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是在借诗发牢骚吗:《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公元1097年,即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四十七岁的米芾,在经过河南雍丘一劫后,转去江苏任涟水军使了。据说米芾在涟水,充分吸取了政治教训,没有再出现谎报政绩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爱民如子,深受涟水百姓爱戴。
涟水米芾雕像
今天的江苏涟水县,还有米芾洗墨池遗迹。相传这是因为米芾曾说过离任时不带走涟水一草一木。他离任时走在路上,忽然想到自己带走的笔中之墨是涟水之物,于是便转身回来,把笔统统取出,在池中一一洗干净。在场的百姓看到了,都感动得落泪。后人有诗赞云:
一泓池水耀清光,犹是南宫德泽长,
墨沉浮香传胜迹,人人争说米襄阳。
米芾在涟水任职,前后不过两三年时间。工作之余,他喜欢去海岱楼看风景,因此米芾留下了不少关于海岱楼的诗作。本文选取的是米芾草书作品《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又称《中秋诗帖》,它是纸本,纵25.2厘米,横36厘米,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此帖释文如下: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
此帖中,米芾赞美了在海岱楼上所见的风景,还把这首诗写了两遍,诗的最后一句还不一样:一个“东”一个“西”。他写此帖时,应该也同时在琢磨书法,他说:“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关于诗文内容,根据“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东)轮”句,意思是说如果月亮上没有吴刚伐桂,桂枝早把月轮撑破了。米芾这是否是在借诗发泄自己仕途不顺的情绪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