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3-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2-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篇名与要点

题解:志,同“誌”,即记在心里。本篇论述的重要内容,应当牢记不忘,所以篇名为“刺志论”。本篇内容:一、虚实要点;二、例举了多种正常与反常的情况;三、针刺补泻的一般方法。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译文)黄帝问道,我希望听您谈一谈虚实的的要点,可以吗?

(原文)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①,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译文)岐伯回答说,气充实的,形体也壮实;气虚弱的,形体也虚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一种病态。饮食物丰盛的,血气旺盛,饮食物不足的,血气衰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一种病态。脉充实的,血也充实,脉虚弱的,血也衰虚,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一种病态。

(原文)帝曰:如何而反?

(译文)黄帝问道,什么样的情况是反常的呢?

(原文)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正气虚弱的,但身体发热,这叫反常。吃的多,但血气不足,这叫做反常。吃的少,但是血气多,这叫做反常。脉搏盛实,但血少,为反常。脉搏衰弱,但血多,为反常。

(原文)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身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译文)气旺盛,但(译文)气旺盛,但身上怕冷,这是感受了风寒邪气。气虚弱,但身上发热,这是感受了暑热邪气。吃的食物多,但血气不足,这是由于失血过多,或湿邪停留于下部。

(原文)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②。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③,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译文)吃的食物少,但血气充盛,这是因为邪气停留于胃并上及于肺。脉小而血多,是饮酒过多,中焦郁热。脉大而血少,是风邪入于脉中,水汤不进所造成的。

(原文)夫实者④,气入也。虚者⑤,气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译文)实证是邪气的入侵,虚证是正气的外泄。邪气实,身体发热,正气虚,身体寒冷。针刺实证时,应左手开大针孔以泻邪,针刺虚证时,应左手闭合针孔以存正。

注释

①气实形实,气虚形虚:马莳注:“气者,人身之气也;形者,人之形体也。气实则形实,气虚则形虚,此其相称者为正,而相反则为病”。

②饮中热:饮酒过多,中焦郁热。

③脉有风气:张介宾注:“风为阳邪,居于脉中,故脉大;水浆不入,则中焦无以生化,故血少”。

④实者:指邪气盛实。

⑤虚者:指正气虚弱 。

文源:罾事物语

(0)

相关推荐

  •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6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6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庚子阴霾遮不住,辛丑朝阳破云雾.天道轮回六六节,五运流转甲乙木.庚金辛金壬癸水,丙火丁火戊己土.天干参合配地支,阴阳寒热五色谱. 申酉属 ...

  • 气并则无血   血并则无气

    <素问·调经论>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何者为有,何者为无?<道德经>曰:有无相生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贼风第五十八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

  • 《黄帝内经》素问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盲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 ...

  • 《黄帝内经》素问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 ...

  • 《黄帝内经》素问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译文)

    [原文]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傍各一,风府两傍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藏之俞 ...

  • 648期B || 妥妥读《三国》(五十三)屡败屡战孟获心不甘 七擒七纵诸葛定南国/轩诚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诸葛亮事后对大家说,当时款待孟获,并让他知道我们的各处粮草情况,就是引狼入室,诱饵钓鱼,因为孟获颇知兵法,一定会来火攻的.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篇名与要点 灵枢第二十一篇是<寒热病>,里边提及了寒病,也提及了热病.而本篇的热病和前篇中的热病有什么不同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六十三

    岐伯有道 2021-10-01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 灵枢-五味第6300:0006:50 粤.灵枢-五味第6300:0006:42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 ...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