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
这是 Google 对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3933.htm 的缓存。 这是该网页在 2021年5月6日 16:37:30 GMT 的快照。 当前页在此期间可能已经更改。 了解详情.完整版本纯文字版本查看源代码提示:要在此页面上快速找到您的搜索字词,请按 Ctrl+F 或者 ⌘-F(Mac),然后使用查找栏搜索。
網站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概況 |法律法規 |公文公報 |政務互動 |政府建設 |工作動態 |人事任免 |新聞發佈
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白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4日 09時49分 來源:國家民委網站【字體:大 中 小】
概況白族總人口有1858063人(2000年)。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佈。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夥”,,統稱為“白人”。他稱有民家、那馬、勒墨、勒布等60多種。過去漢族稱之為“民家”,以與“軍家”相別,元、明史籍稱之為“白人”或“僰人”,納西語稱之為“勒布”、“那馬”,傈僳語稱之為“勒墨”,藏語稱之為“勒波”,彝語稱之為“婁哺”、“洛本”、“羅基頗”,貴州一帶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羅苴”、“龍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稱呼。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1月,根據廣大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統一族稱。白族分佈地區處在雲貴高原。西部有瀾滄江、怒江縱貫南北,構成縱深的河谷地帶,林木繁茂,景色秀麗;東部有金沙江橫貫東西,地勢開闊,宜於禾稼。金沙江西南的洱海之濱,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莊稼一年兩熟,主産大米、小麥、豆類、玉米、棉花、油菜、甘蔗、煙葉等,號稱糧棉之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鐵、銅、鋁和各類稀有金屬。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也有人認為語支未定,並有不少學者主張應該單獨劃為白語支。白語按地域範圍分成南、中、北三大方言片區,南部方言和中部方言比較接近,與北部方言差別較大,但能互相通話,使用南部方言的人較多。白語有22~29個輔音。有大量漢語借詞,新詞術語都直接借用漢語,是藏緬語族中漢語借詞較多的一種語言。詞彙近60%為漢語借詞,多數人通曉漢語。白族在唐代曾參照漢字創制了方塊白文。歷史上,白族用白文記述歷史,創作文學,留下了一定數量的白文古籍,大致有如下幾類:白文經卷、白文殘瓦、白文史書、白文碑刻、白文祭文、白文唱本和白文對聯等。1958年,徐琳、趙衍蓀等語文專家擬定了以拉丁型26個字母為形式的《白族文字方案》(草案)。1982年對原方案進行了修訂,簡稱“新白文”。新白文聲母27個,韻母37個。修訂後的白族文字能夠科學、準確地書寫大理州境內白語兩大方言區內百萬白族成員的口語。歷史沿革白族屬於氐羌系統的一支,其族源是多元的。白族的一個重要來源是世代居住于洱海地區的土著居民──洱海人和昆明人。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載:“其外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皆氐類也。”嶲即嶲唐,楪榆即葉榆,即洱海地區,可知秦漢時期洱海地區的居民是昆明人,處於尚未定居的遊牧社會。白族的另外一個重要來源屬於先秦時期氐羌系統南下族群中的一支,其遠祖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的僰人。公元前3世紀,僰人之名始見諸記載,秦相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恃君覽》説:“氐羌、呼唐,離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龍,突人之鄉,多無君。” 秦漢以前僰人的分佈地區,北有僰侯國,南有包括滇國在內的靡莫之屬數十小國,包括了北邊的僰道縣(今四川宜賓)和南邊的滇國(今滇池周圍)等廣大區域。滇國的主體族是僰人,亦稱為“滇僰”。漢晉時期,滇池地區仍為僰人所居,並逐漸向洱海地區遷徙。而蜀中迭經戰亂,蜀人(包括蜀族和其他民族)四散,引起了民族的遷徙。其融合到滇池地區即滇僰的稱“叟”,叟人逐漸佔據了原來僰人的分佈區域。東漢末年,其他部族逐漸遷入洱海地區。晉代洱海區域出現了“上方夷”和“下方夷”,洱海區域居民成分及分佈有了很大變化。“上方夷”是居住在洱海北部的昆明人,“下方夷”是居住在洱海南部的哀牢、僰人、漢姓等。唐代初期出現了烏蠻、白蠻,它包括了洱海區域哀牢、昆明、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僰人等眾多部族。漢唐間,大姓爨氏興起于南中,爨氏又分為西爨白蠻與東爨烏蠻兩部分,南詔閣羅鳳時期,徙二十余萬戶西爨白蠻于洱海地區;在明代碑刻中仍可見到,寸、王、趙、楊四姓都認為在南詔以前他們的原籍在滇池地區,原籍“西爨故地”。由此可見,洱海地區的白族人民與西爨白蠻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到公元8世紀,南詔統一洱海區域進而建立起包有雲南全部的強大政權,加速了白族共同體的形成。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白族的形成。從以上可以看到,從秦漢洱海人(西洱河蠻)、昆明人——東漢僰人——晉代上方夷、下方夷——唐代白蠻、封人、白人——白族,白族的族源是多元的,主要是以土著居民洱海人(西洱河蠻)、昆明人為主體,融合了僰人、哀牢人、西爨白蠻等成分,甚至融合了一部分漢族,最終於公元8世紀形成為白族。白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從考古發掘的“蒼洱遺址”來看,“其本質導于華北之仰韶、龍山文化”,是一種“地方色彩甚重”的區域性文化。尤其是遺址中所出土的雙孔半月形石刀充分説明了蒼洱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聯絡與區別。這種雙孔半月形石刀形式與內地相近,內地石刀的刃大部分開在凹面(即“弓弦”),洱海區域的石刀的刃則開在凸面(即“弓背”)。這時期,還在臺地上發現了半穴居房屋等居住遺跡,説明最晚在新石器時期,洱海區域已有人類居住,他們傍溪流而居,經濟活動雖然仍較原始,但已經出現了紡織和漁獵活動,當時可能還出現了原始農業的形態。賓川白羊村遺址(公元前1820±85年)表明糧食作物是當時重要的食物來源;大量的獸骨和角器反映當時狩獵和紡織均佔一定地位。劍川海門口遺址(公元前1150±90年)標誌著白族先民步入一個嶄新的青銅器時代。祥雲大波那遺址(公元前465±75年)表明當時已處於比較定居的農業社會。在稍後發現的祥雲檢村遺址(年代為上限戰國中期,下限西漢早期)還出土了兩件鐵器,為數雖很少,但説明此時鐵器已開始出現,鐵器的出現較之青銅器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隨著洱海區域進入青銅時代,中原商王朝勢力所及範圍已到達今川滇一帶地區,白族先民開始大規模地和中原發生經濟文化交往,從此開闢了白族文明史的一個新紀元。春秋時期,西南夷地區和秦國、楚國都有聯絡,戰國時期,和楚國的聯絡更為密切,甚至有“莊蹻王滇”的説法,楚韻遺風仍可見於今天的白族生活中;而漢文化的影響則貫穿于白族發展的始末。秦代,中央王朝開始在西南夷地區設立郡縣,洱海地區同祖國內地關係日益密切。秦以前,西南夷包括七個大的部族區域,其中滇分佈于滇池區域,昆明分佈于洱海區域,西僰分佈在川南、滇東北一帶。各部族自成區域,又相互聯絡。秦統一全國後,著手開發西南夷,首先表現為通道,即修築“五尺道”。 該道從今四川宜賓出發,經滇東北而入滇池地區,是官方修築入滇的第一條道路,它連通了僰青衣道、僰道,為雲南與中原的交通聯絡打下了基礎。其次設郡,就是具體實施推行于全國的郡縣制度。最後置吏,即對西南夷地區委官進行統治。儘管秦對西南夷的經營是短暫而不深入的,但卻有極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它標誌著雲南從秦代開始,就已經成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秦代是中央王朝對雲南正式統治的開始。漢代,漢武開邊,但在洱海地區遭到了昆明蠻的阻撓。公元前109年,西漢在此設立了葉榆、雲南、比蘇、嶲唐等縣,屬益州郡管轄。公元67年,東漢在此設置“益州西部都尉”,管理哀牢地區和洱海區域。公元69年,單獨設置永昌郡,洱海區域分屬雲南、邪龍、葉榆、比蘇、博南等5縣。蜀漢時,諸葛亮征服南中,設庲降都督,下轄南中7郡,洱海地區設置的縣並未改變,但分屬雲南郡和永昌郡。兩晉南北朝時期,洱海地區的郡縣管理時分時合,旋置旋改,但基本上因襲了兩漢的縣制。中原王朝開設郡縣、移民實邊等一系列的措施,既加強了對當地的治理,又帶來了先進的生産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東漢時期,洱海地區的農業生産技術有了根本性提高,從中原引入了水稻種植技術和牛耕技術。隋代,設立南寧州總管府對雲南實行了短暫的統治,爨氏大姓世據南中。唐代前期,對雲南地區實行羈縻統治政策,洱海地區歸姚州都督府管轄,下設髳州、宗州、匡州、曾州、尹州、蒙舍州、陽瓜州、浪穹州等20多州。公元7世紀,唐朝和爨氏為爭奪對滇池地區的控制權,矛盾趨於激化。同時唐朝還面臨來自吐蕃的威脅。此時,六詔興起于洱海地區,位於六詔之南的蒙舍詔在唐王朝扶持下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地方政權。南詔國時期,洱海地區得到快速發展。南詔國是烏蠻與白蠻建立的地方性政權,即彝族先民和白族先民共同建立的奴隸制政權。此時雲南的部族分佈狀況是:以滇池為中心的地域是爨地,以洱海為中心的地域則主要分佈著烏蠻(“六詔皆烏蠻”)和白蠻(主要分佈于洱海周圍)。六詔之一的“蒙舍詔”興起于蒙化(今雲南巍山)後,在唐朝支持下佔領了經濟發達的白蠻地區,並滅五詔,統一了洱海區域。隨著南詔勢力的壯大,南詔國與唐王朝對滇池地區的爭奪日益尖銳,南詔數次進犯成都,並與吐蕃約為兄弟之國,南詔逐漸成為唐王朝在西南地區的重大威脅,加速了唐帝國的瓦解。南詔國的政治區劃包括十賧、七節度、二都督,洱海區域即為十賧之地,是南詔國的統治中心。洱海以北的廣大地區則屬劍川節度使管轄。南詔國王室成員是烏蠻貴族,而其統治基礎,包括統治階級中的大批高官顯貴如清平官、大軍將、軍將等,則是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較發達的白蠻。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南詔政權建立後約250年間,同唐保持著密切的臣屬關係,使節往來不絕。但由於南詔統治者對內進行殘酷壓迫,連續地對外發動掠奪戰爭,生産力遭到嚴重破壞,不斷引起奴隸暴動和起義,到902年崩潰。937年,以白族段氏為主體,建立了號稱“大理國”的封建領主制政權。大理地區與中原的聯絡一直很密切,“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加強了大理地區的對外聯絡,並在溝通中外聯絡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大理國時期是白族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創造了輝煌的白族文化,大理地區步入封建領主制社會。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昌盛,出現了儒、釋合流的“釋儒”,大理地區被稱為‼div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