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分而不和,是中医混乱之根源
中医流派分而不和,是中医混乱之根源
导读:中华民族步入伟大时代,“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随之被提上日程,而蕴含中华文明的中医药,在我们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一环。中医药必须更好发展,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就要有相对统一规范的声音,而中医流派整合则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本篇文章,周医生与你一起探讨中医流派整合之法,解决中医混乱之根源。
中医流派学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中医也是如此!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思想,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医学认识,于是形成了中医流派!中医流派及各家学说,在中医药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探索及研究。
中医流派,又称中医各家学说,是指具有较为明确的学术观点及诊疗体系,并且具有一定医师人群传承的流派,从而形成中医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各家学说,具有两大要点,即传承流派 学术观点,其中学术观点往往蕴含在流派传承中,因此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医流派,同物而异名。
中医流派关系图
目前的中医流派,从疾病诊疗的角度讲,大致可以分为伤寒学派、温病流派、脾胃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滋阴学派(寒凉学派)、温补学派(火神学派)和痰瘀学派。
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是中医最大的两个学派体系,二者以寒邪、温邪为切入点,去认识人体疾病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及过程,从而形成了以外感疾病为核心的两大医学流派。从脏腑经络的角度讲,伤寒学派是以太阳病,以肺 膀胱经为核心的疾病诊疗学派;而温病学派是以少阴病,以肾 三焦为核心的疾病诊疗学派。从狭隘的角度讲,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伤寒六经的太阳病和少阴病体系。
脾胃学派和攻邪学派,二者探寻的是人体疾病的根源,一个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侧重于内,应该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为核心,这就是易水学派,后逐渐演化为以脾胃为中心的诊疗体系,因此形成了脾胃学派;一个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侧重于外,应该以祛除外邪为治疗重心,形成了“汗吐下”的攻邪学派。
滋阴学派和温补学派,是两种相反的诊疗方法,主要是以人体疾病之后的病理变化为根基,从而设立的治疗策略。若是病人以火热为主要病理特点,同时有阴津亏虚的表现,则使用滋阴或者寒凉药物,称为滋阴学派(寒凉学派)。若是病人以寒凉为主要病理特点,同时有阳气不足的表现,则使用温补或者大补的药物,称为温补学派(火神学派)。我们中医学中“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若是从疾病病理因素方面入手,较为复杂的病理因素是瘀和痰,往往有很多医家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治疗,形成了痰瘀治疗理论,以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为核心,也可以勉强算是痰瘀学派。
中医流派大一统
若是从江湖的角度讲,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两大领袖,二者可以独立形成完整的疾病诊疗体系;脾胃学派、攻邪学派、滋阴学派与温补学派,则是四大亨,可以在某些领域内发挥出非常好的诊疗作用;而痰瘀学派,则是做事情的骨干人员,可以为中医六大派所用,部分时候,也可以独立使用。
简单记忆,中医学派为3*2 1学派,即2(伤寒学派、温病学派);2(脾胃学派、攻邪学派);2(滋阴学派、温补学派);1(痰瘀学派)。其分别从外感疾病体系、治疗侧重点内外不同、病理表现差异和病理因素四个方面,对中医诊疗体系进行了细分及研究。
作为一名医者,中医各家学说及流派,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理清其脉络的前提下,各家学说的内容,就可以有序的纳入伤寒六经体系,整而合之,从而丰富及提升我们的诊疗范围及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