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告诉你:玄乎其玄的内驱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两天看了一个TED演讲,叫《The Puzzle of Motivation》(驱动力之谜),里面说到一个心理学实验很有意思。

这个实验叫Candle Problem,蜡烛问题。

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我是实验者,我带你进入一个房间,给你一根蜡烛、一盒图钉和火柴,就像下面这张图上这样。

现在你的任务是,要想出一个办法,把蜡烛固定在墙上,并且让燃烧后的蜡烛油不能滴到桌上。你会怎么做?

有些人想到用图钉把蜡烛固定在墙上,但是,不行;
还有些人想到用火柴把蜡烛的底部融化,然后黏在墙上。但是,还是不行。
其实,如果跳出思维定势,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像下面这样:
没错,放图钉的盒子,不只是可以用来放图钉,它也可以用来当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
很显然,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思考、发散和创造力。
有个普林斯顿的科学家利用这个经典的实验,进行了关于内驱力的研究。
他把参与实验的人分成了两拨。
对第一拨人,他说:“我只是想取个平均值,看看一般人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第二拨人,他说:“如果你是前25%最快解决问题的人,就能拿到五块钱;如果你是今天所有人里面最快解出来的,你就有20块钱。”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20块钱是个还不错的诱惑。
那么,哪一拨人表现更好呢?
你可能想不到,能够拿到奖励的这拨人,解出这个问题的平均速度,比另一拨人慢了不少。
奖励,阻断了思考力和创造力。
后来,这个科学家又把蜡烛问题改变了一下,这回,参加实验的人进了房间,看到的材料变成了像下面这样,图钉被从盒子里拿出来了,盒子作为一个单独的工具放在桌上。
这样的话,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变得显而易见,很容易想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奖励就变得有作用了,能得到奖励的人,完成的更快。
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
在规则简单、目标明确,机械化、重复性的工作中,奖励能够让表现变得更好;
但是,一旦这个工作,需要思考、需要创造,甚至只是需要一些基本的认知能力,奖励就会让表现变得更差。
有趣的事情是,这个实验可不是误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被一再的重复,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人群,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除了奖励,还有别的事情会起反作用吗?
有。研究者发现,下面这些事情,也一样会破坏思考力、创造力:
最后期限
强加的目标
监督
比较和评价
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点呢?
它们都是外在的控制手段。
在《内在动机》这本书里,作者爱德华·L·德西,社会心理学界一个知名的学者,是这样总结的。
他说:在一些简单的常规任务中,奖赏和控制可以提升人们的表现。但是,当人们为了外部的控制而做事时,人们在任何需要智慧、深度专注、直觉或创造力的活动上的表现,都要大打折扣。
这个结论给了我两个启发。
第一个是,用这些外在控制手段,逼着孩子做一件事,即使它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奏效的,但从长期来看,他们也做不好。
第二个是,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得调整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以前也没有这些教育理念,就是简单粗暴,胡萝卜加大棒,小孩子不也一样长大了,不也过的挺好。
但,那是在过去。
在过去的生产流水线上,计件式的工资对于提高生产力非常有效,因为它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
同样的,在过去,“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可以是奏效的,它培养出来的人,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因为有很多机械性的工作可以做。
但是,如今孩子们面临的世界不一样了,他们可是要和人工智能抢饭碗的。
其实,都根本不用等到将来,他们现在正在面临的学习,无论是语文、数学也好,还是美术、音乐也罢,要求都变高了,都是极其需要思考、需要创造力,才能做好的。
所以,用胡萝卜加大棒来控制孩子的这种思想,必须得跟着过去的那个时代,一起被留在过去。
好嘛,奖也不行,罚也不行,那到底要怎么做呢?
其实也很容易想象。和外在控制相对的,就是内在动机。
那什么是内在动机呢?
就是一个人是因为自己内在的感受而想要去做一件事。
内在的感受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兴趣、好奇心,和思考的过程本身,发现一件新鲜事、学会一个新知识本身,所带来的那种乐趣。
这就是我们汲汲渴求的所谓“内驱力”
你可能会说,我就是想要知道,怎么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其实,内在动机与其说是激发,不如说是保护。
兴趣、好奇心、思考和求知的乐趣,是被DNA写进我们的身体里的,是天然存在的。人类就是因为这样的特性,才得以进化、进步。
也就是说,听起来玄乎其玄的“内驱力”,孩子天然就有。
但是,关键就是这个“但是”:
它很微弱、很脆弱,一旦有更强的刺激出现,就会被忽视、被取代,并且很难再生。
这就像一个孩子本来都是能接受和喜欢食材本身的味道,可是你一旦给他们的味蕾强烈的刺激,比如非常甜或者非常咸的,频繁的多来几次,他们对味道的选择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同样的,一旦你习惯用外在的奖赏和控制来操纵孩子,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孩子已经买不起兴趣和好奇心了。
所以,发掘内在动机的第一步,也是最根本和重要的一步,是保护,是减少强刺激。
这些东西哪怕方便、哪怕有效,从一开始,我们就必须提醒自己,慎用、慎用,最好不用。
首先,不要用一些甜头来引诱孩子学习。
比如说,你要是写完作业就可以去买零食吃;你要是算出这道题就可以去买一个玩具。
妞妞从小到大,我在这件事上都非常克制,基本上从没有对她使用过物质奖励,尤其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
有一次妞妞想出一个数学问题,妞妞奶奶说:“你太厉害了,快让妈妈买个玩具奖励你。”
我就对妞妞说:“你刚刚想出这道题的时候,开不开心?”
妞妞说:“开心。”
我说:“你看,这种开心就是最好的奖励了。你想要的玩具,可以用你的零花钱买(话说这顺便还把财商、算小数点一块学习了),也可以写在礼物清单上,过节的时候妈妈送给你。”
当她非常认真和艰难的去思考,去克服一个难题的时候,我也会引导她说:“你刚刚思考的时候,可能觉得很难很难,但是想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很高兴?”
这样的对话,都是希望引导她向内去观照,而不是向外去求索,引导她去看到自己内心那些微弱的烛光,给那些烛光更多的氧气,直到慢慢变成烈焰。
记得我和妞爸聊天时,说起过一个观点: 思考的乐趣,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因为你一旦能从向内的东西上感觉到乐趣,就会更少的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之上。
其次,不要比较。
改掉那些“你看某某某做的比你好”、“你看某某某每次都考一百分”的口头禅。
我觉得自己有个做的很好的地方就是,妞妞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比较的环境当中的。
哪怕她自己主动去进行比较,我也会引导她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别人在一件事上做的好,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努力,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也会做的更好。”
当然,现实中我们一定会碰到一些更棘手的问题,比如: 怎么长期保持对一件事的热爱? 总要做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吧,怎么办? 总有些想做的事却不能做,能不能同时保护内在动机,又设立规则?
其实关于这些,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一个配方,就是: 自主感+胜任感+联结感。我们下回来细说。
今天,先记住最重要的一点:
不要用简单粗暴的强刺激杀死孩子的内驱力。像保护一簇微弱的烛光那样,保护好它吧。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