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术解析 — 接纳承诺疗法(ACT)

一、背景导入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是第三浪潮取向中疗法之一,同时也是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代表之一

其创始人史蒂文·海斯认为:人类的痛苦在于用僵化的语言规则来行事,不能完全地活在当下而沉湎于过去或未来。这种疗法主张:拥抱痛苦,在观念和心态上首先要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是第三浪潮取向中疗法之一,同时也是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代表之一

其创始人史蒂文·海斯认为:人类的痛苦在于用僵化的语言规则来行事,不能完全地活在当下而沉湎于过去或未来。这种疗法主张:拥抱痛苦,在观念和心态上首先要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史蒂文·海斯本人也曾经患有心理疾病。1978年,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心理系当助理教授的他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惊恐发作:当他站起身开口讲话时却说不出一个字。他的心脏起伏剧烈,他以为自己突发心脏病。那一年他才29岁。

他在自己著作之一《摆脱思维 实践生命》的开篇就写到:“人总是会遭受痛苦”。他建议那些时常陷入痛苦情绪中的人,不要试图跟负面情绪作斗争,而是要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

海斯在人生中发现一个很有启发的现象:当人们回顾过往人生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自己成长的最快的时期,通常是自己比较痛苦艰难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海斯本人一开始并未意识到这个现象,并没有发现痛苦艰难的感受/经历的核心意义实际上是与生命的成长和意义所在紧密的粘连在一起的(即所谓的一体两面,没有此,就没有彼;人的内在成长离不开痛苦/艰难的感受与经历)。

后来,当他开始用ACT的咨询方法进行工作时,却在来访者身上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海斯把这一现象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短暂的几年内就卓有成效。(笔者注:在海斯身上卓有成效,不表示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够卓有成效)

于是,面对来访者时,ACT取向的咨询师并不会把重点放在帮助来访者消除痛苦之上。相反,他们会鼓励来访者尝试面对那股痛苦,触碰它接纳它,从中发现痛苦背后隐藏的价值,并获得前进的力量。

ACT疗法认为:

我们应当接受一种事实,即:压力/冲击性的外境以及内心的负面情绪,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重复/反复出现,正确的方法是,不要试图对抗/排斥/驱逐这些负面的想法/情绪/感受,而应当把精力集中在确立我们的价值观,并竭力去实现我们人生价值这件事之上。

海斯认为,一旦人们愿意接受消极的情绪,就会更容易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并坚持向这个方向发展。换句话来说,即:当人们竭力想控制自己的思维的时候,就很难去考虑生命中真正富有意义的大事。

用浅显的表达来解释,即:

对抗/排斥/驱逐大脑里时常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大大消耗来访者原本就低微不已的内心能量(因为内心能量充足的个体,即便面临打击性外境或内心偶有升起的负面情绪,也能较为轻松化解),来访者本就低微的内心能量,由于和这些负面情绪的对抗/排斥/刻意驱逐,则会变得更加低微。在这种状态下,来访者是没有任何机会/可能性去开掘出任何正向的/有价值的想法和行为趋向的。

而来访者一旦停止对自身负面情绪的对抗/排斥/刻意驱逐,则至少能保住不再像黑洞一样,被束缚且一再耗泄/吸走原本就已经非常低微的内心能量,虽然此刻内心能量的饱和度并不能比肩于正常群体,但至少没有让自己捆得更深/降得更微弱。

那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后面的几个步骤,则有希望激发出个体在当前情况下(至少是对其当前程度而言)相对正向/积极地想法和行为趋向。

二、相关概念

ACT派生于行为主义,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主要集中在精神和行为障碍治疗方面。旨在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方法是从六个方面着手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两个六方面分别是“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以己为景”、“价值”和“承诺行动”。六边形以一个整体来发挥作用,六个角紧密联系与协调共同来加强这一效果。

ACT有属于自己的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型。透过这些模型,可以有效地对来访者进行个案概念化,并设计治疗方案。

接纳承诺疗法(ACT)的两个中心

中心点1:心理灵活性

ACT认为僵化的语言规则是造成心理痛苦的来源。趋利避害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生存的本能基因记忆,对于延续人类种族是有益的。

语言在这里不单纯指的是人类外部沟通交流时听说读写的语言,同时也包括内部思维/心理活动过程中,所组织的语言符号和语言规则(事实上,所有的听说读写,都是以内部语言“思”为基础的),即内部语言

语言符号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性质是人类心理活动(内部语言)与日常生活沟通交流(外部语言)中的一项无法缺少的工具。一方面语言符号可以帮助人类建构起更好的生活,建构起积极向上的有秩序的生活,如积极暗示/提示自己“我是值得被爱的”、“我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另一方面,过度的僵化规则给人类的内心带来熏习后的影子和束缚

比如一个即将面对全校师生登台演讲的性格内向的优秀生,刻意在上台前反复暗示/告诫自己:不要紧张,没有问题的,不要紧张……以期去消除登台时手抖/嗓音发颤等紧张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与剧烈程度,却发现手抖/音颤等行为表现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出现几率和强度更高。

心理灵活性:

是指个体活在当下,有意识地/敏锐/清晰地觉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平和接纳所有经历,并在价值观的引导下采取正向/积极行动的能力。

ACT治疗理念:旨在以提升灵活性为中心而不是针对某一种痛苦或者某一种疾病,不管是焦虑、抑郁、强迫还是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出现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心理灵活性不足以应对出现的问题。

ACT自诩其采用的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思维,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分析性思维,当个体的心理灵活性提升以后,自然而然地可以提升解决问题和接纳的能力。

中心点2:有效性

来访者能否通过ACT的咨询治疗,获得心理灵活性的提升,可以被认为是有效性与否的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正念技术贯穿于整个疗法,其中: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以己为景这四个方面处处体现着正念,强调来访者要允许痛苦和抗拒的经历,如其所是的存在着,并愿意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为它们腾出搁置的空间。

正念训练被认为可以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个体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选择正念训练。

事实上,有效才是评价的核心,而非好坏或者对错。以有效性来评价想法和事实,不会陷入对与错、黑与白的无意义的辩论当中,而会朝着积极的以价值为导向的目标前进。有效性可以让个体从“思维辩论”当中解脱出来,从而为“行动”奠定基础。

ACT的理论是一个整体的六边形

ACT围绕心理灵活性的六边形是一个整体,也被称为“六面体钻石”。为了便于来访者理解和操作,才把这一整体分为六个方面,事实上,这六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体。

这六个方面分别是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以己为景、价值、承诺行动

整个六边形以接纳作为起点。接纳是整个六边形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六边形的终点。实际上,可以把任何一个方面作为ACT的起点和终点。

接纳是接纳以往痛苦经历/经验/感受/情绪的简称,这些往往是令来访者感到痛苦和想要消除的(比如父亲不爱自己,并且整个童年一直虐待自己这件事实,包括来访者成年后一直在内心非常怨恨父亲这股情绪,及悲悯自己坎坷童年的这种认知,这以上所有负面想法/认知/情绪/感受/经历,导致来访者对自己当下人生的诸多困境感到虚弱无力恐惧,对今后人生深感无望无期,且产生强烈的自暴自弃的念头和行为趋向)。ACT认为,接纳可以让个体停止内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认知解离就是与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想法/感受,拉开距离,保持距离,不被自己的想法困住/束缚住,与想法保持了距离,也就可以腾出空间让想法安静地存在于那里,而不是花费大量精力去斗争,从而为行动让出空间。

活在当下是要让个体完全地去体验当下这一刻/这一秒的一切信息,去深切体会清风拂过皮肤的感觉,去深切体会鸟儿歌唱带来的愉悦感,去认真倾听身边人对你说的话语,通过实实在在的体验去感知平时由于深陷负面情绪而忽略掉的一切生活中的美好。

以己为景是把“陷入负面情绪/想法/感受中的自己”作为背景,作为客观对象,自己去观察这个客观对象的一切,包括对“它”的知觉、情感和意志。当个体可以把“这个自己”作为客体来观察的时候,“我”就分成了“客体的我”和观察着“客体的我”的“主体的我”,就有机会能够更清晰的看清自己心理部分的各项内容/动机,从而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以便更切实的调整自己的偏差。

举例:上述童年被父亲家暴的女性来访者,当主观的她,在观察“客观的她”时,她会暂时放下对父亲的怨恨,从而清晰地看到/感知到这个“客观的她”内在的怨恨心;而在感知到这项信息的当下,这个主观的她的内心,在那一刻,是没有怨恨的。她会有一种领悟:如果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份自己可以做主的怨恨心(因为在“以己为景”观察的时候,她就自己做了主,和这份怨恨心拉开距离了),可能她就能慢慢地走出这个阴影,甩掉这个自己一直都没有必要背负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锁和包袱。

价值意味着去探索自己生命的意义,探索对于自己重要的价值取向,有了价值取向,无论何时都有了人生的“导航仪”。(注:此处的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人生正向的信念和追求方向。)

承诺行动是朝向有意义生活的迈步点和支撑点,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六边形相互联系和促进

ACT认为,只有接纳了痛苦的情绪和经历,才更有利于与想法拉开距离(即:认知解离),才不会被惯性的负面想法给缠绕住。而与想法、思维保持距离后,当痛苦的想法和情绪再次重现时,对个体的影响自然就会减小,所以说,接纳与认知解离是联系且相互促进的

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恐惧情绪被完全接纳,那么把井绳当作蛇的想法对于个体的影响就会减小。如果与把井绳当作蛇的想法保持了距离,不被想法给困住,那么,恐惧的情绪也就会减弱,那么就更有可能接纳令人害怕的过往经历。

当个体可以完全地活在当下,把注意力放在当下,那就不会总是困扰于过去,就可以更加接纳过去的经历,也就可以与“把井绳当作蛇”的想法保持距离得到解脱。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可以接纳过去,可以与想法保持距离,那么,个体的注意力也就可以更多地放在当下、放在眼前。

以己为景则是创造了一个空间,“主体的我”在观察着在这个空间当中的“客体的我”。“主体的我”是在空间之外,就像一个观众在看着舞台上“客体的我”的角色在演出。这时,这个“客体的我”的优点,缺点,无助和潜力等等,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被“主体的我”探测到。

以己为景的存在为自己能够更全面的看清楚自己内心组成内容,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空间。当个体更多看清了自己的优点后,则会升起勇气和动力;当个体更多看清了自己的缺点/盲点后,则会反思到底那些反复出现/无法排遣的负面情绪的源头升起处究竟是在哪里。

事实上,来访者一旦发现源头如果出在自己身上,就会有了主动性和掌控性,因为他只需纠正自己的扭曲和偏差,整个世界就会随即改变。而看到问题所在,正是纠正、重生的第一步。

同时,接纳、认知解离和活在当下也会促进以己为景的作用。探索自己的生命的意义,才能明白为什么要做前面的这些事情。没有生命的意义的导向作用,来访者很难明白为什么要去接纳那些痛苦的过往,为什么要和那些消极的想法拉开距离,为什么要活在当下。

(注:每位来访者其探索的生命意义可能都不一样,没有对错高低之分,只要对于其自身而言,合理且不伤害自他即可,即可判定为正向的生命意义。)

当个体能够体会和意识到自己想要的生命真实意义以后,就会有动力来做事情,生命的意义是其他过程的发动机,是动力的源泉。承诺行动也就是把生命意义/价值,转化而成的目标来进行实践,在行动中来体现价值,以生命的意义来践行对自己的承诺。

六边形相互重叠

六边形的六个方面也是相互重叠的,不能完全地拆分开,因为这个六边形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情绪往往是由想法而导致的,而情绪又会使得想法越加固越深刻/毫不怀疑,所以,情绪和想法往往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如一个失恋的人这样说,“我不够好,所以他离开了我,我现在感觉很伤心很失落,感觉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这里面情绪和想法相互交织着。

ACT的一个解离的小技术则可以说明接纳和解离的重叠——“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技术。ACT咨询中会让来访者在原来说的话前面加上这句话,那么,原来的话经过简单加工,就成了“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我不够好,所以,他离开了我……”。

这句话经过加工,不仅是接纳,也是认知解离,因为这样做以后,情绪和想法的影响都会减小。又比如,一个人在心理咨询完以后,表示愿意去练习认知解离的技巧,那么,这就同时是认知解离,也是承诺行动的表现,也体现了价值得到了一定的澄清。所以六边形是相互重叠的而不是完全分离的。

接纳与正念和承诺与行为改变的联系

接纳与正念包括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和以己为景四个过程承诺与行为改变包括活在当下、以己为景、价值和承诺行动四个过程

接纳与正念是要接纳过往的痛苦经历,接纳消极情绪,减少内耗,从而为改变提供更多的精力。没有接纳与正念的过程,后续的改变难以进行,只有允许那些想法自由的来去,观察而不是抓住它们,局面才有可能会得到改观。

很明显,没有具体的行动与实践,单单是思维的辩论非常容易重新陷入想法困境当中。所以,用行动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于当下,全身心地投入于想改变的方面,同时,允许过去的痛苦经历和想法待在腾出的空间当中,改变才会慢慢的发生。

就像大海里的船需要导航仪一样,人生也需要寻找指南针——生命正向的价值/意义/目标。如何理解“正向”的含义?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即是,你所制定的这个目标,包括你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每一步的过程中,你没有伤害自己,没有伤害他人(无论是亲近的人还是社会上浅交甚至擦身而过的陌生人),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目标是有价值/意义的,是正向的。无论它听起来是否高尚,哪怕只是一家人一辈子努力去过好一份和顺日子,也是一份非常正向的人生目标。

总体而言,咨询师和来访者都需要清楚:ACT的六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促进。不论从哪一个方面着手,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也会反过来强化这一方面的效果

三、业界对接纳承诺疗法的评价

业界普遍质疑的是:如果海斯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一般人对于心理学的看法是否就是错误的?

因为在1978年海斯第一次患上恐慌症时,当时被称作“认知疗法”的疗法正开始被心理学界奉为主流, 认知疗法所坚持的长期治疗策略就是攻击/扭转你的否定性思维,最终化消极为积极。

比如,当来访者表达这样的想法:“我做事真是一团糟”,“每个人都在看着我的胖身材”时,认知疗法咨询师会引领来访者质疑这样的想法:你用列表写下一个月内所有完成的事情,来看看你是否真的总是把每件事都搞得一团糟?你利用一周上下班地铁通勤的机会,来记录地铁里你身边乘客对你身材的关注概率,真的是所有人都盯着你的身材不停注意吗?

认知疗法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来访者的负面情绪/想法,来看到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继而攻击/扭转这份不合理认知。也就是说,需要扭转,而非接纳

创立ACT的海斯也被业界认为是第三浪潮心理治疗方法中最有争议、最有野心的心理学家。

在许多心理学家眼里,海斯更“像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而不是科学家。他的教授方式也很古怪。他会要求参与的治疗师们,通常是一屋子博士一遍遍地重复某个词,比如“牛奶”,来显示如果一个词语说多了,这个词语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一遍遍地重复“我感到抑郁”也会产生这种效果。

ACT疗法的另一个问题所在是,传统的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是在对某一种心理疾病的研究中非常有效才应用到其他疾病治疗领域的。但ACT疗法一开始就像是万金油,似乎什么精神类疾病都可以治疗。

还有批评者认为,ACT要想进入主流,就不得不摒弃其令人讨厌的狂热行为,海斯本人也要收敛他的自大倾向。

四、笔者的剖析

首先需要厘清的要点是:接纳承诺疗法和认知疗法,两种治疗方法的理念并不背离

因为,发现问题,通常是改善问题的第一步。无论咨询师还是来访者,如果是在一片黑暗中摸索,是很难真正前进的;对病症能否有实质性扭转的关键:是要发现/探测到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处。

认知疗法的探测方式是:通过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来发现,暂且先不论经由这个层面所发现的不合理认知是否是内心最深处的问题根源,至少可以说,它也是一种通向内心最深处根源的有效信号。

接纳承诺疗法的探测方式是:通过前四个步骤(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以己为景)的密切配合来发现,其中“以己为景”是探测的主要过程,而达到“以己为景”的这个环节,是离不开前三个环节的。换句话说,接纳只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探测自己内心源头这个目的,而假借的一个方法和过程而已,并不是就让你锤定在这里了。

厘清完了这个矛盾之后,再来梳理接纳承诺疗法(ACT)的三个问题/局限处:

1, 理论根基的幸存者偏差

其主要体现在ACT理论基础中的如下内容中:(前文处曾提及)

海斯在人生中发现一个很有启发的现象当人们回顾过往人生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自己成长得最快的时期,通常是自己比较痛苦艰难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海斯本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并没有发现痛苦艰难的感受/经历的核心意义实际上是与生命的成长和意义所在紧密的粘连在一起的(即所谓的一体两面没有此,就没有彼;人的内在成长离不开痛苦/艰难的感受与经历)。

后来,当他开始用ACT的咨询方法进行工作时,却在来访者身上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海斯把这一现象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短暂的几年内就卓有成效。

举例说明:在100位曾经因发生重大人生变故而不得不经历痛苦/艰难经历的来访者中,事实上,可能只有20名从这段经历中吸取了“养分”,从而意外收获了或多或少的成长(对于这个成长幅度的定义,实则也非常主观);其余的80人都未能获得此效果,甚至其中有几人还因为抗不住重大打击和痛苦艰难的折磨,连进行心理咨询的机会都没有,就率尔自杀。

反过来说,如果这个现象不存在幸存者偏差,那只要想大幅度收获人生成长的人,都可以通过主动/设计去体验痛苦/艰难来获取成长,事实上,这种情况存在吗?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几千年来未曾更改。

所以,当咨询师用这个理论(即:经历痛苦/艰难的折磨并非是坏事,它可以帮你快速成长)来说服来访者接纳自己的痛苦情绪时,其实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描述,至于来访者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不能保证的。

2, 接纳自身的痛苦情绪是ACT的第一步,事实上,第一步就很难做到

我们接着上段话的结尾来继续剖析,这个理论只是一种理想化描述,咨询师为来访者描述/灌输这个理论的目的,是让来访者能够接纳自己反复出现的痛苦情绪/念头/想法。

打个形象化的比方,咨询师会告诉来访者:虽然接纳痛苦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甚至很难办到的事,但只要你接纳了,后面会有大大的糖果在等你。但现实是:痛苦的情绪并没有被释放,来访者只是为了得到后面的糖,暂时压制/控制自己不去理会这份情绪,而这份压制/控制,本身对内心能量也是一种耗泄。

我们不妨清晰地来梳理一下

来访者之所以会反复产生负面的、痛苦的情绪/感受/想法,一定是内心有一股动力在渴望解脱,在期望被看到、被理解、继而被释放。你接纳了这股情绪,可以看做是治疗的最后结果;那么,想要达到这个结果的前提步骤是,你首先要先看到它,然后清晰地看懂它存在的诉求和产生的原因,然后理解它,再和解它,释放它;最后,你自然就会接纳它(基本上,当来访者完成了上述步骤后,这些情绪其实还是会偶尔出现,但是已经不会对来访者的内心再构成影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说,来访者已经接纳了它。)

所以,如果把接纳放在第一步,而前面的这些:是否已经清晰的看懂它,理解它,再和解它,释放它,根本都没有进行,那接纳也是很难实质性发生的。因为整个过程是被弄颠倒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倒因为果。由于倒因为果,第一步接纳很难实质性做到,则后面的5的步骤的实施效果,自然也会跟着被影响。

3, ACT的六个步骤,彼此紧密联系且互相影响,一个步骤一旦做不好,整个治疗过程和效果都会被影响

这一点不再过多赘述,在“相关概念梳理”部分中,就多次强调过这一点。事实上,每个步骤都能良好做到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每个步骤在操作过程中,也都会出现一定的风险性

比如第一步:接纳,如果来访者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操作,甚至会出现本身原本并没有的“强迫”思维;在第二步认知解离和第四步以己为景,这两个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轻度幻觉的症状,因为在和情绪中的自己拉开距离,并进行对话时,自然脑子里会同时出现两个声音。

在全文最后,笔者也希望能澄清一点:

无论是第一浪潮的行为疗法,还是第二浪潮的认知疗法,以及被心理学界奉为无法超越的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疗法,包括这几篇文章所提及的第三浪潮的代表:辩证行为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这些疗法本身存在局限性,非常正常,不必因为其所存在的局限性,就否定它们诞生的意义和当下的效果。

因为科学本就是在矛盾中,在自我否定中,才不断发展前进的。这一点理念,本身也是辩证行为疗法以及接纳承诺疗法的理论基石之一,即打击和成长,本就一体两面。

无论哪种咨询方法,正是因为咨询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其自身的局限性,才会推动整个行业不断迭代、发展和更新,这本身是一种好气象。而且我们一直强调,改善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所在,这个理论/原则,不仅适用于每个来访者,更加适用于心理咨询技术/行业本身。

所以,无论是咨询师也好,来访者也好,都不需要过度介意这些咨询方法的局限性,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在每种咨询方法本身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上面

我们不怕看到局限性,怕的是由于无知/盲目,始终活在理论世界中而自欺欺人,偏颇地认为某种咨询方法是圆满无缺的,而某种咨询方法是一无是处的,这样的认知才会真正的误人误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