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然直解实入“佛陀金刚禅地”的修证过程

智慧,尤其是禅定智慧是获得一切大自在的根本资粮。因为只有这样的禅定智慧,才可以使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清净起用,随顺自如。而禅定,尤其是佛陀禅定,是唯一浮现究竟智慧的必然渠道,也是究竟佛性启用的必经之路。所以,佛陀禅定就是究竟实性,也名金刚三昧不动性,也名佛陀三摩地。是一切外道,外魔子孙不可能侵入的,所以就叫做金刚不动地,或净菩提心,或庵摩罗识(第九识)。深达这样的禅定,也必将获得大自在智,启用一切自性功德,无量无边,彻底自在,所以就叫作金刚智定,也叫作佛陀悉地,也名坚固不动或坚固不坏,也名大日如来胎藏悉地。只有深入这样的禅定,才有资格为一切修行人解义佛法、宣讲禅定、圆满佛智,达究竟无相。不具备这样资格的实修佛陀禅定的人,是没有资格为修行人开解佛陀禅定,宣妙诸法实义。

为方便开解佛陀金刚三昧,陇上鼎然将为大家实解佛陀禅定起用初级的“金刚禅定冥观修证”,让更多的诚挚众生都能够接触并如实修证。下面,陇上鼎然开始解析:

修行贵的降伏自心妄爱,所以调心是佛陀根本禅行。心怎么才能够调和的柔顺平稳并且更加明净和坚固不动呢?这就需要一种姿势:跏趺坐(毗卢遮那佛坐姿),陇上鼎然称此坐姿为“金刚不动坐姿”。跏趺坐的最大特点就是凝聚身心之力,处于寂凝状态。使色身及其心识完美凝聚成体,促使自身业气及其心识业力随禅定冥观逐渐处于平稳运作状态时而开始趋向自性变异并逐渐浮现本觉妙思,渐入禅境达自性彻底启用后的大光明觉定境'圆报身’。这样的大光明觉定地,就是妙观察智的平稳启用,是超越世俗意识(欲界)唯一的解脱妙力,也是色究竟天(明觉遍照,融通无量)最殊胜的妙性显露。达到这样的境界,其自性明觉能量无限显露,本觉明净彻底发光。禅定神识(中阴)无限明净,可以穿透任何色界及其欲界之情障和欲障(禅障明住地暂时不能舍弃,因为留着将来圆满等觉后还要度众生用。这就是菩萨不舍生死,也不恋涅槃的色圆明禅定状态),就像太阳之光,无限辐射,此境界就是无量寿佛所住道场,通俗地讲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切大修行人暂时入住的禅境。在此禅境再聚集妙觉能量,圆明本觉,才可以直超无色界,步入佛位(满位菩萨或法身菩萨)。所以,这样的禅定明觉住地道场(相续启用精妙见觉,圆妙遍照的禅定状态,也就是色界)并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住地,通俗讲就是步入成佛的过度期或中转站。而阿弥陀佛,就是妙观察智的化身虚相,非有一个实体的所谓阿弥陀佛。如果不深入这样的大禅定明住道场,又怎么可能明晰佛陀方便宣讲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之义呢?若没有实证这样的大禅定妙觉明住状态,又怎么可能不迷相求佛,妄堕西方极乐世界虚明妄想中顽固寻求解脱呢?)。这就是陇上鼎然为大家开解的佛陀禅定起用初级的“金刚禅定冥观修证”状态的实证过程,下面是具体修法:

一、跏趺坐(明晰跏趺坐的特性,修行人最好是采用这样的坐姿。如果身体确实有本身的残疾,实在不行的话,可以采用单盘或散盘。除此之外,禁止其他人单盘或散盘。单盘或跏趺坐或散盘的修持者,一定要记住色身的平稳和觉识的明净是相互平等地运作的。说的再通俗点讲就是色身的一切感触必须服从心识觉念的清净平等。再通俗点讲就是一旦坐下去后,色身就不能再动了,无论出现色身任何的不适反映,尽量保持觉念的无住和意念的凝聚不动'觉念保持空住,以观空无限蔓延永无边际,觉念就保持这样的空观状态渐入禅境’,这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刚开始打坐的人很难适应这样的修定,但随时间逐渐延长,身心自然会相互融合,此时修持者就会出现内在的安乐和外在的宁寂。整个身心暂时可以相应成体,不散不乱,此状态就是初级止修状态以及中级止境状态)。

二、身心调伏的非常柔顺时(所谓柔顺,指的是色身已经处于恒常平稳状态并与心识念觉保持坚固稳当的相应状态,就算是柔顺状态。这样的柔顺状态也必然含带相续的安乐发生。是相续的安乐发生,不是间断的安乐发生,修持者不要颠倒混淆。这样的状态是最初级的受乐,并不是因觉而发生的妙乐。因为妙乐是本觉圆明后浮现出来的自性乐,鼎然将在下一禅定中解析),就开始进入念空状态(此时修持者不再执着于身心发生的安乐,借助这种已经不执着身心安乐的觉念的心开始进入空性。通俗点讲就是伴随身心安乐渐入空观。修持者注意:所谓空观不是说让你造作不想一切,也不是让你造作入空。而是保持觉性的明净,伴随觉性的明净时常处于似空非空,似进非进,似无量非无量,似无边非无边的状态。如果在此状态突然有杂想或业迹的发生,修持者只是瞬间认知一下,当念放空继续处于空观状态一直延续下去,无造无作,无内无外,非彼此你我内外远近……这个相续延伸而无一丝杂想的禅定过程就是金刚地静念无起的状态。)。

三、一切禅定空想逐渐明净,也就是无有一念杂想的造作起用时,觉性始终安然延伸,妙明空寂。这个状态就是“安泰无念”的金刚禅地状态。即将浮现大光明自性妙色了(当修持者净念相续延伸时,修持者是没有世间意识的起用,也自然超越了人我二相,达自性寂灭状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起用妙观察智了。具体起用时,一定要注意先出定,再在入定时,开始安然心态,随其心安泰逐渐起用妙觉进行禅思。伴随这样的妙觉相续启用禅思的状态就是妙观察智。修持者进入这样的禅思冥想后,每一念都显得妙觉十足,法性无限明净。就像一个修禅宗的人当念开悟一样,超然明净。这样的超然明净是相续于禅定冥想的起用,所以有无限的大乐生起。而那些修禅宗当念开悟的人只是瞬间自性发光,发光后持续几秒钟就又恢复到凡夫的世俗意识起用状态了。而进入这样的金刚地定的禅修者,是念念相续起用妙觉明净性,说白了就是念念在开悟,念念在发光,相续不断,恒常流露。这样的禅定状态就是极乐世界,也就是由妙观察智起用后幻显出来的妙乐。也只有在此金刚地静,才可以逐渐启用自性妙智,随修持者精进修行禅定,逐渐显露大智慧性。而真正的佛陀智慧,就开始从这里精进起航……)。

西藏外道密宗最高境界就停留在这样的半色界明住道场,贪迷不舍,蒙骗众生以为成佛究竟金刚悉地。也自然有很多没有实证色界明光定的人前来上当受骗。这些外道魔孙,禅定水平就达到这样的境界,却妄攀成佛究竟悉地。这就像一个人才赚了一万元,他心里知道钱不多。但由于自身妄业的牵引,所以这样的人见到别人就开始狂吹自己赚了几十万甚至上千万上亿万……这些魔孙们就这样到处吹嘘自己逐渐膨胀,来蒙骗那些不明真相的学佛人上当受骗。所以他们修的一切外道杂修之法,其不可告人的神秘举动,本身就说明做贼心虚,伪装膨胀,这些魔孙们也只能骗骗那些自心已经含带贪爱,追求神秘的世俗凡夫上当而已。但这些魔孙是蒙骗不了那些已经实证佛陀大禅定的满位菩萨及其大修行人的法眼。西藏外道密修,心中心外道密修,万行外道密修,其魔孙嘴脸和其杂修境界大体相似。只不过这些外道杂修法盗窃佛陀正法名相,各自给各自的杂修法起了不同的名称而已,其挂羊头买狗肉的特性是如出一辙。

四、再次出定,目的是为了起用六根能与入定后的自性妙觉相应运行,来验证六根是否能够通融妙觉在意识重新浮现世俗色缘的境界中安然明净地寂然运作。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是圆满自性明觉顿超三界的秘密“逆行禅慧”。这就是一空一有,相互打磨,相互融合,相互妙显的“反观逆行法”(所谓一有一空,不是说就是一有或一空,而是一念行于一觉,一觉融于一念,还融本觉相应成体的意思,非念行念融于觉。也就是色与空等用的关系。不是说这个色与这个空就是等用的意思。众生愚迷,不识佛义,堕于文字解中,不得究竟,问题就在于没有实修佛陀禅定的缘故,所以无有智慧,常遭邪人欺骗,堕落恶道,受无量苦业的戏弄。

再次出定其目的就是彻底起用六根在世间自在运行并融通本觉,念念清净无相,明达常不离佛的金刚寂觉定。所以,念行,觉一定要在念行中融于念,则其行才是真正的佛行。所以佛行,就是不行一切行。所谓不行一切行,不是不行于一切行,而是念念清净离相,达毕竟无住的意思。当觉融于念,念再起用行中时,就是空有不二的等觉禅境。这样的修持佛陀金刚地的大菩萨,也自然是在世间起用佛陀入定后起用的妙觉。所以说,等觉有三地,妙觉有三身,就是这个意思。而菩萨行于世间,融于众生一切爱欲,其心不染的禅定状态,就是这个状态)。

陇上鼎然直解实入“佛陀金刚禅地”的修证过程及具体修证方法已经解析完毕。此篇文章依据《佛说金刚三昧经》为究竟实证根据。

《佛说金刚三昧经》

……佛言。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刚地静念无起。心常安泰即无一念。无住菩萨言。不可思议觉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觉利。利无有动常在不无。无有不无。不无不觉。觉知无觉。本利本觉。觉者清净无染无着。不变不易决定性故。不可思议……

【念苦般若般若道品法】 【金刚正观】 义的实相

禅定中的两大命脉:中道与中道觉

(0)

相关推荐

  • 佛教莲花宝座的由来

    在汉传佛教流行地区,凡是与佛教有关的场所,几乎都能看到莲花,不但装饰性的莲花图案随处可见,佛.菩萨也都坐.立在莲花宝座上,毫不夸张地说,莲花就是佛教的象征. 但是,你知道释迦牟尼和他的声闻弟子(亲传弟 ...

  • 文学原创•《西藏游记》(一) 作者 毛爱国

    西藏游记(一) 作者 毛爱国 入 藏 离开喧闹的城市,怀揣着虔诚的信仰,坐上火车,过长江,越黄河,穿秦岭,过昆仑.戈壁,草原,雪山,荒漠--怎能阻挡对圣土的向往,一路向西,来到离天最近的地方.     ...

  • 八种造像尺度

    藏传佛教的造像有八种成套的造像尺度,即每一种神佛,无论是站像或是坐像,都有相应的造像尺度. (1)第一种造像尺度记载于密乘经典<时轮密>.使用这种造像尺度表现的都是呈垂直端坐的神佛.比如穿 ...

  • 什么是正确的坐禅(乞者鼎然直解实修系列)

    能让自己受益的坐禅就是好坐禅,这是诸多世间人通认的观念.可是,真正的坐禅并不是我们想像到的,甚至与我们的观念是完全"背离"的.假如能让我们受益的坐禅就是好坐禅的话,这样的坐禅始终是 ...

  • 乞者鼎然秘密解:佛陀唯识

    佛陀唯识,是一种精妙细微的冥观禅定.它趋向心的圆真.融入性的无漏.住于体的圆遍,行于智的遍照.而所谓的唯识,只是对于文字名相的意识探寻.意觉冥想.意思整理,意行梳理,然后运用意觉言语和思绪枯燥乏味地展 ...

  • 参同直解:鼎器妙用章第三十三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 脐后三寸五分,直径一寸一分大小,左右相顾(河图四八),上下适中,从右到左(河图三九)分布均匀. 腹齐三,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 腹内 ...

  • 立夏護心 多吃蓮子、苦瓜解熱入靜

    立夏護心 多吃蓮子.苦瓜解熱入靜 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二十四節氣農事歌 [食節氣.養生帖] 立夏過好日,四季流涎:紅豆.秋葵.芥菜.白豆.烏豆.南瓜.冬 ...

  • 槐轩学说 | 刘沅:《孝经直解》(附论辩)

    孝经直解 孝经直解叙 夫孝岂可以言尽哉.父母犹天地也,天地之恩不可尽,而父母又何有尽.然圣人必屡言之者,其事固人生之本,其理亦固有之良.而在上者不能孝其亲以及人,则天下将无治化,在下者不能事其亲如两大 ...

  • 鼎然密解:你所不知的快乐真相

    若人体多巴胺给我们制造了快乐是为了让我们产生上瘾从而陷入更大的迷幻,那么快乐就是魔王的微笑只是用来让我们沉迷其中好作控制.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快乐而不喜欢苦恼?为什么喜欢快乐的人总是沉浸其中?为什么我们 ...

  • 鼎然直答系列(一)

    问:我们要放下什么才能活得自在? 鼎然答:能承担自己所背负的责任而无怨无悔地活着就是放下.放下不需要用所谓自在来替代就是真自在. 问:我们因为苦才需要修行吗? 鼎然答:我们因为看不到苦的真相却被我们认 ...

  • 鼎然密解:错误的禅定修炼状态

    禅定,只是一种文字名称.既然是文字名称就不能凭借我们思想对它产生真实的观念.譬如:我们会错误地认为禅定就是打坐.禅定就是静坐.禅定就是智慧.禅定就是解脱.禅定就是自在,禅定就是不二...甚至认为禅定世 ...

  • 乞者鼎然秘密解:消业

    什么是业?譬如经常使用的水壶里面沉积很厚的水垢,这个因长期沉积而形成的水垢就形容业.业的显现或存在可以阻挡.蒙蔽.迷惑.交织,粘连心性.就像已经沉积很厚的水垢覆着在水壶底部很难把水烧开.换句话说就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