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器真伪分辨

  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在我国珐琅工艺史上非常著 名,是掐丝珐琅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以至于将掐丝珐琅类都统称为景泰蓝。最早掐丝珐琅起源于元代外来铜胎珐琅技术,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制品,从故宫等地陈列过的实物来看,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宫廷内的御用监(皇 家厂坊)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日下旧闻考》)。这个时期制胎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市面流传的明景泰时期的珐琅数量十分稀 少,此件拍品是少见景泰年间的小而精的官造掐丝珐琅。

  

  收藏掐丝珐琅,以胎体厚重工艺精细为最 佳。一件约30厘米高的乾隆掐丝双耳龙寿纹瓶,器胎可厚达1厘米以上,重量可达数公斤,需双手合力才能提得起;而清道光年间及后世制作的景泰蓝,器胎和重量都要轻巧得多,一只手便可提起。此外,收藏掐丝珐琅,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且须造型奇特,以有出戟、附件为佳;再次是碗、碟、杯等。

  明代掐丝珐琅色彩的发展过程、艺术风格、工艺特点和历史成就,弥补了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关于明代掐丝珐琅色彩研究不够深入而系统的缺憾。与学界已有的对于掐丝珐琅色彩研究的成果相比,本文借助现代色彩学、统计学等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国际先进色彩体系——NCS色票和测色仪进行实际样本取色,构建了色相环、三角形的定位分析和色域数据统计,以及年代色谱对比表格,从而更加科学、全面和直观地诠解了明代掐丝珐琅色彩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最 后,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收藏、鉴赏、研究等领域更为全面地认知与鉴赏明代掐丝珐琅色彩有所裨益。

  

  收藏古老的掐丝珐琅,要看作品的艺术性、断代与否、做工是否符合当时的工艺。如果是当代大师的作品,先看设计理念,再看做工是否精致。无论何时,只有真正好的作品,其价值才不会大打折扣。

  蒙古人注重工匠,在长期的征战进程中搜虏被控制区域的工匠并广设工场来展开元代的手工业。当时的掐丝珐琅器可以尽为皇 家效力的,由于烧造技术的不老到,故出产规划并不大,产品并不多。从现存的几件元代掐丝珐琅器来看,中国工匠在学习、掌握烧造珐琅技术后,为符合中国控制者的审美爱好,出产出了具有民族特性的制品,但装饰品办法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艺术神韵。

  

  乾隆皇帝喜好古代文物,不但在玉器中生产仿古玉,珐琅器生产中也有强烈的仿古倾向,有许多珐琅器就是模仿古代的青铜器的器型与纹饰制作的。

  金属胎珐琅器是从外国舶来的工艺品种类,传入中国分两条路线,有三种工艺类型。第 一条路线是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经陆路传入中国,经过这条路线传入两种类型的珐琅器,即掐丝珐琅器和内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即“大食窑”器、“景泰蓝”,这种工艺由于深受明清帝王青睐而得到迅速发展;内填珐琅器又被称为“拂郎嵌”。第 二条路线是清康熙时期由西方经海路从广州贸易口岸传入中国,经过这条路线传入的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洋瓷”的画珐琅工艺品。所以,珐琅器依制作技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掐丝珐琅器、内填珐琅器和画珐琅器三种类型。

(0)

相关推荐

  • 精美绝伦,精品景泰蓝,高清图!

    景泰所有御前陈设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凡瓷器所能烧制的器物,珐琅器也无不尽有.成化时期宫内景泰蓝的烧制几乎相当,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 ...

  • 景泰蓝鉴别的基本常识

    一直以来,景泰蓝因为用料昂贵.工艺繁琐,而成为仅供皇 家把玩的工艺品.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曾经在宫廷之中设置专门制作景泰蓝的珐琅作,统治者刻意阻止珐琅彩的工艺外传,从而使得景泰蓝工艺品成为皇 家 ...

  • 说说景泰蓝吧

    说起景泰蓝,京城的各大旅游景点总是很多.小戒指.粉盒子.花瓶们,大都粗制滥造,质轻体薄,填彩凹凸不平,坑洞很多,让我对景泰蓝生不出好感.就像满大街的低廉岫玉一样,使人以为景泰蓝就长这个样子. 国庆长假 ...

  • 掐丝珐琅怎么辨别真假

    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 ...

  • 解读明清景泰蓝

    与历史上任何一种手工业的发展相同,景泰蓝工艺的发展也与当下政治格局有着亲密的依存关系,历经了晚明民不聊生的黑暗政治,景泰蓝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景泰蓝,中国的著 名特种瓷器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 ...

  • 掐丝珐琅彩收藏有哪些好方法

    景泰蓝,又称"掐丝珐琅器",它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元明清三代的御用器物.继明代之后,清代景泰蓝又有了迅猛的发展,其艺术与工艺水平都达到古代史上的巅 峰,且文献详实.遗 ...

  • 精美明清景泰蓝,值得欣赏,感谢分享

    景泰蓝的制作成本过于高昂,即便对皇 家来说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皇帝下令将珐琅作并入其他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十三日, ...

  • 掐丝珐琅器应该怎样来欣赏

    元代的掐丝珐琅器色彩明快,釉料中有颗粒,是烧造火候较低的表现.如掐丝珐琅番莲纹双耳炉,口径12厘米.底径9.1厘米.高7.4厘米.器型简朴,颈部稍内敛,腹部稍外凸.口沿.圈足和双兽耳为素铜质,颈.腹部 ...

  • 明清景泰蓝鉴定的方法

    建国后,景泰蓝成为国家出口的长期品种,仿古品种一直延续生产至今.当时的欧洲生意是通过香港转出口,这时段的景泰蓝质量比较好.因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急需大量外汇,在到文革时期之前生产的景泰蓝品种远销九十多个 ...

  • 掐丝珐琅器真假鉴定

    设计.制图.掐丝.粘丝.点蓝.烧蓝.磨光和镀金,这就是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的主要工序,然而制作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的过程要远比这复杂,中间糅杂了多达上百道工序,而这些工序的基石,是设计师的奇思妙想. ...

  • 各个时期景泰蓝特点及真伪鉴定简述

    珐琅器在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两种分支,一种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元朝传入中国,并在明代开始大量烧制,景泰年间达到了巅峰,因此后世称之为"景泰蓝",这之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