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恢的传奇人生3:有意无意入仕途
1931 年夏,王恢初中毕业,本想到桂林升读高中,但当时桂系与蒋介石交恶,湘桂军队对峙于甘棠渡,经常交火,炮声连天。
全桂通道阻塞,王恢的求学之路也被隔断。冬天,王恢走进仕途第一步,任全县第十三团务分局副局长。那时的中国大局,不外乎是年年军阀打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州更是兵家必争之地,1929 年十一易县长,1930 年九易县长,当官的都像走马灯似的,屁股没坐热就又开溜了。
湘军撤退后,湘匪祝子书率众盘踞在炎井,省里下令招抚。王恢陪同县长唐燮亲赴炎井,经过艰难谈判,终将其招安下山。1932 年,王恢兼任西林小学校长。祝子书匪下山不久,湘匪潘得胜约二百余人又入据紫花坪、炎井。4 月,王恢商得县团务总局局长蒋余荪同意,亲到中乐山招抚下山,驻枫木山下街。王恢仅带兵十二名驻上街,而事先召回老团丁三十名,驻在附近的瓦窑头,虚张声势。王恢率队将二百多名土匪安然送至县城接受整编。5 月,湘匪谢子青又入驻炎井。王恢派人打听到消息后,只带十三人、枪七支到了双江口。王恢命团丁黎明潜至双江口桥头,天明以六人直冲入屋,五名在右方山上截击,匪徒措手不及,全被歼灭,活捉了匪首的老婆,获胜而归。
中午时分,团丁文某从炎井出来,在橫路上碰到谢子青,谢匪叫文某传话给王恢,必来重重报复。这时,王恢方知谢匪乘乱逃脱上山。此后谢匪果聚众数十于炎井,伺机报复。王恢夫妻移居县城避祸。王恢后来设计利用土匪杀了谢子青。
1933 年7 月,王恢任万德乡乡长,年方二十五岁。当时广西实行“三位一体制”,乡镇长兼任自卫队大队长、中心国民基础学校校长。所谓“中心”,意同高小,即高等小学。时万一乡分为万合、万福、万全、万德四乡。乡公所和学校都设在东江庙。其实“中心”有名无实,乡里没有高小,高小的学生都要远去万福乡“中心”——西林学校寄读。因社会经济关系,万全乡子弟占该校学生的三分之二,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学田,万全乡也占三分之二。为方便子弟上学,经与万福乡及有关方面商定,分家另建万全乡中心学校。
王恢选定枫木山万全寺西边寺产地十余亩建新校。即请县府教育、建设两科派员勘测,制图、备案。墙砖因烧制不及,则就地取材,制成土坯砖供用。据王恢记忆:“先于四隅建教室,中间楼座大礼堂从缓,暂在后面建宿舍,前面起门楼。董其事者大西江(村)蒋世宜普安也。他无间晴雨,每天带饭团早去晚归,监工、会计,一手包办,涓滴归公,非会议未偿吃公家一口饭、支公家一分钱,学校就是这样创办起来的。蒋后来一人任董事,十年无闲言。”王恢任长万区区长时,为表彰蒋世宜建校办学有功,书赠“万全之宝”匾额。
枫山中心学校布局豁达,颇具规模,校门高大宏伟,这在当时的乡村小学是手屈一指的。解放后,这里一直是全乡的中心小学,后来又升办为初中。
本文选自蒋钦挥主编;宾恩信,王文胜,王清荣副主编,全州民国人物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 。版权所有。别的媒体采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作者简介:
蒋咸美,全州县大西江乡大石江村人,生于1949 年7 月,1970 年参加工作,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曾任全州县党史办征编股长10 多年,多年坚持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青年作家》、《广西文学》等报刊、出版社发表作品200 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