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滚”出来的 | 褚半农

有一年端午节,朋友寄来礼品粽子,算是比较有名的牌子。其实家里也裹了粽子,煤气灶上烧了好几个钟头的那种。两种粽子吃起来的感觉如何?恕我直言,那种品牌粽子真的太难吃了呀,考虑到不能暴殄天物才吃光的。自己裹的粽子口味自然要大大优于店里买的粽子,但我仍不满意,还是怀念过去老宅柴灶上“滚”出来的粽子味道。

一样的用糯米,一样的用猪肉,一样的用粽箬,一样的用火烧,自己动手裹的粽子,味道咋就与原来的不一样了呢?还真是不一样,原因就在一个“滚”字上,这又同乡下头柴灶有关。那柴灶上的粽子,经这一“滚”,猪馅上的油肉全部烊掉,融化到粽子的角角落落,熟透了的鲜肉味道自然跟着渗透到粽子全身上下。而糯米呢,连粽子最中间的那部分,也完全膨胀后粘成一团,并紧紧裹住里面的馅头,撕开粽箬,一股香味不“滚”出来也难。

“滚”是个方言动词,在上海方言中的义项,有同普通话的,如“滚出去”;也有完全不同的,如这个语境下的“滚”,发音是平的,词义似“焖烧”,又不完全一样。柴灶上经常会用到“滚”,做法又十分简单。

我家端午裹粽子一般都是下午动手。每年妈妈、妹妹裹好粽子后,柴灶上烧火的任务是我的。所谓柴灶,就是专烧柴草的灶头。平时烧饭炒菜,有什么柴就烧什么柴,“三夏”过了,麦柴、油菜萁上场了,就烧麦柴、菜萁柴。“三秋”过了,水稻脱粒、棉花秆拔起来了,就烧稻柴扎花萁柴做成的草团。一年之中,至少有两次的烧火有所不同,一次是春节前焋糕,二是端午节煠粽子。这两次烧火,因灶头都要连续烧半天,事先要准备好足够的“硬柴”。所谓“硬柴”是相对于稻柴这类“软柴”而言的,其实就是树枝一类的硬物,平时锯断、晒干早堆在一边了。硬柴出硬火,烧起来火头旺、柴灰少不说,就是停火了,余烬在灶肚(方言不说灶膛)里的热度持续不退,最适宜“滚”了。

粽子入镬,加满水,硬柴用软柴引燃后,烧开是很快的,要烧熟还要很长的时间。这时候,我只要看好灶肚里,继续让那硬柴交叉架好任其燃烧,保持适当的火头,不要太旺,旺了也是浪费;太小则烧的时间会拉长。刚裹好的粽子捏上去有点松软,在镬子里得到持续高温后,粽箬里的米粒会慢慢膨胀逐渐饱满。粽子装满了一镬子,整个烧火过程中,还至少要两次调整粽子的位置,把下面的翻到上面,上面的翻到下面,让它们热度均沾。

那时能吃到的美食少,嘴巴会很馋,好不容易等到一年才裹一次的粽子,总想快点吃到。母亲总是提醒慢点,粽子还没有熟透。耐心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拿出粽子试试看,有时拿出的粽子是熟了,但里面的糯米和鲜肉,双方尚未深度粘合,一看就知成熟度刚达标,可以吃了,但离粽子的至味还差很远。我知道接着用什么办法让它们只只熟透。

这办法就是“滚”,翻译成官话是利用余热。灶肚里的那些灰烬,虽不多,但足够“滚”了。硬柴天生有硬脾气,成灰了还在不停闪耀着红红的本色。此后,不需要添加任何柴草,任它们继续贡献热量,只要把镬盖盖好,让粽子“滚”在镬子里熟透。它们不会让我失望。

不消到明天早晨,即使“滚”过一两个小时再看看,粽子的成熟度明显提高,这确是个好办法。那个品牌货粽子所以难吃,就因为火候不到,只是烧熟而已。

柴灶上的“滚”,是从实践中来的,不光煠粽子我会“滚”,烧其他食物有时也需要“滚”,如红烧肉。东坡先生在黄州写的《猪肉颂》“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诗句里,我以为也含有“滚”的意思。

(0)

相关推荐

  • 【西散原创】顾锦良作品 | 清晨刮镬声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咣嗞,咣嗞,咣嗞--&qu ...

  • 包粽子

      包粽子 文/刘述涛 时间一到五月,处处都飘满了粽香.包粽子,洗箬叶的场景,就随处可见.粽子好吃,包粽子的人也就多.但也有不会包的,多少女人,在别的事情上是一把好手,上得厅堂,进得厨房,但在包粽子这 ...

  • 【一秋新作】端午时节糯米香,回忆比那粽线长!

    端午时节糯米香 回忆比那粽线长 一秋 外祖父家的家规是极严整的.吃饭掉个饭米粟都是要捡起来吃掉的. 解放前外公家在安丰老街上开南货铺.钱如银沟往家里淌的时候,外婆仍是一大家子起的最早的一个,请安.上香 ...

  • 奶奶的白粽子

                奶奶的白粽子              文/刘红霞 每到端午节我就会特别怀念奶奶包的白粽子.所谓白粽子就是纯糯米包的,可是在我看来白粽子却是最美味的粽子.现如今奶奶不在了,而她 ...

  • 温暖的粽

    序言:虽说现在就谈端午有些早,但这段时间天气陡然热了起来,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喊声,而且情感大剧<温暖的弦>正在热映,那我也蹭蹭热度,送大家<温暖的粽>吧. "从屈原跃进 ...

  • “柴”的味道,还记得吗?

    <楚门里>图转网络 呵呵,"柴"一个让我们生发温馨回忆的词.孩子时,我们大都是吃着父母的"柴"长大的.长大后就很少品尝这种爱的味道.而对男孩子来说,吃柴的机会要比乖巧的 ...

  • 《 家的味道》

    文/李知行 墨绿色的粽叶在记忆之树中摇动,弥漫着丝丝缕缕的清香. 几个月没有回到奶奶家了,但脑海里不时浮它的样子--古朴而有田园风情的小院,红砖碧瓦的老屋,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晒的发白的玉米. ...

  • 研究上海“绞圈房子”以及呼吁保护它们的褚半农、徐大纬等人

    [引子] X 为了绵延不息的乡愁,30多年奔走寻找 绞圈房子,正在消失的特色建筑,不该忽略的乡土记忆 (2017.04.28<闵行报>特约撰稿:褚半农,本版照片由作者提供) http:// ...

  • 褚半农:“见子”和“夜子”

    西门庆纵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初二晚上去找贲四老婆,初六下午去找林太太,初七又找如意儿,到十二晚上他见到了梦寐以求的蓝氏,真是亢奋之极,他哪里知道,九天之后他就将踏上鬼门关,死在板门上了. 这天他从 ...

  • 中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一览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4日 来源:国家民委网站[字体:大 中 小]

  • 近代·谢半农诗词(江阴)

    谢半农(兰庐) 梦游虎丘 禅钟隐隐出林寰,短簿祠前月色闲. 驴背无心咏秦石,虎睛耽视认吴山. 新秋白袷寒今夕,旧梦乌衣宅此间. 行过溪桥同一笑,浑忘来路几多湾. 题霞景楼图 芸香奕世继伊川,别有风流压 ...

  • 一盆一景一世界,半农半艺半神仙——2021年绍兴市盆景文化艺术展

    2021年4月9日,2021年绍兴市盆景文化艺术展在浙江省嵊州文创园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浙江省绍兴市风景名胜和园林学会主办,浙江省绍兴市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嵊州市 ...

  • 周半农:天梯

    相关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 周半农:天梯 明代陈继儒的笔记<珍珠船>中,有一则"梯箸取月"的故事:唐朝太和年间,有个周生在洞庭山结庐,时常用道术救济吴楚贫民,人们都很敬重他 ...

  • 半农半医教材

    半农半医教材 --图书欣赏之五一〇三 <半农半医教材>(第一年用.试行本),河北省天津专员公署卫生局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北京书刊出版业营业许可证出字第〇四六号) 北京崇文区緓子胡同十 ...

  • 半农山水一《山居人家》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

    半农山水一<山居人家> 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巜山居图>一直是画家们乐于创作的题材之一.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与画家的心境有关,在传统山水画中,那些文人们,在政治上不得意 ...

  • 初访半农苑

    一 九月中旬,白马小学校长权谋兄弟的朋友圈,发了两次足球场草坪模样的照片,看到他的朋友圈,我心里非常欣喜:白马小学终于有足球场了.随即自问:足球场在哪里呢?难道是把操场改做足球场?想打电话给权谋问个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