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市值1万亿背后的逻辑:持续提高人才密度。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微信对订阅号的推送规则进行了改版

点击文末右下角“赞”“在看”

才不会错过我们每天的推文和资料包福利

最近有一个很火的词,叫人才密度,指的是一个组织中优秀人才的数量在组织人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也就是说,优秀人才越多,这个组织的人才密度越高 。
提高人才密度的经典示范,奈飞(Netflix)公司当之无愧。奈飞成立于1997年,曾是一家在线DVD及蓝光租赁提供商,目前是一家会员订阅制的流媒体播放平台,连续五次被评为顾客最满意的网站。
奈飞上市十八年,股价已经从1美元涨到了556美元,作品收获了300多项艾美奖和多项奥斯卡金像奖。
奈飞的成功,得益于其不拘一格的工作法逻辑。
其中,不断提高人才密度,实现优秀组织文化,是重要一项。
向奈飞学习提高人才密度的方式,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01
果断辞退表现平庸的员工
打造精英工作氛围
2001年经济危机,戳破了互联网经济的第一个泡沫,奈飞也陷入运转艰难期,进行了一次忍痛裁员,辞退了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由于裁员的比例较大,奈飞的创始人里德和人力资源负责人进行了慎重的筛选,留下了他们评估出的最优秀的三分之二员工。
裁员后,组织的氛围并没有像里德想象中的低迷,相反,大家的工作创意和活力像是苏醒了一样,每个人都很亢奋。
里德意识到平庸的员工虽然大多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任务,但其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导致自己业绩平平。
这类员工的存在,至少会从以下几方面影响组织的发展:
1)会给组织营造出一种“无欲无求”的氛围,还有可能影响身边能力优秀但定力不够的同事,一起沦为表现平庸的员工。
相反,如果一个组织的人才密度高,则意味着每个员工的身边都是工作能力出色、表现优秀的人才。
这样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营造良性的工作氛围,优秀的人之间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2)会浪费管理资源。如果组织中存在着过多平庸的员工,管理者会想办法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约束他们的行为,还需要设计各种激励方式去刺激他们的工作动力。
相反,裁去这部分平庸的员工后,因为优秀的人才自驱力够强,组织就可以精简管理流程,节省出来的管理成本还可以用来增加优秀人才的薪资福利。
3)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平庸的人如果走上管理岗位或人力资源相关岗位,他们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还有可能导致团队优秀人才的流失,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如果组织里的优秀人才更多,优秀的员工们会很乐于与更优秀的人为伍,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也是这样的原因。
02
用高于市场价的薪资待遇
留住顶级的人才
很多HR应该都了解过,奈飞的薪资设定很大方,几乎每个岗位的薪资待遇都高于同岗位的市场价。
奈飞知道,要留住市场最顶级的人才,就要支付其市场最顶级的薪水。
不仅如此,奈飞还鼓励员工接到猎头或者谷歌等大厂的招聘电话时,不要着急拒绝或直接挂断,先问问薪水、了解一下对方给出的待遇,然后反馈给奈飞。
当你的能力和成绩不断提升,有猎头想要挖你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意味着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提升,也是你了解自己目前市场价值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而奈飞愿意根据你目前的市场价值,给出高于市场价值的涨薪幅度。
因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值得那份高于市场价值的薪水和待遇。
小逻辑有位朋友曾经就职于某企业,他对这份工作充满期待与热情,事实上他的业务能力在市场中也是极具竞争力的。但是他在公司三年没有得到过涨薪,眼看着同龄人早已实现升职加薪的目标,他对公司有点失望。
于是他委婉的向上级提出自己的加薪申请,领导是这么“语重心长”的回复他的:“你从管培生进公司的时候,公司给你出的薪水就是很可观的,这点你要知恩图报啊。你的努力公司是看得到的,加薪水的事情,公司也有慎重考虑过,你也要学会体谅公司。这样,这个季度给你加三百绩效,你去打报告吧。”
走出上司办公室的那一刻,朋友感到自己有点“痴心错付”,他没有提交申请加绩效的报告,而是递上了一份辞职报告。
上司和HR轮番找他谈话,生怕是同行挖走了他,最后甚至把涨薪幅度调到了30%,都没有留住他。
当人才对公司感到失望时,再诱人的待遇都无法吸引他留下。
所以,不要让员工在不得不离开时,才能得到应得的薪水。
另外,付高于市场价的薪资给员工的前提,是该员工的能力和市场价值是顶尖的。这就要求HR在招聘的时候,能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从源头上给团队引入顶尖的人才。
其次,做薪酬设计的员工,也要时刻掌握每个岗位的市场价格,不要因为错误的价值评估让员工觉得公司“抠门”,甚至对公司寒心。
03
通过“员工留任测试”
打造高绩效团队
奈飞鼓励员工大胆向领导提问:“如果我提出辞职,你会多大程度上挽留我?”
同样,定期对员工进行留任资格考核,慎重思考该岗位上的人是否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也是奈飞对于每个管理者的要求。
这个考核,也称为“留任测试”。
1)员工留任提示
“如果有人打算明天辞职,你会不会劝他改变主意?
还是说你会接受,甚至感觉是松了一口气?”
关于这个测试,管理者的回答对于组织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提示。如果管理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会毫不犹豫的挽留员工,则证明该员工的工作表现很优秀,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人才。
如果管理者没有第一时间坚定的选择挽留,但是在考虑后还是给出了挽留的答案,那么则证明该员工是可塑造的人才,但目前的表现还没有达到优秀的程度。
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激发这个人才的潜能和工作动力,这个员工也该思考如何努力成为与最高薪资匹配的优秀人才。
最后一种情况是,管理者感觉自己会接过辞呈并松一口气,那么就说明该员工的表现是平庸的,是不符合组织需求的,管理者可以着手寻找下一名优秀人才早日补位了。
2)离职后,打开灯
奈飞贯彻“一支球队而非一个家庭”的组织理念,因此能上场比赛的必定是最优秀的球员,当队伍中有人能力匹配不上,就会被辞退。
这种辞退并不等同于末位淘汰制,因此不容易发生内部不良竞争的情况,但也意味着,某个员工的被辞退,身边的同事事前也许并不知情。
无论在哪家公司,如果员工第二天回到办公室,发现昨天还一起吃午餐、点咖啡的同事“消失”了,都会觉得疑惑,还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下一个被辞退的对象。
因此奈飞要求辞退员工后,要向其他想知道原因的同事坦诚布公,究竟是什么原因要辞退掉原来的同事。
既显示公司的公正,也能提醒留任的员工保持敬业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
写在最后
如果一个公司的人才密度够高,每个人都会在工作上努力付出,团队的协作和谐、效率高,有利于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良性循环。
奈飞提高人才密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其中的逻辑。
当然,每个管理者都应当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提高人才密度的方式,进而打造一支高绩效团队。
无需996、007就能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的方式还有很多,管理是一门值得终身学习和探索的科学与艺术,愿我们都学有所成!
今日思考:如果你的下属向你提出辞职,你愿意花多大力气挽留他?
—— END ——
(0)

相关推荐

  • 年薪100万,“高薪”的华为,为什么你不去?

    文    /    张涔汐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 华为海思宣布,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包括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毕业的全球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华为海思将为天才少 ...

  • 做企业=拍电影?企业家要向好导演学习

    编者按: 潘九安,领教工坊前组织管理专家,长期陪伴企业一把手进行领导力与组织能力的变革.曾任方太人力资源总监,现任快联门业CEO,这一路走来,他在企业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层次的心得体会. 本文 ...

  • 地产HRD:“时间的朋友”

    导语:继托马斯·斯图沃特在<财富>杂志上扬言要"炸掉人力资源部"后,享誉全球的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分拆人力资源部!& ...

  • 张一鸣:吸引人才有4个要素,识别人才看5项素质

    作者丨李阳林 来源丨舵舟(duozhou001) 如果内部的管理,达不成外部的成果,那么管理再精细的组织,最终也会走向消亡.如何才能让内部的管理,达成外部的成果呢?"目标"是其中重 ...

  • 36氪领读 | 没有规则的网飞文化

    36氪领读  · 4小时前 关注 完整还原网飞成功背后的管理原则. 来源:公众号"行走的帆" 作者:范珂 范珂,拥有美国康奈尔大学人力资源硕士学位,曾担任跨国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 ...

  • 市值破万亿 贵州茅台跑赢房价背后有何隐忧?

    如果有人问,能跑赢CPI的投资品是什么,我们若是说出是当下高烧不退的房价,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还有一个投资品不仅跑赢了CPI,还跑赢了房价涨幅,更是名副其实的成为A股的"股王" ...

  • 网飞(Netflix)创始人:市值1万亿,从取消996开始

    导读 无论组织倡导做什么,高管人员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企业文化自然成为一句空话. 2021年是网飞上市的第19个年头,它的股价从当初的1美元一直涨到了今天的500多美元,超过500倍的涨幅,而同期的纳斯 ...

  • 网飞创始人:市值1万亿,从取消996开始

    财经早餐 今天 早管理来自财经早餐08:2710:18 人性化的组织只能小而美,效率和996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Netflix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种更善意的可能性. 优秀员工+开放信任,可以形成一个充 ...

  • 市值破万亿!中国移动公告回A,港股一度涨超4%,A股相关概念股涨跌互现

    2002年,中国联通率先上市A股: 2021年3月9日,在港上市的中国电信公告回A: 同年5月7日,三大运营商公告将从美股退市: 5月17日,中国移动官宣回A. 至此,运营商三巨头终于齐聚A股. 回A ...

  • 腾讯市值暴跌千亿背后, 官媒扼住资本咽喉?

    7月3日和4日,人民网两次发文批<王者荣耀>.紧接着"噩耗传来",7月4日,腾讯股价大跌4.13%.据说这一天跌去的市值逾千亿,抵得上40家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和. 有 ...

  • “电池茅”发威 市值逼近万亿!电池股掀涨停潮 什么利好?

    5月28日早盘,A股盘面热点不多.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微涨0.18点,报3609.03点:深证成指涨0.14%,报14917.39点:创业板指涨1.35%,报3269.73点.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市 ...

  • 谁会是A股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的制造企业?

    我国要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超越美国,就一定是在制造业上,而且是科技制造,并不是互联网.不是电商.更不是白酒,这些都是极度依赖人口红利的产物,而制造业才是核心技术. 所以,最近很长一段时间 ...

  • 谁会是A股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的制造企业?我...

    谁会是A股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的制造企业? 我国要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超越美国,就一定是在制造业上,而且是科技制造,并不是互联网.不是电商.更不是白酒,这些都是极度依赖人口红利的产物,而制造 ...

  • 这只新能源汽车股冲上热搜,市值破万亿,却不是整车企业

    零部件企业笑了,整车企业哭了? 文/宋双辉 今天下午,来自新能源汽车的一支概念股登上了微博热搜,火热程度不亚于三胎政策. 不过,热搜话题的贡献者并非某一家整车企业,而是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 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