软弱无力。因隶书多横向取势,线条左右摆动,执笔时一般较为靠上,并以运腕、运肘为宜,指法须灵活。
(2)隶书运笔时中侧锋、方圆笔皆可用。运笔的速度要根据所写作品尺幅、字的大小以及所追求的墨色效果来决定。一般写大字的时候,运笔可稍慢些,以使笔力充分送到纸里;写小巧而流畅的字则可将速度加快,以求线条的圆润。
《史晨碑》局部
2.纸张和笔墨的选择
(1)平时练习可选用价格较便宜而又具有宣纸渗墨效果的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如果进行艺术创作则最好用宣纸。如想追求涩笔的感觉,还可以选用较粗糙、较涩、吸水性强的纸。
(2)临习时可选用蓄墨强而富有弹性的毛笔。笔力较弱者,可选用弹性大、硬度大的狼毫和兼毫,以增强线质的力度;笔力较强者,可选择软性的羊毫或兼毫,以增加线条的柔韧。
(3)用墨时要把握好墨的浓淡、枯湿。墨太浓则滞笔,太淡会晕成一片,看不见笔触。可在用浓墨时适当蘸些水,以促进行笔的流畅,同时亦能增加隶书作品的墨色变化,使其更具艺术效果。
《礼器碑》局部
3.与楷书书写的区别
(1)隶书的笔画一般都是相对平直的,有些碑帖的横画也有略下弯或略上翘的,书写时不要像楷书那样向右上方斜。
(2)写转折时不要用楷法斜侧顿笔,以免形成方角,应垂直顿笔,继续运行。此外,隶书的点,许多都是横、竖、撇、捺的浓缩,不管大小、方圆、长短都都要按完整的笔画来书写,切忌只是随笔一点,破坏作品的气势和美感。
《张迁碑》局部
4.运笔与结构处理
(1)书写隶书时要灵活安排点画,字势要平稳。起收笔不能太肥,波磔横画中间不能太细,弯曲不可过大。雁尾须自由舒展,收笔不宜太尖。
(2)有的字横画很多,有长有短,书写时应在笔画大小、粗细方面有所变化。但绝不能都带雁尾,甚至和捺也不能重复,即所谓“雁不双飞”。在一个字中同时出现波画和捺画时,要根据结体和行气的需要,突出其一;一个字同时具有多个捺画时,亦应如此处理。
(3)竖画不管是直是弧,在运笔时,都要中锋行走,竖锋行笔,同时运锋入纸,有“入木三分”之感,切忌将笔毫斜侧平拖,轻浮无力。除《曹全碑》等极少数隶书出现悬针竖外,一般竖画上下粗细变化不大。
(4)针对隶书的笔墨关系而言,用笔瘦挺,则用墨宜清淡;用笔粗重,则用墨宜浓湿;结体平实,则用墨宜湿润;结体诡异,则用墨宜干枯。
郑簠《谢灵运石室山诗卷》局部
5.隶书的章法安排
(1)纵成行,横成列
字距大于行距是隶书的主要章法,汉代的经典名碑如《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等皆属此类,行列整齐,布局疏朗;另外还有纵横等距如《衡方碑》《张迁碑》以及摩崖石刻《西狭颂》等,这类章法,笔画伸展有限,多略呈方形,排列整齐。一般字多尺幅大时,以字距大于行距为妙。如果打界格,则可据隶书形扁的特点,打正方形的或长方形的,便可形成字距大行距小、横看紧凑成行的效果。不要以为隶书形扁而以方扁界格去排列,写得密密麻麻,没有空隙,使人感觉透不过气来。
(2)纵成行,横无列或不规则。
隶书还有一种字距小、行距大的章法安排,在碑侧、画像、摩崖题字和汉简中较为常见。这种章法纵向行气畅达,不拘左右文字对齐,多有奇趣,如《礼器碑》的碑阴部分。
(3)纵无行,横无列。
汉代《开通褒斜道刻石》《杨淮表记》和一些摩崖题记,都采用无行无列或有行而不直的章法。因刻于天然石岩之上,随石布势,故这种章法顺乎自然,虽看似散乱,却表现出工稳隶书中所没有的奇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