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活的“灵魂”

针药并用,综合治疗

医针虽小,然收效神速,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故古人有“一针二灸三服药”之说。《灵枢》八十一篇,素有“针经”之称。故针灸为中医学重要学科之一,在农村缺医少药的地区,更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我早年即拜王步举先生为师,深研《灵枢》《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中重要篇章,熟读其中“百症赋”“标幽赋”“马东阳十二穴歌”和《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之“经脉循行歌”“穴位分寸歌”。数十年间,常以此而起沉疴,愈急症,收益甚多。

然针灸之学,易学而难精。首先应明理论,所谓“业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有人以为针乃小技,有何理论可言,这是偏见。若深研《灵枢》《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即可知其高深,非下苦功不可。故学针灸,不能只学某穴治某病,甚至着眼特效穴,而应从脏腑经络学说入手,理解脏腑、经络、腧穴之间的密切关系。“腧穴”绝不只是局限的一个点,而是由点到面,由面到经,内而脏腑,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针刺时,不仅要重视刺手的作用(右手),更应注意左手(押手)的作用。《难经》谓:“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即是强调了押手的作用。得气感应,先从穴下反射到押手上的一瞬间,刺手针下的沉、紧、酸、麻、胀感随之而至。

对补泻手法,常将“迎随”“呼吸”“提插”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喜用“烧山火”“透天凉”两法,分别治疗虚寒症和热性疾病。用担法透穴治面瘫,针药配合治破伤风,均取得立竿见影之效。内科医生如会针灸则如虎添翼,自能提高疗效,且易巩固。

1962年我参加编著《中国针灸学概要》,以便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学习参考之需。并分别译成日、俄、英三种文本,公开发行。1975年国家在上海、南京、北京分别成立国际针灸培训班,以此书为教材,先后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上千名针灸医生,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即不再从事针灸,专做内科以及妇、儿科疑难病的治疗和科研工作,以内科最深奥,为各科之基础,不如针灸易于推广和普及。

博采众长,广交师友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临床过程中,接诊的病种广泛各科均有,我深感学识之不足。1951年我到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内容以西医课程为主,中医只有一门。通过一年半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有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提高疗效。

毕业后,我被分到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同)中医技术指导科,从事中医学术交流、推广、整理提高工作。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各地名家辈出,在学术和防治疾病上,都有很高造诣,这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天地,使眼界大开,更感自己所学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凡有一技高于已者皆虚心向其请教,使我的学术水平和医疗经验大为提高。广交了大批良师益友,他们都是学有专长、不同流派的大家,虚心向他们请教,经其少加指点,则疑问顿释,真所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此,通过长期与他们接触,使自己日有所进,月有所益,积沙成塔,根基渐厚,养成兼收并蓄,善汲百家之长,毫无门户之见的良好学风。

五方异治,随俗为变

《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因此,在治疗时,必须重视气候、地理、患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故《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出:不同地域,所发生的疾病不同,其治法亦异,而各种治法又各有其适应证。

因而强调一个高明医生,必兼有众长,才能达到治疗各得所宜的境界。随着中医药学逐渐走向国际,三因制宜的治疗思想就更显得重要。《灵枢·师传》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确是至理名言。

1983年我到泰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医疗工作,求诊者甚众,遍及各阶层,通过与大量患者接触,询其生活起居,形志苦乐,观其形态色泽,问其所苦,因而了解其发病原因,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依据,疗效也为之提高。

曼谷地处东南亚,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时虽阳历11月,仍着夏装,早晚降雨,中午晴朗,烈日下逼,地气上蒸,湿度较大,闷热异常。室内温度高达32℃左右,外出汗流夹背,腠理开泄,衣衫尽湿;而汽车、室内有空调设备,居则冷气习习,凉爽宜人,然寒凉骤至,毫毛闭塞。

这种忽冷忽热,室内外温度之悬殊变化,使人之机体卫外功能难以骤然适应,久之则卫外不固,表阳虚衰,免疫功能低下,致患者经常感冒,鼻塞鼽嚏,咳嗽咽痛,肢体关节酸楚,纳谷呆滞,精神倦怠等证交至。有的少年儿童,因此而身体不长,成为现代空调所致的侏儒症。

在衣着、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为解除炎热而贪凉饮冷,汽水加冰,久之阴寒内盛,损伤脾胃之阳,致寒邪凝滞,纳化失常,而脾胃病作矣。加之过食肥甘厚腻,耽于酒色,肾精亏虚,心脏病、消渴病等亦随之而至。

男子短衫短裤,妇女赤足短裙,肌体暴露而少防护,卒遭酷热之袭,复受寒气之侵,脾虚湿盛而中阳式微,土壅木郁而失调达,则痹病、带下、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纷至沓来。

同时该国雨水较多,地理潮湿,经常涉水淋雨,从事水中作业,而湿疹、皮肤病屡见不鲜。可见,地土方宜对人体发病有着密切关系,医者岂可忽视,而不深入研究哉。

《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古代医家扁鹊的医学成就,他不仅精于中医基础理论,而且兼长针灸、妇科、儿科、老年病、五官科等博学才华,并重视预防医学以及随俗为变,以适应患者客观要求的技能。

如他在虢国,用针灸治愈了太子的“尸厥”证;过邯郸,闻贵妇人,则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而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种根据不同地区所出现的不同疾病,而随着患者客观要求,随俗为变的事例,突出说明了一个医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通晓各科的业务知识,才是一个高明的全科医生。

我认为不论在学习中医或临床治疗,关键是学好基础理论之后,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时令、季节、所居地理条件、患者的体质禀赋、生活习惯、心理情志、症状表现、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进行辨证论治,而不宜死搬硬套,削足适履,才能使中医药真正为世界人民的防病保健事业做出贡献,发扬光大。

勿囿病名,辨证论治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人们工作意识浓厚,步伐加快,致有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年龄有逐渐提前之势;加上人民寿命普遍延长,我国不少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药源性疾病和难治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迫切要求医者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见微知著,及早进行研索,始能防于机先。在临床过程中,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必要的。但中西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对疾病认识观察的方法不同,因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从微观入手,偏重局部病灶;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整体观,偏于治人,各有所长,亦可有不足。为此,在辨治时,仍宜根据中医理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不宜被西医病名所囿,而束缚自己的思路,影响疗效。

我曾于1974年3月28日会诊一位61岁男性老年患者,半月来高烧38.8℃,胃纳呆滞,右胁下可触及小鸡蛋大之包块,经各方检查,确诊为胆囊管结石,结石混合型。外科医生认为胆囊管已被阻塞,胆汁不能外流,已膨胀到小鸡蛋大小,胆囊已无收缩能力,不可能将结石排出,须手术治之。患者以年老体弱,不愿手术,加上用我所处方中药治愈了半月的高烧,故一再要我诊治。

鉴于患者年高体弱,不宜攻下排石,采用补消兼施法,即以补中益气汤培补中气,佐以金钱草、鸡内金等化湿消积之品,终于将结石排出,通过检验,结石为树皮状结石,这在所治大量结石患者中,实属少见。其次,以益气养阴、调补心肾法治愈“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宣肺开窍、理脾化湿法治愈“发作性睡病”;益气养阴、化痰软坚法治愈“突眼性甲亢”;清金化痰、滋阴降火法治愈高血压“左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玻璃体周期性出血”等,不再枚举。

余如中医书籍上没有记载,只要遵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即可治愈的病例,亦属常见。如养血柔肝法,治10岁女孩“指甲不长”;以中医湿病、外科理论为依据,治愈钢水灼伤、瓦斯爆炸的严重灼伤工人;以山岚瘴气中人理论,治愈“严重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以泻南补北、滋阴降火法,治愈“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都是现代医学确诊,治前治后复查证实痊愈之病例,尽管有的仅是一例,不是大样本,这正说明中医注重个体的重要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坚持中医诊疗特色,提供了科学依据。

重视湿邪,辨治有方

我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湿病不仅南方独多,北方亦不少见,提出北方亦多湿邪论。湿为土气,寄旺于四时,其他季节亦常见到。湿邪发病具有隐袭性,湿邪为患,正如《刘纯医学全集·玉机微意》所言:“伤人于暝暝之中”。因其发病缓,症状较轻,无风寒之凛冽,无火热之炎暄,初起不易注意,引起重视则病时已久,病变亦深,或波及它脏,就诊时又因它脏病证障人眼目,易被忽视。

湿邪症状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重浊性: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所以湿邪为患,多有四肢沉重、周身倦怠、头重如裹等症。其二湿性秽浊:湿性秽浊,因此常把面色晦滞,带下腥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或混浊,苔腻苔垢,作为诊断湿病的重要依据。其三迁延性:湿病病程具有迁延性,湿性黏腻,胶着难祛,无热邪清之即除,风邪散之则去,寒邪温之可消的特点,常喻为“如油入面”。故湿邪为患,一般病程迁延,症状缠绵,变化较缓。其四易阻滞气机:故湿病多见有胸闷、脘痞、腹胀等中焦气机阻滞之症。

湿邪影响面广,湿性弥漫无形,无处不到,内而脏腑,外而躯体,四肢百骸、肌肉皮肤,均可侵犯。湿邪兼夹症多,吴鞠通以其切身体会,发出“盖土为杂气,寄旺四时,藏垢纳污,无所不受,其间错综变化不可枚举”之感叹。兼证除影响他脏所出现的症状外,还可兼寒、兼热、兼暑、兼风、兼痰、兼气郁、兼饮邪、兼停食等不同。

临证时必须详为审视,认真推敲,方能悉其端倪。湿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辨别湿病,要善抓主症。湿性重浊黏腻,易阻气机,故湿病以其症状的重浊性及气机阻滞为主要表现。如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嗜卧、脘腹痞胀、妇女带下量多等症,则说明有湿邪内蕴。进一步察其面色、舌苔、脉象,如见面色晦滞不泽,舌苔滑腻、脉象濡缓滑细,诊断基本可以确立。

治湿之法,应注意通、化、渗,通即宣通三焦气机、调理脾胃升降;化为注意湿邪的转化,或温而化之,或清而化之,芳香化之;渗即甘淡渗湿、清热利湿等。临证以综合运用为多。

治湿病,理气为先。湿性黏腻,首当疏畅气机,而疏畅气机,应着眼于肺脾二脏。我辨治湿病,在详为辨证的基础上,无论苦温燥湿、清热祛湿、淡渗利湿、或扶正达邪,均在方中佐入一二味宣降肺气、化浊醒脾之品,如杏仁、桔梗、苏梗、藿梗、荷梗及藿香、佩兰、白豆蔻、枳壳等,以起到宣肺气、醒脾运、畅三焦,有利于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些药物药量虽少,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却十分重要。治疗湿病,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能中病,贵在轻灵活泼,恰中病机。所谓轻灵,即药量不宜过大,药味不可过多过杂,量大药杂味厚气雄,难以运化,脾胃不伤于病而伤于药。所谓活泼,即药物要选辛散芳香流动之品,不可壅滞滋腻,壅滞则涩敛气机,滋腻则有碍脾运,助湿生痰。

轻灵之药多轻清宣肺、芳香流动之品以活泼醒牌,调畅气机,推陈致新。余常云补而勿壅,滋而勿腻,寒而勿凝,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肺气畅,脾胃健,则湿邪可祛。即便味厚气雄之药,使用方法不同,亦可改变其性。大黄味苦性寒,能泻热毒、破积滞、荡涤肠胃,俗有“将军”之称,一般湿病中本不宜用,但如小其量而后下,取其推陈致新之功,而不用其苦寒破泄之力,且配杏仁以肃降肺脏与大肠之气,故闭结得除而脾胃不伤,此乃用药轻灵之又一法。

湿浊中阻,要脾胃同调。湿邪为病,最易损伤脾胃,水湿停聚。脾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运胃纳,一升一降,相反相成。余治此证,处方用药虽有偏重,但多兼治,如化脾湿必佐以开胃,药如砂仁、陈皮、枳壳、香橼皮等;祛胃湿多佐以运脾,药如佩兰、藿香、白蔻仁、薏苡仁、茯苓等,使其相得益彰,亦有“先安其未受邪之地”之意。我重视湿邪,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

严谨求实,敢于创新

科学研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设计严密选题新颖,具有前瞻性质,创新精神,再通过科学仪器设备,进行深入、细微的实验观察,归纳分析探求客观可靠的数据,才能总结为文,给人以启迪。

我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崇尚脾胃学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人以胃气为本,故治病要注重调理脾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了殊多的改变。我从人们的膳食结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的变化入手,深入研究了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是这些现代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湿蕴、痰阻、瘀血、气机紊乱等病症。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即“调中央以通达四旁”。我博采张仲景、李东垣、叶桂等各家之长,调理脾胃,重在升降相宜而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健脾益气、清养胃阴、调畅气机,法取中庸,勿劫胃津,勿伤脾阳,气机通畅,脾胃健运,胃气来复,诸病自除。

胸痹病,上溯经典,下及各家,汲取现代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理论和方法。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调理后天之本以治疗心病,具有独特的见解,治疗分为五法。

对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路志正教授发煌古旨,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笔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路志正教授从湿论治疾病经验研究》,整理路老内科常用辨治方药十二法如下:

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藿香12克,苏梗6克,白蔻仁(后下)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姜3克。

加减:

  • 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克;
  • 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克,芦根15克;
  • 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克,黄连3克;
  • 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克,黄连6克。
  • 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

湿困脾土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10克,藿香12克,苍术9克,砂仁(后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减:

  • 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克;
  • 带下清稀者,加炒荆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
  • 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克,去肌表经络之湿。

湿热蕴结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克,栀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陈12克,白蔻仁(后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减:

  • 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克,加草蔻10克;
  • 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克,连翘6克;
  • 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克,枳实10克;
  • 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克,生大黄(后下)1.5克。

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9克,干姜6克,草蔻仁(后入)6克,苍术12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广木香(后下)6克。

加减:

  • 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9克(后入),羌活9克;
  • 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克,醋元胡10克,当归12克。

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治则: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半夏9克,陈皮9克,砂仁(后入)4克,扁豆10克,藿香6克,佩兰10克,生姜3片。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克,炒枳实9克,升麻6克。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克,葛根10克。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克,香橼皮9克。

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则: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藿荷梗(各)12克,杏仁(去皮尖)9克,豆豉9克,佩兰12克,白蔻仁(后下)6克,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竹叶6克,枇杷叶10克。

加减:

  • 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克,香橼皮9克;
  • 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克,陈皮10克;
  • 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克,生姜6克;
  • 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克。

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故。体倦乏力,纳呆呕逆,舌淡苔白腻,脉虚弦,重取无力。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9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风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减:

  • 脾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
  • 中阳虚寒者,加干姜3克,草果6克;
  • 如出现嘈杂泛酸,呕吐苦水,舌边红,口干黏苦者,则为湿热内蕴,胆胃不和,宜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湿阻肝胆,蕴热发黄

症状:胸胁满闷,两肋痛胀,身目发黄,脘痞腹胀。口干黏苦,恶心呕吐,纳呆,四肢困重,小便黄浊,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腻,脉沉弦滑。

治则: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处方:柴胡12克,茵陈15克,枳壳15克,赤芍12克,川朴10克,川楝子6克,郁金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苍术6克,甘草6克。

加减:

  • 如湿郁化热,热重于湿者,去川朴、苍术、川楝子,加黄芩10克,龙胆草6克,车前子(包)12克;
  • 如胁痛较著者,去泽泻,加元胡9克;
  • 如为寒湿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坠胀者,上方去茵陈、泽泻,加干姜6克,乌药10克,盐茴香12克,以暖肝散寒,行气化湿。

湿邪蕴阻,脾肾阳虚

症状:脘腹痞闷不适,时发凝痛,得热则缓,纳呆运迟,面色白光白,神疲懒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溏泻,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尺弱。

治则:补益脾肾,温阳化湿。

处方:附子(先煎)9克,炮姜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党参10克,厚朴6克,广木香(后入)6克,炙甘草4克。

加减:

  • 如泻利次数较多,清稀如水者,加猪苓12克,泽泻10克,增加利水渗湿之力,利小便而实大便;
  • 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桑寄生15克,山药12克。

湿热阻滞肠道

症状: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黄连9克,黄芩10克,大黄(后下)3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12克,广木香(后下)9克,槟榔6克,葛根12克,甘草6克。

加减:

  • 如湿邪偏重,下脓多于下血,身热不甚,脘痞呕恶,苔白腻者,上方去大黄,加藿香12克,苍术6克;
  • 如热毒较盛,下血多于下脓,血色鲜红,壮热烦渴,舌红苔燥者,宜加白头翁12克,败酱草15克,银花15克,赤芍改丹皮;
  • 兼食滞者,嗳腐吞酸,呕吐呃逆,糟粕与脓血杂下者,加枳实12克,炒莱菔子9克,谷麦芽各15克;
  • 如下痢赤白黏冻,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里急后重,脘痞纳差,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者,为寒湿之邪内蕴肠道。治应温中散寒,行气燥湿,方用胃苓汤加当归、炮姜、广木香。

湿阻胞宫,带脉不利

症状:带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带下黄浊,腥臭。腰膝困重酸软,少腹坠胀,肢体倦怠,苔腻,脉缓滑。

治法:白带,健脾燥湿止带;黄带,清热燥湿止带。

处方:白带方:苍白术各12克,陈皮12克,薏苡仁15克,车前子(包)12克,山药15克,炒荆芥穗9克,生龙牡(另包,先煎)20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甘草6克。

加减:

  • 有头昏沉重,或头蒙不清者,去泽泻,加川芎6克,天麻6克。
  • 少腹胀痛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车前子,加炮姜6克,乌药10克。
  • 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者,乃脾气虚弱,上方加太子参12克,甘草改为炙草。

黄带方:黄柏10克,芡实15克,车前子(包)15克,椿根皮12克,薏苡仁15克,泽泻9克,川楝子10克,山药18克。

加减:

  • 带下色赤者,加鸡冠花15克,丹皮12克,以清热凉血。
  • 外阴搔痒,或有外阴湿疹、溃疡者,加用自拟“带下外洗方”:苦参30克,马鞭草30克,车前草2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白矾10克。煮沸20分钟,先薰后洗,1日2~3次。

湿蕴膀胱

症状:小腹胀满,小便频数,淋沥赤涩,尿道疼痛或点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通利膀胱。

处方:瞿麦12克,萹蓄12克,木通10克,滑石(包)15克,车前子15克,竹叶9克,栀子9克,甘草梢6克。

加减:

  • 如尿中带血者,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加小蓟15克,蒲黄(包)12克,生地15克。
  • 如小便黄赤混浊,或如米泔水样者,加萆薢12克,黄柏9克。
  • 如排尿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为湿热蕴结,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闭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克,金钱草20克,鸡内金粉3克(分2次冲服),琥珀粉3克(分2次冲服)。
  • 经治症减,余邪未净者,不可专事清利,以免伤阴耗液,当用清心莲子饮加减,以扶正清除余邪。

脾胃之症,始则热中,终传寒中

路志正认为,人体的阳气,如同阳光之于花草树木,是生命产生的原动力。脾胃居中,不仅为阳气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阳气的产生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胃在五行属土,土乃万物之母,以厚德载物,德者,神气也,为用,属阳;物者,有形之质,为体,属阴,德乃物的功能体现。对于脾胃而言,阳气如同釜底之薪,是脾胃腐熟水谷的动力源泉,为土之大德。而脾阴、胃津为物属阴,也可以说是脾胃功能的固态体现,但需阳气的温运才能释放其能量,发挥其功用。
正如《医学纲目》云:“脾胃之症,始则热中,终传寒中。”而温运中阳,可以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否则阳衰土败,土湿水寒,水盛土湿,万物萧条”(《四圣心源》)。这在脾胃病的中后期、以及老年或体弱之脾胃病患者中尤为突出。
所以,路志正认为:脾胃之德运昌盛,才能使其升降相因,燥润相济,纳化如常,则气血充盛,阴阳平和,万物生机盎然。

脾胃贵运,运脾贵温

随着西医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很多临床医生忽略了中医四诊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过度依赖西医检查手段和结果,胃炎、肠炎、溃疡、糜烂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皆以炎症对待,以苦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品,如蒲公英、连翘、黄芩、黄连等,损伤脾胃阳气、戕伐其升发之性,致中焦虚寒,升清、运化无力,水湿停滞为病。
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又易感时令之湿,则寒湿内生,壅滞中宫,虚与湿、寒兼见。湿为阴邪,得温则化;脾为湿土,得阳则运
《名医方论》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温阳药味辛性温,能启动脾阳,醒脾燥湿,使中焦脾土阳气升发,脾气散精,则水谷精微得升,水湿得化。
路志正在治疗慢性脾胃病时,常以培土建中,温运中阳为大法,佐以祛湿化浊,调其升降,以仲景理中汤为主方化裁。

温阳不忘顾阴

顾阴,含义有二:
其一:脾胃主运化水湿,阳气为其动力的源泉,同时,亦离不开脾阴、胃津的濡润作用,所以选方择药,注意脾胃的燥润相济,宜温而不燥,补而不壅;
其二:脾胃温运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敷布,水分过多或居地卑湿,就成为阴邪。阻碍人体阳气的运行,湿胜阳更微,从而出现湿邪弥漫三焦之症。在辨治时,温运脾阳,以化水湿,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湿》华岫云注曰:“若脾阳不运,湿阻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
总之,肾阳充旺,脾土健运,自无寒湿诸症。”附子辛热纯阳,走而不守,用之则为附子理中,温运之力更强。
湿性重浊黏滞,易阻气机,路志正常选用藿香、佩兰、苏荷梗、厚朴花、八月札等花、梗、叶类芳香悦脾,宣畅气机;
脾胃阳虚,湿蕴日久亦可以化热,出现阳虚与湿热并见的症状,可在温运中阳的同时,酌情加入茵陈、黄芩、滑石、生薏仁、通草等祛湿清热之品;
湿性重浊,郁久可成湿浊、湿毒,影响血脉运行,出现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滞,甚至导致癌前病变者,酌加醋莪术、石见穿、丹参、郁金、元胡、酒军、败酱草、乌梅等,化浊祛湿,通利血脉。
总之,温运中阳不忘顾阴,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患于未然。

(0)

相关推荐

  • 中医辨证论治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是让大家很尴尬的一种疾病,这是因为在排便的时候便中带有血丝的现象,流血量超过50毫升以上就可以认定是大便出血的现象,治疗大便出血越早越好,治疗大便出血的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就是其中一种.中医治 ...

  • ​【辨证论治】1.辨证要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实证发病急,痛剧,拒按,食后痛甚,新病体壮,脉实.虚证起病缓,痛势徐缓,喜按,因素饥而痛甚,久病体虚,脉虚. (2)辨寒热:寒者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

  • 【路志正】辨证论治是中医活的“灵魂”

    国医大师路志正     --讲述新中国70年中医药的故事 路志正,中医临床学家,1920年生人,他是新中国中医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消灭血吸虫病,五十年代证明中医治疗乙脑有效, ...

  • 张世臣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饮片炮制是中药的根本!

    此文为君和直播<"疫"后迎春 中医守护>系列研讨会第三期内容截选,直播中张世臣老先生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临床运用,异常精彩. 张世臣 中药学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 ...

  •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饮片炮制是中药的根本!

    中华民族经历过300多次疫情 我们都闯过来了,靠的就是中医药 中华文明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孕育了中医药体系,保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繁荣昌盛. 中医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病毒抗疫斗争当中,表现非常亮眼,取得 ...

  • “取类比象”——中医思维的灵魂!

    象形思维(一):望诊,中医最有趣的灵魂 有没发现中医平时说的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是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望诊的重要性,<难经玄解>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 ...

  • 一人一方,辨证论治,中医之真谛! ...

    一人一方,辨证论治,中医之真谛! 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犹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 就是说,中医会针对具体病人和具体病情,相应地做出具体处理. 人有千面,病有百变,中医治病更讲究因 ...

  • 中医诊治的灵魂和奥秘!!!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中医是看人,西医是看病,中医是看有病的人,西医是看人的病.比如感冒:老年.小孩.男人.女人.经期.非经期治疗手段不一样.咽喉发炎,和长期的咽炎不一样,刚发炎,正气盛,邪毒盛:常 ...

  • 中医诊治的灵魂和奥秘(中医人必看)

    中医诊治的灵魂和奥秘(中医人必看)

  • 中医针灸的灵魂

    中一医 公众号 ·中医针灸的灵魂是李长俊教授在全球抗疫大会的发言稿  李长俊,男,1962年7月出生于甘肃榆中中医世家,师承近代甘肃名医李少波,另师承于中医.藏医专家马相群先生.广东省中医院特聘指导专 ...

  • 中医诊治的灵魂和奥秘!

    文章来源/韩学杰的新浪博客 导读:中医治病,脑子一定要灵活,不能固守,治疗一个病时一定要考虑和此病相关的病.大家都知道,目前治疗肿瘤,用大量的激素,放疗.化疗,肿瘤有时消失了,可病人不能耐受放化疗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