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性格好、反应快的学霸,往往更重视这3种核心能力

“这孩子的犟脾气真像他爸。”

“这孩子的性格一点儿都不像我。”

“这孩子胆小怕事,像我小的时候。”

当我们说起一个人时,往往离不开谈论他的性格。那么,性格是什么呢?具体来说,性格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方式,比较固定,较少变化,而且与周围的人不同。

说话的语速、看问题的视角、做事的方式,行动特别快或者特别慢,神经大条或者仔细认真等,都是一个人性格的表现。性格的表现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受一个人的能力、情感发育程度以及脑海中的想象力影响,这些都来源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而核心素养也孕育其中。

今天分享的文章,摘自《哭闹撒谎育儿心理学》一书,从原生家庭出发,探讨了孩子的性格表现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三个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

01
理解力源自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
 
理解力与人的性格息息相关。
如果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那些容易发脾气的人都比较急躁,而表现急躁的原因就是理解力发展较好,对别人迟迟没有反应感到不耐烦,这样的人往往还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怎么还没看出来?”
与此相对,理解力薄弱的人通常脾气比较温和,这是由于大脑处理速度慢导致的,脑电流还停留在大脑皮层试图想明白眼前的事情,没有机会到达边缘系统,因此没有大脑资源可供人流露情感。
理解力非常强大的人反而又不急躁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解力来评估对方的理解水平,也就知道想让别人理解是需要时间的,自己也就不再急躁了。因此理解力至少有三个程度:初级、中级和高级。
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其他任何学科,理解力都会起到核心的作用。这个作用来自学习行为中的大脑活动过程。学习行为也是调动大脑记忆力的过程,大家都说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说明学习行为中理解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我们以数学的学习举例,请思考如下问题:
以下哪一项才是对加法的真正理解呢?
A. 加法是两个数的和
B. 加法是从一个数开始,顺序数到另外一个数的结果
C. 加法是一种基础的数字运算规则
D. 加法是人类对所属物品数量的标记方式
理解力包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程度、范围和意义。小朋友理解加法是从数手指开始的,有2个苹果,就用2根手指表示,又送来3个苹果,就从2根手指开始数1,2,3,数数的同时增加了3根手指,这时总共有5根手指,也就是5。
数手指的过程就是理解数量增加以及增加多少的过程。2个苹果能够用2根手指表示,这是初级的抽象过程,帮助孩子形成用一个东西代替另外一个东西的概念。自己的手指可以代替苹果,也可以代替花朵和小狗。等这个替换思维形成后,进一步的抽象行为基础也会在孩子的大脑中渐渐形成。
加法就是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清点一个数量的增加过程。这是通过数手指形成的大脑本能,当过渡到数字的8与9相加时,脑海中刻录的数手指的印象会在底层发挥作用,加上之前抽象思维的基础,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反应出答案是17,这不是记忆力的结果,而是真正理解力的结果。
理解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从7个具体的思维表现来解释,分别是推理思路、预期思路、提问思路、重要性思路、可视化思路、综合思路以及关联思路。训练理解力的最佳方式是读书,通过对文字、句子、段落和章节进行7种加工方式的练习,可以帮助形成较强的理解力。
以下是理解力运用到加法上的解释。你找到正确答案了吗?
A. 加法是两个数的和
这是对行为的界定,不是理解。
B. 加法是从一个数开始,顺序数到另外一个数的结果
这是对加法最本质的理解。
C. 加法是一种基础的数字运算
这是对事情的描述,停留在表层认识层面。
D. 加法是人类对所属物品数量规则的标记方式
这是对事物意义的一种认识。
我们再回到理解力的思维表现上,请思考如下问题。
假设你某天早晨醒来后,有头晕眼花的感觉,这时如下哪个想法属于推理思路?
A. 这是怎么回事
B. 我该怎么办
C. 昨晚我吃什么了
D.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昨晚我吃什么了?”这种提问可以启动大脑,通过明确具体的指向形成种因果关系,这是推理思路的一个方向。推,就是思维有一个思考的方向,有环节和步骤;理,就是客观存在的前后关系。推理,就是沿着一个方向,去寻找当下之前发生的事情。理解力需要推理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想法聚焦到一个可能的原因上。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也是一个提问的思路,但是提问的范围很大,也就没有具体的着手点。首先需要明确寻找对象,然后聚焦于这一对象进行推论,这就形成了理解力的底层思维。但这么想只会让大脑觉得空泛,不知道具体方向,也就只能表现出无所适从。
而“昨晚我吃什么了?”这样的提问是要通过核实一个猜测,大脑的活动具体到一个事物的猜测上,是一种聚焦的能力,这正是基于观察力来形成理解力的过程。
数人的反应是“我该怎么办?”,这种提问的目的是立刻解除眼前的困境,这是感性思维,对真正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
以下是上述思考题的答案及各选项的对应解释。
A.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大脑思路更多地集中在当下的感觉上。
B. 我该怎么办
这是对眼前的应对思考。
C. 昨晚我吃什么了
这是非常具体的推理思路的表现。
D.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是笼统的提间方式。
观察能力并非来自课堂,而是源于生活点滴,理解力同样源自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关注生活的本质,从本质去扩展才符合人类大脑的习惯,也是形成观察力和理解力的最佳通路。
良好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能够让一个人表现得体,也为良好的性格及核心素养打下了基础。我们常常说起的想象力也不是来自课堂,而是同观察力、理解力一样来自家庭的熏陶和滋润。请看下一节。
02
想象力不是培养出来的,
而是保护出来的
想象力是人类大脑很多功能中的一种,这种功能的原发动力是主动驱动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饿了,那么生理反应就是要吃食物,这是被动的反应活动;如果不饿的时候想吃点儿什么,就会产生想法,开始在大脑中寻找过去的痕迹,有味觉的痕迹,也有图像的痕迹,这样的大脑活动过程就是主动的。这种主动过程驱动下的大脑思维就属于想象力的一个体现。
父母想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先要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出现过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并且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过他自主表现出来的要求、心愿和期待。
想象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符合条件的良好环境下自我生发并发展的。靠人为的教育、强制的背诵以及大量的命题作文,是启发不出孩子的想象力的。
有一位妈妈这样描述:
孩子上小学后,老师经常会布置做小报的任务,除了具体的要求,老师往往还会加上一句“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只要和主题有关即可”,但恰恰是这句“自由发挥想象力”,成了孩子最发愁的部分。
他经常问我:“要自己想象,我想象什么呢?我根本想不出来可以画什么。”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苦恼?请思考如下问题。
说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应该如何做呢?
A. 多给孩子买新鲜的玩具
B. 多带孩子四处旅游
C. 多给孩子讲故事、看电影
D. 只要不打击孩子,自然就有想象力了
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有被扼杀了想象力,才会出现要培养想象力的需求。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都是先看到外界事物再尝试用大脑去理解,理解不了就会自己做出合理的解释,多数解释的内容都来自想象。想象就是完全以自己脑海中对世界的认知构思出来的内容。那么,一旦看到了更多,知道了更多,孩子也就失去了想象力。
想象力是保护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并尽量将孩子的解释保留下来,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可以提示孩子,帮助孩子回忆曾经的解释,这些都是原发的想象力。
孩子不能区别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差别,对孩子来说,现实世界的事情是真的,虚构的故事和传说也都是真的。只有经过自己的核实,孩子才能真正懂得哪些解释不对,以及不对的原因,反之亦然。
父母只要给孩子时间,允许孩子自己去解决困惑,而不是急于跳出来给孩子解释,就是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了。而在这种保护之下,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激发出大量的想象力。请思考如下问题。
以下四件事对孩子的想象力都有帮助,其中哪一件帮助最大?
A. 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B. 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个小时的时间要做什么
C. 让孩子扮演故事中喜欢的人物
D. 让孩子多玩过家家等游戏
当父母手里有事在忙的时候,孩子常常会问他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时让孩子自己想、自己决定做一件事,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大脑需要结合家里已有的东西和自己的意愿找出一个玩法。有的孩子家里有很多积木,有的孩子有很多火车,也有一些孩子有很多洋娃娃,父母不参与的情况下,孩子也可以自己投入其中,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看着可能会感到不解:这有什么意思呢?而孩子却在不断地设想各种情景,设计各种与外界的互动,这就是想象力的释放。
如果父母为孩子准备好了活动,那么孩子下一步的问题就是:“这个怎么玩啊?”因为是父母布置的活动,所以具体的环节和规则就都不是孩子的事了,孩子只是被动参与到父母的安排中。
在这种父母安排的活动中,也会出现孩子玩着玩着想出不同玩法的情况,这就是创造力,结合不同的目的以及动机,改变玩法以对自己有利,这体现出来的是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体验和尝试的过程,只要不被打压、不被纠正,每个孩子都能够发展出自己的闪光点。
以下是上述两道思考题的答案及各选项的对应解释。
说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应该如何做呢?
A. 多给孩子买新鲜的玩具
这种做法毁灭了孩子的想象力。
B. 多带孩子四处旅游
这仅仅是最基础的做法之一。
C. 多给孩子讲故事、看电影
这样做并不会培养出想象力。
D. 只要不打击孩子,自然就有想象力了
想象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以下四件事对孩子的想象力都有帮助,其中哪一件帮助最大?
A. 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这种行为对文化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
B. 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个小时的时间要做什么
这种安排对提升想象力最有效。
C. 让孩子扮演故事中喜欢的人物
根据效果来看可以排在第三位。
D. 让孩子多玩过家家等游戏
仅次于让孩子自已决定。
大家普遍对“培养”一词有一种错误的理解,那就是需要依靠学校、机构和老师教才能够实现对孩子的培养。他们教,父母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学,就是培养了,但这样的培养往往束缚了孩子自由发展、自主生长的力量。这种培养就像给盆景绑上铁丝,强行引导、最后盆景被动生长成了人们要求的样子,却不是最舒服、最自然、最原本的状态了。
想象力就是如此,与生俱来,无须刻意雕球、被动开发。与想象力密切相关的是创造力,那么创造力又该如何培养”呢?
03
敢让孩子做自己,
是对创造力的最好“培养”
创新是一个人的大脑意识,还是一种行为表现呢?有创造力的儿童都有好动的特点,都有倔强的性格,那些被他人的要求笼罩着的儿童,几乎都是静默的、柔弱的。因此,创造力其实也在大脑深处塑造着人的外部性格。
来看看下面这些父母的描述:
我觉得自己挺缺乏创造力的,在工作中是执行者的角色,有点儿逆来顺受,一直从事重复性较强的工作。我非常美慕那些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总能发现问题,总有全新的点子、不同的解决方法。我能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于是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希望他的脑子更灵活。
另一位说:
我是“70后”,我的父辈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生活模式几十年才有一些变化;而我们这一代,却经历了十年一变、甚至三年一变的发展速度;到我们孩子这一代,将经历的变化简直不敢想象。引领这些变化的是科技,是创造力,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适应未来有很重要的意义。孩子一天天成长,社会也在飞速变化,而身为父母却没有具体的做法,心里真是非常焦虑。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为孩子的未来操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焦无法解决问题,还容易把自己推向误区。请思考如下问题。
下列有关孩子创造力的认识,哪个是错误的呢?
A. 培养创造力的敏感期一旦错过就没有了
B. 创造力与生俱来,随着孩子的成长被磨灭
C. 自信的人更有创造力
D. 创造力表现为好奇后的尝试
直观的创造力就是通过思考、行动和表现得出别人无法得出的结论。孩子的大脑没有任何约束,表现出来的任何动作和声音都是独特的。大人在旁边不断“纠正”,孩子的行为和语言渐渐就与大人越来越一致了,创造力也随之被抹杀了。
当孩子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并试图探索时,如果得出了与大人观点不一致的结论,应该给予孩子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基于此,创造力才可以持续一生。
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样,也是保护出来的,是通过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进而保留下来的一种本能,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探索并得出自己满意的结论,或者得出自己觉得好玩的结果。可能与大家看惯了的东西不一样,也可能之前从来没有得出过这种结果,但是这种结果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
孩子说的话有时让大人听了发笑,孩子的想法有时让大人觉得幼稚,孩子的表现有时让大人感到头疼,但恰好就是这些让大人们感到好笑、幼稚、头疼的内容才是最珍贵的。大人们总是打击、否定、蔑视这些童言童语,也就渐渐毁掉了孩子的自信。没有了自信,孩子会缩手缩脚,创造力也就此消失了。
以下是上述思考题的答案及各选项对应的具体解释。
A. 培养创造力的敏感期一旦错过就没有了
这种说法缺少科学依据。
B. 创造力与生俱来,随着孩子的成长被磨灭
创造力正是在成长中磨灭的。
C. 自信的人更有创造力
这也是正确的,自信可以推动创造力。
D. 创造力表现为好奇后的尝试
仅仅好奇还不够,还需要自己尝试着去找到答案。
培养,是塑造一种环境,营造一种氛围,不是教导,更不是说教。
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是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大人应该尽量避免把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做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就是对创造力最好的“培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