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活佛,活为枭雄,死得憋屈

本       文       约      57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南怀仁记载过康熙打猎的情景:侍卫们将上百只动物撵到一个包围圈里,皇上,开搂吧。闭眼睛开弓,射跑偏了也能搂着点啥。但康熙觉着这很牛逼,拿小本记账:一生打虎135,熊20,豹25,猞猁狲10,麋鹿14,狼90,野猪132,鹿没法儿数了,数百,还曾一天射中兔子318只——尔安敢轻吾射乎?

青年康熙出猎图

能耐多大搁一边,瘾大是真的。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除了有40多天回京过年,康熙基本都呆在黄河北岸,沿着长城打了一路的猎。当地蒙古人也能忽悠,说从一株玉草(芨芨草)下面跑出四五十只兔子,勾得康熙猎瘾发作,到了“野兔丰盛”之地,嫌马不给力,派人去北京取宝马良驹。马来时他已经转移战场了,兔子太少,十分郁闷。蒙古人惭愧得很,“不料皇上临此穷山恶水”,实在没啥特产招待皇上,只好派宝日龙梅给康熙泻火。电视剧瞎编,“把朕强暴了”,蛮不对,还应该是“尔安敢轻吾射乎”。

火泻了,康熙精神百倍,在鄂尔多斯彻底玩儿嗨了。打靶归来,给太子写信,“鄂尔多斯兔有五斤者,四斤八两以上者多”,“京城之兔不知有如此重者乎?”显摆了一番,又说,太子呀,这么多流氓兔你没见着,我替你遗憾呀。太子回信:“极为难过,欲哭”。

出了蒙古地界,宁夏总兵热情邀请康熙接着玩儿。康熙婉拒:“何如休养马力以猎噶尔丹乎?”——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康熙是在亲征噶尔丹。从打猎的记载看,康熙出了城,一路抓兔子捕鱼,吃着小烧烤,唱着歌,就把噶尔丹灭了。

未免太小瞧噶尔丹了。

1

亲征噶尔丹前,清军和准噶尔打过。

第一战在乌尔会河,两万清军只跑出来二三十人。第二战在乌兰布通,十万清军围攻噶尔丹三万人,内大臣佟国纲战死,噶尔丹全身而退。这样的战斗力,唱什么歌能轻易灭掉?

乌兰布通之战

康熙也知道噶尔丹不好打,派了三路大军亲征:东路军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帅,从沈阳出发迂回到克鲁伦河;西路军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率陕甘兵马,经内蒙古迂回到巴颜乌兰的西边;康熙亲率中军,从北京出发直奔巴颜乌兰——康熙是想把噶尔丹堵在巴颜乌兰,形成三军夹击之势。

东路军出发晚了,这无所谓,能参战最好,不能的话,别让噶尔丹往东去骚扰龙兴之地就可以了。

西路军任务最重,不但要和中军夹击噶尔丹,还得堵住噶尔丹回老家的路。但他们要越过阴山,横穿戈壁,太难走,到预定集结地点翁金河时,整整晚了十天。

所以,中军顺利挺进、见到噶尔丹时,康熙抓瞎了。包围圈的西侧口子,至少要有十天才能补上,而自己兵粮不足,不可能拖住噶尔丹,这仗打还是不打?

康熙使诈,吓唬噶尔丹,想逼着他往西跑,这样他有可能迎头撞上东进的西路军,费扬古错失的那十天,让噶尔丹自己找补回来。中军派兵尾随,依然可以形成夹击之势。

如果噶尔丹碰不到西路军呢?

噶尔丹就跑了呗。

这仅有的一丝战机,就是昭莫多之战。

昭莫多之战战略图

有学者从噶尔丹撤退的路线和方式上分析,他实际上是在诱敌,一路扔军械辎重,引诱中军追击。但扔完了他才发现前头有个西路军,挖坟的把自个儿埋了。

噶尔丹是真扔不起。在这之前,他侄子策旺阿拉布坦在后院烧了一把火,把准噶尔游牧故地给占了(大致位于今天的伊犁和塔里木盆地)。没了大本营,噶尔丹只好流窜于阿尔泰山以东的科布多一带,没给养,没兵源,靠捕鱼过日子。在昭莫多遭遇时,噶尔丹只有5000人,小火铳2000支。而费扬古实际参战1.4万人,带着大炮,更缺德的是他分兵专打噶尔丹随军的家畜和妇女孩子,还俘虏了一个老太太,抢了两万头牛、四万只羊——这是打仗还是欺负人?昭莫多一战,康熙就是这么赢的,连他自己都庆幸“体面而还”。

1696年10月开始,康熙开始第二次亲征。看着是一路游猎,其实是没招儿,没人知道噶尔丹在哪儿,不打猎闲着干啥?但也不是一点正事没做,费扬古抓的那个老太太,被他感化了。这老太太是噶尔丹手下大宰桑的母亲,因为身份特殊,皇太后都请她吃过饭。老太太愉快地回到准噶尔后,策反了不少噶尔丹的部下。

回家过了个春节,康熙开始了第三次亲征。还是抓瞎,最后是一位准噶尔降将说,别瞎转悠了,家走吧,噶尔丹死了两个月了——就这种情报工作,如果噶尔丹猫起来忍了,第三次亲征就是白忙活一场——这时,康熙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好歹噶尔丹死了,给康熙个面子。

但康熙没给噶尔丹面子。

根据西方人的记载和汉文史料中准噶尔人的口述,噶尔丹坚毅、顽强而又温情、宽厚,很有人格魅力。不好的是他太天真,太固执,总以为自己没错。这样性格的人,面对侄子背后捅一刀、吃不上喝不上的生活压力,面对队伍分崩离析、连老太太都能搞策反的精神打击,身体状况很容易崩溃。所以,西方学者认为噶尔丹是“暴病而亡”。

但清代官方史料记载噶尔丹“服毒自尽”。我国的吕一燃先生和日本学者冈田英弘都认为“自尽”是不可能的,这是清代官修史书的故意行为——康熙必须要抹杀噶尔丹的神圣性。

因为,噶尔丹是活佛,自杀犯大戒,且不可转世。

这小子自杀了吧,犯戒了吧,那他就是假活佛嘛,凭啥为他卖命?退一步说,如果还有人相信他是活佛,那他也不能转世了呀,谁敢打着他转世的旗号妖言惑众,我接着收拾——康熙强调噶尔丹自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康熙的这个意思,就太不够意思了,搞得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噶尔丹有活佛身份了。

2

他是第四世温萨活佛。

三世温萨基本上一生都在蒙古传法。托忒蒙古文文献《蒙古溯源史》记载,一位准噶尔首领夫人曾向他恳求,“大师呀,给我个孩子吧。”

没点定力的人,保不齐就应邀开光了,三世温萨是个挺正直的人,不能干那事儿。可满足不了信众的愿望,那还叫啥活佛,还怎么普度众生啊?

可能想起舍身饲虎之类的榜样事迹,把自己豁出去得了:“我给你当儿子呗?”

多好解决的事儿。

可别当笑话,在藏传佛教的语境里,这是天才的主意:三世温萨许诺来世转生在夫人肚子里。

三世温萨圆寂当年,夫人真就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噶尔丹。

这个故事有点毛病。噶尔丹的父亲有12个儿子、两个女儿,下半身没毛病;噶尔丹的母亲也不是不能生,噶尔丹之前,已经生了僧格,猴急地生二胎,似乎没啥必要。

所以,这则故事的唯一作用就是:它暗示噶尔丹生下来就是活佛。这种写法在藏传佛教文化里是非常常见的,每个活佛都必然有传奇的前生后世。

但是,清代梁份的《秦边纪略》里说,噶尔丹在13岁之前还是个贵族公子,1655年他去西藏玩儿,路遇格鲁派僧人,交给他前世温萨活佛的遗物,还说:这是五世达赖喇嘛让我们转交给你的。

学术界认为,这个举动是格鲁派上层授予噶尔丹温萨活佛的转世身份。这样解读的结果,噶尔丹不是生而活佛,而是13岁后指认的。

但《五世达赖喇嘛传》记载,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曾接见过温萨活佛的使者。此时噶尔丹九岁,也就是说,至少在九岁时噶尔丹就是活佛了。

这两种记载,看似矛盾,其实很好解释。关键在于《五世达赖喇嘛传》后面有记载,1656年正月的拉萨祈愿大法会上,五世达赖喇嘛第一次接见了温萨活佛噶尔丹。这说明噶尔丹不是以贵族公子的身份去旅游,而是以活佛身份参加大法会的,甚至很可能是受五世达赖喇嘛邀请去的。那么,噶尔丹在入藏途中,五世达赖喇嘛派人将前世活佛的遗物送给他,代表的是迎接礼节,而不是身份认证。

五世达赖喇嘛

噶尔丹怎么当的活佛,出现了矛盾记载;他怎么回的准噶尔,也有很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汉文史料中常见,《秦边纪略》中就说,1670年,僧格被两个异母哥哥联手杀掉。嫂子派人报信,噶尔丹就还俗回家报仇去了。这个说法的关键之处是僧格已死,这样,噶尔丹回准噶尔的时间肯定在1670年之后。

第二种说法记载在《五世达赖喇嘛传》。1666年年末,噶尔丹的嫂子来拉萨朝圣,回准噶尔时把他带走了。噶尔丹走之前,五世达赖喇嘛又是谆谆教导,又是赐予礼品,又是传授灌顶,又是派人护送,忙活得一溜够。噶尔丹也够意思,把自己的住宅献给了五世达赖喇嘛。

这段材料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噶尔丹连房子都不要了,看来不打算回来了;从五世达赖喇嘛的举动来看,不像是普通会晤和短暂分别,更像是长期送行。

这样理解起来,1666年噶尔丹向五世达赖喇嘛辞行,没打算再回来,那么,1670年僧格被害时,噶尔丹已经在准噶尔了(此处从日本学者若松宽的说法,见文后说明)。

那么,为兄报仇的时候,噶尔丹又是个什么身份?

梁份的《秦边纪略》说噶尔丹还了俗,以准噶尔贵族的身份回家(下高楼,释僧服,向金山去)。

但看《五世达赖喇嘛自传》的记载,虽然不打算回来了,可并不意味着就此还俗。五世达赖喇嘛赠予噶尔丹的物品中有僧人用具,临分别前又特意加了一串珍珠念珠,还是亲手交给噶尔丹的——这个细节意味着,五世达赖喇嘛不是给噶尔丹授权,至少也是鼓励:孩子,像你的前世一样,回蒙古传法,做一位合格的活佛吧。

3

我们认为,僧格被害时噶尔丹是活佛。这个身份,帮了他很大的忙。

杀了僧格后,叛军没有能力控制住僧格的部众。噶尔丹立即在混乱中召集了一千多人,直取叛军大本营。

以下内容确实是史料记载,但故事相当夸张,在这一仗中,噶尔丹是两个人的混合体:斩华雄的关羽和长坂坡的赵云。

噶尔丹手里只有一千残兵,叛军是万人大队。噶尔丹带头冲锋,擎着一杆大枪冲进敌阵,砍瓜切菜般挑了百十人。叛军阵脚大乱,退到阿尔泰山山口。如果扼住山口,叛军就算耗,也能把噶尔丹的一千人耗死。噶尔丹唯一能选择的战术就是闪电战,他带了二十骑兵,冲锋。

叛军首领、噶尔丹的异母哥哥车臣眼见这种送死行为,来了兴致,凑到前面去看热闹。

就在这时,叛军队里有人惊呼:哎妈快拉倒吧,带头大哥是温萨活佛!

史料记载:弃弓矢,下马趋拜降——不光放下武器投降,还下马撵着噶尔丹,争相跪下磕头。

想看热闹的车臣,这下子热闹了,躲后面起码有机会跑路啊。比华雄强点儿,被噶尔丹活捉了。

噶尔丹灭了叛军后,1672年才真正还俗。他的嫂子转房嫁给了他,再不还俗就太不合适了。这嫂子叫阿努达喇,她父亲是鄂齐尔图汗,鄂齐尔图汗的父亲是卫拉特盟主、和硕特汗王拜巴噶斯,后来,鄂齐尔图汗过继给了叔叔固始汗。

这嫂子不白娶,进门就当家,她能帮助噶尔丹控制僧格的旧部,也能做做统战工作,争取和硕特人的支持,她还是员武将,马上步下也有几合勇战,昭莫多一战中战死。蒙古国有海军,郭德纲可没开玩笑,但你啥时候听说过蒙古国拍电影?2013年,蒙古真就拍了一部《阿奴可敦》,讲的就是这个女人的故事,拍的有模有样的。

《阿奴可敦》剧照

下一步,噶尔丹该干啥呢?

还能干啥?活佛说不干就不干了,娶了嫂子又壮大了资本,恐怕只有世俗霸主才能提起他的兴趣。十年之后,准噶尔占有的地盘儿包括今天中亚五国的大部分土地,再加上新疆全境。

噶尔丹也不是没失败过,征服哈萨克之初曾几乎全军覆没,败走后,他给哈萨克人下书:

你们要是不投降,从现在开始,我年年过来收拾你们。夏天你们耕好地,我来踏平,秋天你们收庄稼,我来烧。这对我来说就算个小游戏吧,我也不打算玩儿多长时间,今年我嘛,还不到40岁,等我头发白了、牙都掉了,我就不玩儿了。

曾经这么横的人,十年之后,竟然是憋屈死的。1698年,依吴三桂之例,挫骨扬灰。

说明:

一、关于三征噶尔丹,一种说法认为:乌兰布通一战为一征(康熙确实率军出古北口,于承德隆化县扎营);昭莫多一战为二征;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为三征。另一种说法认为:昭莫多一战为一征,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中间康熙回京,分为二征、三征。

二、学术界争议噶尔丹返回准噶尔的时间,根子是想弄清他何时还俗。若松宽认为1666年噶尔丹以活佛身份回了准噶尔,从此未返西藏,那么,1670年起兵时就是活佛身份。但有人推断,1666年噶尔丹回了准噶尔,但有可能又回了西藏,1670年他在西藏还俗后重返准噶尔复仇,这样,就吻合梁份的记载了。但这也仅仅是推断,其实梁份的《秦边纪略》错误百出,刻意解释其漏洞,都不够史学家忙活的。

三、另有资料说阿努达喇是鄂齐尔图汗的孙女。这里从蔡家艺《卫拉特蒙古史事杂考》和日本学者宫脇淳子的研究结论。

四、关于温萨活佛的来龙去脉,没三千字讲不清楚。大部分藏史读者看到的“温萨活佛”都是班禅世系的前身,复杂就复杂在这儿:温萨是地名,那里有个安贡寺,寺里前后出现了两套活佛系统,都可以叫“温萨活佛”。其中,第一套“温萨活佛”转变为班禅,第二套“温萨活佛”是三世班禅的弟子开创的(噶尔丹属于这套系统)。所以,严谨的史书将前一套写为“安贡-班禅”,后一种叫做“温萨”,也有汉译为“尹咱”。

当然,大家也可以由此猜到,温萨世系与班禅世系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一世温萨是三世班禅的弟子,也是四世班禅的伯父兼师父。而三世温萨又是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的师父。由此看,四世温萨噶尔丹的地位着实不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