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可能出现的考向预测,附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预测押题卷
地理作为文科中的理科,是无数高中生最为头疼的科目之一。距离2021年高考最后倒计时的时间,如何在最后这一段时间里再将成绩提高一些呢?小编带你再整理一下2021年高考地理试卷的考查重点,预计将会有哪些变化,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前冲刺。
整体考查内容变化不大
从今年的地理高考大纲来看,无论是适用全国卷的省区,还是各独立命题的省区,地理学科同以往相比,考查内容和考查能力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预测的是,为保持考察的连续性和体现新课改精神,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类型,分值,考察内容,考察特色均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还将注重地理基本能力的考察,题目灵活,覆盖面广,注重能力,与生活紧密结合,考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021高考地理考查重点内容分析
第一,继续加大考查主干知识的力度
1、自然地理部分:地球运动原理、大气运动原理、水体运动原理、地壳物质循环原理。
主要考查方向: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的形成过程;自然地理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2、人文地理部分:以PRED为核心,考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以区位为核心的切入点,注重对城市区位、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的考查;注重对区位要素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注重自然和人文等区位要素条件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3、区域地理部分:要求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了解中国和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能够准确定位区域的大体位置,并能够以区域为载体;考查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能指出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
4、选修内容仍然是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为考查重点,分数10分。
海洋地理部分:考查常见海岸地貌的成因、特征及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部分:考查各种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如酸雨,雾霾等。
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最有把握得高分的一道题选择作答。
第二,仍会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及分析能力
在综合题中,往往以某一个区域作为考查的切入点,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关知识。
建议考生在考前,以高考中常考的区域为出发点(比如日本),尝试着去分析该地区的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如何影响气候,以及诸要素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等;找出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且能够提出解决对策。千万要放弃'我要背住这个区域,背住那个区域'的想法,因为地理考试题很灵活,把区域放大,或者缩小,你所死记硬背的结论就将失去意义。
2.在选择题中,地理往往也会以各种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能包括:统计图(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三角图等)、原理图、景观图等。
建议考生在考前把以往所有整理的图表再复习一遍,尤其注重曾经在图中没有读出的隐含信息,了解每种图表的表达信息的方法。
第三,继续结合热点区域及事件,侧重考察知识的迁移。
高考地理归根到底就是看学生在对基本原理有较好把握的基础上,能不能临场比较准确地判断出题人的意图,因此,高考地理试题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特点才能方向明确、事半功倍。
7. 围绕主干、夯实双基
高考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始终是高中地理的核心主干知识和四方面的能力,命题选点围绕核心知识展开,自然环境各要素自身发展变化、要素间相互联系,人类活动的方式方法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人地关系,是教学中应关注的重点。
8. 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中国发展
高考试题越来越倾向“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理,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多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形成过程。中国地理比重增加,因此,要熟记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关注中国新时代创新发展,关注中国地域特色素材。
9. 重视问题探究,培养学科素养
高考试题在考查与培养考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事物过程、地理规律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教学,选取典型区域、典型问题,让学生展开综合分析,有利于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10. 活化地理内容学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类生产活动、社会现象,都蕴含着地理的原理。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应用价值的认知。
11. 强化地理过程理解。从认识区域特征到反演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构成传统地理与现代地理的分界。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
12. 深化地理联系认识。通过地理学经典的研究方法——区域对比和关联的考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区域差异的产生机理。全国II卷第9~11题,呈现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2个典型区域的区位,通过降水量差异比较考查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等主干内容,通过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比较考查物质、能量迁移等主干内容,通过区域内部比较考查水文、水循环等主干内容,以此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加深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全国II卷第6~8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绿洲冷岛效应展开,突出夜间冷岛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热量、辐射、蒸发之间的关系及能量在区域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深化对地理联系的认知。
13. 围绕必备知识,注重考查的基础性
选择题选项设置和非选择题问题设计,均围绕考生较熟悉的必备知识提供材料,对考试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着重考查主干知识,既不偏离考生的生活经验和情绪体验,也不超出考生应达到的认知水平。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与环境、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涉及到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14.情境真实多样,注重考查的综合性
试题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不同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等角度设计情境,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发展和联系,培养考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15. 联系生产生活,注重考查的应用性
试题突出反映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围绕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设计试题,以地理观察、观测、考察、研学、体验、社会调查等方式呈现生产生活情境,考查考生利用地理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3~4题通过北方某县“农地杨树化”这一现象,聚焦当今“三农”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要求考生能够以地理视角去思考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引导考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和体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升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6.试题开放灵活,注重考查的创新性
试题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引导考生独立思考,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调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运用地理学科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和方法,提出对地理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试题设计突破了思维定势,培养了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第19题(3)有关西柳沟流域的治理,要求考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提出上、中、下游分区治理措施,体现了试题设计的开放性。考生可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性答题,考查了考生创新思维能力。
试题强调图件,涵盖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区域尺度与地方尺度等,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试题设计依托这些图件,创设了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为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提供了综合考查载体。试题情境给予考生必要、充足的信息,设计明确具体的地理问题,让考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地理思维发展过程,通过“以考促学”更好地导向教学,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确保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17. 情境创设注重典型性、鲜活性
试题情境创设注重拓宽素材来源渠道,材料鲜活,表达通俗易懂,并隐含内在的学科逻辑。例如,第19题创设了中学地理研学情境,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研学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围绕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等设问,生动、平和、亲切,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较强的代入感。
18.问题设计注重探究性、生成性
试题的问题设计注重探究性,围绕某一核心问题,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展开,设计层次清晰的问题链,引导考生运用地理思维,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试题的问题设计同时注重生成性,在情境中完整地呈现问题,引导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问题相关联,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生成。例如,第17题以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实地观测数据,创设了学习探索情境。情境中涉及的“干线”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考生可以将其与冷、暖锋知识相关联,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生成“干线的形成机制及其引发的天气变化”这一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9.关注国家战略,弘扬时代主旋律
试题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主题选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考生开阔地理认知视野,树立人地协调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成为立德树人、导向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珠峰测量等涉及基本国策、国家战略、科技进步的内容,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20. 挖掘地域特色,厚植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引导学生树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如第6--7题,考查“中华老字号”分布和企业发展。第8--9题考查冬至节南北饮食不同的习俗。
21. 聚焦脱贫攻坚,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脱贫攻坚,全体人民摆脱贫困,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执政为民,人民的福祉是我们的初心和工作目标。如第17题第3问“从脱贫致富的角度考虑,请给盐源县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2.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浓厚,厚植家国情怀。
如第1--3题旧城区改造,第11题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第17题脱贫攻坚,第19题关注日本核废水处理水的排放,第20题关注新冠病毒冷链传播。
24. 紧扣高中育人方式的要求,重点考查地理过程
除了11题、14题两个单题考查具体知识,其他试题几乎全部是对地理过程的考查,对地理思维的考查进一步加强,试题都需要逻辑推理、分析判断才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引导教学意图明显。
25.情境创设,真情境解决真问题。
无情境不命题是命题的突出特点,试题用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做为载体,引导考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8--9题用“冬至节,南北不同饮食的习俗”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探索地域差异的原因;第20题用新冠病毒冷链传播的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去解决防疫问题。第4--5题用雾的形成学习探索情境,让学生探索环渤海地区大雾日数每年秋冬季节最多的原因,第6--7题用“中华老字号”分布学习探索情景为载体,让学生分析影响“中华老字号”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第12--13题用赤潮的形成学习探索情境,让学生分析福建沿海赤潮多发的原因;第15--16题用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的变化学习探索情境,让学生推断该地的变化特点;第18题用黄河改道学习探索情境,让学生推断黄河改道的年份。
26. 注重思维,考查创新思维特点突出。
试题都隐隐约约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突破惯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等。如1--3题试题运用旧城改造的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改造后的功能分区的特点,这个特点和我们教材讲的理论是不符合的;第4--5题、第15--16题、第18题都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第17题考查盐源县苹果种植,苹果主要是温带水果,却在这里发展,考查的是特殊农业区位,考查突破思维惯性的能力;第17题第(3)问、第20题都考查了发散思维。
试题覆盖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三大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必备知识,紧扣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规律和人类生产生活实际,贯穿人地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凸显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导向性,注重关键能力考查,充分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路径》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内容和要求,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精心选择体现“五育”的素材,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目标渗透到了试题中,深入挖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可能考查对输入和输出地区的修建意义、三线工程的比较、以及修建的困难等。
2、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能考查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某地区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的比较等。我国西北和中亚地区是今年的考试热点可能以新疆和中亚地区作为考查背景区域。
3、中巴铁路走廊:修建的意义,修建的困难,巴基斯坦地区的气候成因、农业特点、自然灾害等。
4、APEC蓝:可能考查雾霾的成因和对策。
5、尼泊尔地震:考查影响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等。
6、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考查三农问题,分析某地农业区位,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对策等。
7、最严环保法实施:考查环境保护内容,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成因和治理。
另外,对于如能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合作问题、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等持续时间长、关注程度高的地理热点问题考生也要给予充分关注,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时间有限,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是短时间提分的有效方法,掌握重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训练,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超长发挥。
特别重点关注时区计算、全球气候变化、碳中和、3S技术、第七次人口普查、农业、产业转移等热门考向。
想必各位读者都有这个疑问,全世界横跨时区最大的几个国家中,比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以及中国,前三者都实行了时区制,唯有中国没有区分时区,全国一个时区,即东八区!我们来看看这些实行了时区的国家是怎么区隔时区的?中国又为什么不区分时区?
时区是根据太阳因地球的自转导致的全球时间不一致,生活作息时间上也不一致,为有一个参考对比时间而设置了时区!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经度为零时区,向东则是从东一区到东西十二区(国际日期变更线),向西则是从西一区到东西十二区同样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止!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各国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参考确定国内区域所在的时区,但并非强制性!仅仅是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需要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从中国去美国方向,日期减一天,从美国到中国方向,日期加一天,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日期变更线?因为地球一直在转,总有一个经度是需要调整日期的,并且这180度的经线穿过的大都是海洋,因此不太会影响日常工作出行,而因此这条线不是直线哦,而是会根据实际避免穿过大陆而拐弯!
美国加拿大各州的时区,基本上按经度区分,也许美国是执行的最标准者之一!也许这和美国各州的分界线大都是直线斜线为主是有关的!
俄罗斯的时区,比较不一致,比如处在几乎差不多为止的叶卡捷琳堡和鄂木斯克就执行了两个时区,歪歪扭扭的分割应该和悠久的历史有关!
中国在时区跨越上的情况,全中国从东到西横跨五个时区,但我们执行的全国统一东八区时间,就是俗称的北京时间,因为北京处在东八区!这有几个优点,当然也有缺点!
优点是全国统一时间,从黑龙江到新疆,时间是统一的,各种需要标准时间的文档以及各种精确时间的火车、飞机班次不需要来回换算,所见即所得!并且各种公告预告等都很方便!
当然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比如东部8点已经上班,中西部8点还是黑夜,这点上也确实没有办法,不过只要注意下也完全不会有问题!
中国在解放前是执行多时区制的,一共有五个时区,如下图!
无论是选择区分时区还是统一时区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不存在哪个更好的问题,但统一规范非常重要,只要一个可执行标准,但如果改来改去那就有点麻烦了,比如之前的朝鲜更改时区!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一、对种植业的影响
1.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气候变暖,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延长生长期,作物生产潜力增加。
2. 气温升高,作物种植界限北移,适宜种植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3. 气候变暖,农作物低温冷害减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有利条件。
4. 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农作物生育期将缩短,生长量减少;
5. 气温升高还将使农业病虫害加重、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化肥释放周期缩短、灌溉成本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成本;
6.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作物吸收更多碳而减少氮的吸收,蛋白质含量降低,进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7. 气候变化将会增加我国东北、西北和青藏地区等地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我国农业复种指数将普遍增加。
8. 在未来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作物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
9. 我国水稻主产区双季稻、单季稻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减产趋势,其中,早稻减产趋势最大、晚稻最小、中稻居中。
二、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1.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水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海水鱼塘的养殖面积,原来在潮间带构筑的鱼塘、虾塘被淹没变为潮下带,养殖面积减少。
2. 全球变暖,暖水性的养殖种类将有机会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转移迁徙,改变海区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学的结构,如大黄鱼由福建沿海扩增至江苏、山东沿海,实施人工养殖将成为可能。
3. 气温升高,水温也随同升高,海水鱼类胚胎和胚后发育期加快,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率提高,产量随之提高,同时水温升高将延长养殖期,养殖鱼类个体加大而提高了产量。
4. 水温上升,会带来病害多发。海水鱼养殖常见的病毒性、细菌性引发的充血病、溃疡病、烂鳃病,以及寄生虫引发的指环虫病、孢子虫病、锚头蚤、车轮虫病等都是高温季节易暴发和流行的疾病。
5. 高温会诱发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养鱼池形成“水华”,在海区造成“赤潮”。赤潮生物覆盖水池表面或进入鱼类腮腔,致使鱼类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后会分解大量有毒物质,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
三、建议
1.在种植制度与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选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适合不同气候类型的作物种类及生态类型,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进农业技术措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业气候生态环境,推行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防御工作。
2.在水产养殖方面,可以通过养殖更多品种、提高养殖数量来积极、有效应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加大对高温疾病的防范力度,推广耐高温养殖技术,对极端气候事件早做预判提前应对。
综上,“搞好土肥关系,应对气候变化”时间越来越紧迫!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这要从气候变化说起。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我们正在经历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
看一看你我的生活
坐 车
普通汽车需要燃料、新能源车需要电
吃 饭
做饭要用煤炭、燃气,或者用电
玩手机
不管插电还是充电宝,都离不开电
碳中和要首先关注哪些领域?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以下四大受益行业及相关标的:
1)电力格局:火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光伏、风电接力增量需求。
2)工业品生产:限产或为主要方式,供给侧改革再现。相关商品价格有望得到提升。
3)化石能源需求:煤、油、气需求先后达峰,过程中价格承压。
4)新兴领域机遇: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机遇广阔。
1、人口老龄化
(1)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2)产生的原因: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关键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
(3)产生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4)解决措施:
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
(1)产生的原因:
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主要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人出生率高的原因。)
(2)带来的问题:
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3)解决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1)简述:
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6,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
(2)危害: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3)产生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等。(另外,战争可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发展可使其降低等。)
(4)对策: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宜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
2021高考地理押题卷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山岳冰川又称为“高山冰川”,发育于山地、并受地形的影响比较大。下图为某山岳冰川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各类冰川地貌,①②③④为观景台的候选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刃脊,由冰川堆积物堆积形成B.乙为冰碛湖,由冰水混合物富集而成
C.丙为冰斗,由冰川前缘侵蚀而成D.丁为V型谷,冰川侵蚀底部岩石形成
2.若想观赏乙处的冰川地貌,观景台最适合设在图中的何处(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B
2.A
【分析】
1.
据图可知,乙处湖泊地处谷地,为冰川消融时,冰碛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积水成湖,B正确;甲处为刃脊,由冰川侵蚀形成,A错误;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丙处为山脊,C错误;丁处远离冰川,河谷较为开阔,主要与流水侵蚀有关,D错误;故选B。
2.
若想观赏乙处的冰川地貌,观景台最适合设在图中的①处,原因是①处坡度上密下疏,为凹坡,①处和乙处之间无障碍物阻挡,A正确;②③④距离乙处较远,且有障碍物阻挡,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里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如图为1987~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4.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答案】
3.B
4.C
【分析】
本题以地球生态超载日为资料,涉及资源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3.
由图可知,从1987年到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逐渐提前。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则人类可用资源可能会增多,“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A项错误。地球上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则使资源的使用量增多,“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B项正确。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会使人类可用资源增多,则“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C项错误。图示时间段全球经济整体呈上升趋势,D项不符合实际。
4.
本题问的是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推后可采取的措施。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可取,A、D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资源量等计算出的一个估算值,降低人口合理容量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推后没有影响,B项错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使“地球生态超载日”推后,C项正确。
【点睛】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影响。,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江苏淮安水上立交枢纽位于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的交汇处,“上槽下洞”成为运河穿越淮河的模式,上演了一幕“水上立交”的有趣景象(下图)。上部通航渡槽是南北向的大运河,下部东西流向的淮河经15孔涵洞流入黄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淮河( )
A.属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洪水期较长,3月会出现凌汛
C.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D.以南地区多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6.修建“水上立交”可以( )
A.传承、宣传古运河文化B.实现东西南北航运互联
C.彻底解决引淮灌溉问题D.保证京杭运河航运通畅
【答案】
5.C
6.D
【分析】
5.
准河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地内循环,A错误。河流结冰的年份很少,往往冰期很短,且河流在流向上主要是自西向东,即使结冰融化的时间上游、下游也是一致的,所以不会出现凌汛,B错误。淮河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C正确。以南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
修建水上立交的作用是让淮河入海水道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河流可以各自在河道中流淌,互不影响、互不干扰。这样一来让京杭大运河在这一片区域的水道漕运的效率更高,作用更大,D正确。不是为了传承、宣传古运河文化,A错误。不能东西南北航运互联,B错误。并不能彻底解决引淮灌溉问题,C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淮河的地理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30万余平方公里。
2021年3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预警,下图是3月15日2时的气压(单位:hPa)形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推测,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沙源地是( )
A.新疆B.内蒙古C.俄罗斯D.蒙古国
8.海南岛3月15日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阴雨B.强风C.降温D.早晚有雾
9.图示时刻,下列地区中沙尘天气最严重的是( )
A.东北平原B.河套平原C.准噶尔盆地D.青藏高原
【答案】
7.D
8.D
9.B
【分析】
7.
观察图片,可以看到,本次的高压中心靠近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边境,强劲的西北风从西北携带蒙古国的沙尘进入我国,形成沙尘天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
海南岛3月15日处于低压槽线控制,水汽较充足,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雾气不易扩散,可能出现的天气是早晚有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
图示时刻,下列地区中沙尘天气最严重的是河套平原,因为河套平原此时的等压线很密集,风力很大,大风扬起沙尘,而且处于西北风的前缘,沙尘天气最严重。B正确。东北平原受低压中心控制,多阴雨,沙尘少;准噶尔盆地 等压线稀疏,风力少;青藏高原海拔高,受沙尘天气影响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的有关知识。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
“增长极理论”由学者们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发生(极化作用)然后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扩散作用)。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地理单元可以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是( )
A.建三江农垦区B.粤港澳大湾区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D.丹霞山地质公园
11.从产业生命的周期看,目前处于“扩散作用”的产业部门是( )
A.集成电路B.飞机制造C.电子装配D.甜菜制糖
【答案】
10.B
11.C
【分析】
10.
由材料描述可知:“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发生(极化作用)然后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扩散作用)。”选项中建三江农垦区作为农耕区,无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A错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丹霞山地质公园作为固定的自然环境,也无法传导扩散,形成增长极,C、D错误。粤港澳大湾区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具有完整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密集,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明显,增长极容易形成。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可作为区域增长极,B正确。故选B。
11.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看,成熟期的产业部门处于扩散阶段,集成电路和飞机制造目前属于开发期和增长期,不适合扩散,A、B错误。甜菜制糖属于衰退期,没有扩散必要,D错误。电子装配属于成熟期,目前正处于扩散期,C正确。故选C。
【点睛】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分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适宜机械化收割。下图示意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甲处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土壤C.地形D.植被差异
13.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甘蓝型油菜种植并有取代早稻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变干B.农业种植技术进步C.居民饮食结构调整D.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答案】
12.C
13.D
【分析】
12.
甲处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开花时间早,其北侧为天山,南侧为昆仑山,西侧为帕米尔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开花时间较晚,故导致甲处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因素是地形,C正确;甲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植被以荒漠为主,故大气环流、土壤、植被差异不属于影响其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因素,ABD错误。故选C。
13.
根据材料可知,蓝型油菜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适宜机械化收割,故推测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甘蓝型油菜种植并有取代早稻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D正确;南方地区是早稻主产区,全球气候变暖变干和种植技术进步与此无关,AB错误;居民饮食结构调整与事实不符,C错误。故选D。
【点睛】
油菜主产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一般秋季播种,春季开花,5月份收获;青海湖附近油菜一般7月开花,影响油菜开花的时间早晚因素较多,如热量、水分、地形、纬度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油菜种植有“北移南迁”的趋势。
传音控股是一家在国内没有知名度,在海外发展中国家中却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据统计,其主营业务Tecno手机在非洲市场占有率持续排名第一(50.0%以上)。传音特地开发了适合深肤色用户的美肌模式,能将黑皮肤拍成靓丽的巧克力色。近年来,随着其他国际大品牌的进入,Tecno手机的市场竞争压力陡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传音手机创新拍照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抢占市场B.提高利润C.降低成本D.增加卖点
15.促使传音公司创立伊始便走出国门,深耕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因素有( )
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②当地产业链配套完整③新兴市场潜力大④当地营销环境优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6.传音公司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更能有效抗衡国际大品牌竞争的是( )
A.提升品牌形象,转向高端手机市场B.专注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C.深入文化交流,拓展本土市场D.借助电商和媒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答案】
14.A
15.C
16.B
【分析】
本题以传音控股公司在海外市场开发为情境,考查影响产业发展区位因素,考查学生对相关地理原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思维素养。
14.
依据材料可知,伟音手机拍照技术可以将黑皮肤拍成巧克力色,并且传音手机的主营业务Tecno手机在非洲市场占有率持续排名第一,所以传音手机创新拍照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抢占市场,因此A项正确。创新拍照技术可以更好的对接非洲市场需求,提高利润可以从多种方式采取措施,故提高利润并不是主要原因,因此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拍照技术的研发,提高的生产了成本,故C项错误;该拍照技术只是对于黑肤色的人群来说是卖点,对于其他肤色的人的吸引力不大,故D项错误。
15.
我国国内拥有众多的手机知名品牌,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故①正确。非洲地区工业化滞后,产业链不如我国,故②错误;非洲人口多,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故③正确;非洲经济发展落后,当地营销模式和理念不如国内,故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本题选C。
16.
传音控股转向高端市场的成本较高,不利于与国际大品牌竞争,故A项不符合题意;专注核心技术研发,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更好的吸引消费者,提升产品竞争力,故B项正确;传音公司主打海外市场,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际大品牌也有电商和媒体销售渠道,故D项错。
【点睛】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8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范围辐射鄂、湘、赣三省。三省内陆形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河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
“十三五”以来,鄂、湘、赣三省发展势头强劲,GDP年均分别增长7.8%、7.8%、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左右。“十四五”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将继续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领域推动一体化发展。
(1)概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优势。(4分)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相对较慢,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3)列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合理措施。(6分)
(4)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简要说明长江中游、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在资源调配、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合作的路径。(6分)
【答案】(1)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区的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位于长江中游,水运便利。
(2)长江中游地区范围较大,联系不够紧密;与长三角相比,并非直接沿海,缺少直接的海运条件;山地丘陵为主,地区交通不便等。
(3)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联系;区域内产业合作与分工,打破行政壁垒;发挥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4)发挥中游水能、矿产优势,对长三角进行资源输送;中游地区植树造林、恢复湿地,减轻中下游洪涝灾害;长三角则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共同投入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等。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城市区域因素、城市体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从相对位置和交通位置方面概述。相对位置: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区的中心,沟通东西,连接南北,辐射范围广;交通位置:位于长江中游,多条干线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
(2)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等。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内陆,缺少直接的海运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不便利;长江中游地区面积大,地域联系不够紧密。
(3)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规划,成立组织与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合作与分工,促进协调发展;发挥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联系;共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长江中游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劳动力优势,向长三角进行资源输送;长三角可以为长江中游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生态安全方面:长江中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减轻长三角洪涝灾害;长三角可以为长江中游生态恢复提供资金、技术等。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2019年9月份开始,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丛林中开始燃起火焰。随后,山火在澳大利亚大陆上迅速的扩散开来,最终发展成为一场震惊全球的灾难性山火事件。下图阴影地区是本次山火波及的主要范围。
(1)说明图示阴影地区9-10月份容易出现山火的自然原因。(6分)
(2)火场周边地面有大量降尘产生,说明降尘产生过程。(6分)
(3)以往经验表明山火过后植被恢复良好,对此作合理解释。(8分)
【答案】(1)春季气温上升快;旱季末期地面干燥;雨影区焚风效应影响;植被丰富;
(2)燃烧形成烟尘;火场区烟尘随气流上升;高空烟尘向周边扩散;火场周边烟尘随气流下降。
(3)土壤肥力增加;病虫害减少;林间光照(通风)条件改善;入侵物种得到抑制。
【分析】
本题以澳大利亚为载体,考查山火的原因及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
(1)9-10月,为南半球春季,春季气温上升快,阴影地区多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一侧,降水少;此时段及之前,降水少,植被的枯枝落叶积累多,地面干燥。
(2)降尘产生过程从烟尘产生到烟尘扩散,再沉降到周边地面这几个节点说明。山火燃烧形成烟尘;火场区温度高,烟尘随气流上升;高空烟尘向周边扩散;火场周边温度低于火场区,气流下沉,烟尘随气流沉降到地面。
(3)森林然后后形成的草木灰能增加土壤肥力;山火使得害虫减少,病虫害减少;林冠被烧毁使得林间光照和通风条件改善,利于某些林下植物的快速恢复;某些入侵物种得到抑制,利于原生植被快速恢复。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选修2—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据海洋部门多年现测,正常冰情年份,渤海海冰面积能达到3.3万平方公里,约为渤海总面积的40%左右。渤海海冰常年份可开采300亿立方米淡水,而黄河1年的入海流量,也不过是200亿—500亿立方米左右。海冰淡化当于又发现了一条黄河。我国海冰淡化技术和当前常规的成熟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较,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某些方面也是首创。海冰淡化技术工艺简单,投资较少,易于推广。
根据材料,评价渤海湾地区海冰淡化的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渤海海冰资源丰富;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淡水资源短缺市场广阔;海冰淡化技术成熟;海冰含盐量低、杂质少,相比海水淡化成本低。
不利条件:海冰资源只存在于冬季且年际变化大,资源不稳定;环渤海地区通过跨流域调水已经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海冰淡化与调水相比成本高,且海冰淡化设施一次性投入资金多;大规模开采海冰会使海水温度、盐度变化,破坏海洋环境。
【分析】
本题考查海洋地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中海冰开发利用条件,同时考察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渤海湾地区海冰淡化的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角度进行评价。有利条件,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正常冰情年份,渤海海冰面积能到3.3万平方公里,约为渤海总面积的40%左右”,渤海海冰资源丰富;“海冰淡化相当于又发现了一条黄河”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淡水资源短缺,海水淡化市场广阔;“海冰淡化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某些方面都是首创”,海冰淡化技术成熟;“海冰淡化技术工艺简单,投资较少,易于推广。”,相比海水淡化成本低。不利条件,海冰资源只存在于冬季且年际变化大,气温变化也大,资源不稳定;环渤海地区通过跨流域调水已经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海冰淡化与调水相比成本高,利润降低,海冰淡化设施一次性投入资金多,受气候、调水等因素影响,利润不稳定;海冰淡化产业化开采海冰会使海水温度、盐度变化,破坏海洋环境。
20.[选修6—环境保护]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近年来,因养殖和观赏需要,我国引入的外来物种日益增多。为了管控物种入侵风险,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引入“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填补了法律空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实际出发,简要论证以上立法的必要性。
【答案】我国地理环境多样,为外来物种创造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外来物种人侵,已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世界交流增多,外来物种输人增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立法效果显著,有利于生态保护(加强立法可有效降低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威胁)。
【详解】
本题考查生态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并结合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首先,我国南北跨纬度、东西跨经度的范围广,地理环境多样,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多样,为外来物种创造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其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联系和交流较多,容易导致外来物种的输入;目前,大量的外来物种入侵,已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缺乏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体系,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管理较难;同时立法以后,可以从法律的层面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管理,有利于生态保护,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