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合生脉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黄芪15g防风12g白术10g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
【组方依据】汗为心之液,若汗出过多,易亏心阴;气为肺所主,自汗多则必耗气,气虚则可致卫表不固,又可致宗气不足,久则气阴亏虚;气虚卫外不固既可出现阴液外泄而多汗,又可导致表虚而易感外邪,故见汗出恶风,尚可出现体倦气短之宗气不足之证;心阴亏虚,津不上承则口干舌燥,心烦而渴,脉来虚弱。此皆因气阴不足所致,故以二方相合,使气旺阴复,则诸症可除。
【方药分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人参补肺,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益气,可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力;麦冬养阴生津,又可清虚热而除烦;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使补益之中而不留邪。全方合用,共成益肺健脾,益气养阴,固表敛汁,兼祛风邪之功。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汗出恶风易感冒,体倦气短,咽干口渴,或呛咳少痰,舌红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临床应用】
1.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上以胸闷、气短、心悸为主症伴自汗乏力,体倦咽干,口渴心烦,或反复易感,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或结代者可以本方治疗。
2.体虚感冒
平素体质较弱,易于感受外邪之人,伴自汗怕风,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咽干口燥,大便偏干,或有咳嗽少痰,舌淡红苔薄白干,脉虚细者可以本方治疗。
3.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以胸闷、胸痛为主症,伴气短自汗,口渴咽于,心悸心烦,夜寐不安,肢倦乏力,舌红少苔而干,脉象虚细无力者作为投药指征。
4.心律不齐
可用于房性或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病念窦房结综合征等临床上以心悸证忡为主要表现,伴气短乏力,身倦自汗,口渴咽燥少寐心烦,舌红苔少乏津,脉象结代、虚弱无力等为用药指征。
5.习惯性便秘
临床上以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大便不甚干硬,但努挣乏力,汗出气短,心悸头眩,食少神疲,口咽燥,平素怕冷易感冒,舌淡红薄白十或少苔无苔脉细数者可使用本方。
6.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为咳嗽少痰,痰黏难咯,伴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加重,口渴咽干,自汗神疲,便干心烦,舌淡红苔少或无苔脉结代或虚细数无力者可以本方治疗7.多汗症临床上以自汗或盗汗,形寒恶风为主症,伴身倦乏力,气短神疲,口干咽燥,心烦少寐,舌淡红无苔,脉虚细数者可使用本方。
【临床报道】陈曙霞等以本合方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2~57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至4年健康对照组20例,均经过检查排除了心血管疾病及近期无感冒病史。感染柯萨奇B病毒以后在临床上均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心悸、胸闷、气短,有反复感冒,倦怠乏力等,偶有频发早搏、短阵室速、S-T段及T波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等。两组均行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检测,治疗组服玉屏风散15g,生脉饮10ml,均每日2次,2~3个月后复查NK细胞活性及心电图;对照组服玉屏风散15g每日2次,1周后复查NK细胞活性及心电图。结果8%患者NK细胞活性低,其中24例低于14%,15例低于10%,治疗后复查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01);临床症状好转、心电图明显改善。对照组在治疗后NK细胞活性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陈亚梅2以本方加减治疗体虚自汗、盗汗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7~60岁,病程5天至1年;盗汗者21例,自汗者17例,自汗兼盗汗者12例。临床症见体弱纳少,气短神疲,心悸少寐,动则大汗或寐则汗出,面色白无华,舌质淡或舌质红,少荅,脉细虚或细数。药用黄芪、党参、煅牡蛎(先煎)各20g,麦冬、浮小麦各15g,白术、防风、山药各12g,五味子、大枣各10g,日1剂分2次服连用3~6剂。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地骨皮;血虚者加熟地、首乌阳虚者加制附子。结果治愈43例(主要症状消失,自汗、盗汗消失),好转7例(主要症状消失,汗出减少),总有效率100%。许学强3以本方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9~37岁,病程3个月至5年,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其中伴心动过速者3例,伴心肌缺血者1例药用黄芪15~30g,党参15g,丹参15g,白术12g,防风9g,麦冬12~15g,五味子6~9g,苦参12~15g,炙甘草6~9g胸闷明显、胸痛者加栝蒌、薤白、金;早搏频繁加茶树根;睡眠欠佳加枣仁、磁石;外感症状明显加荆芥、金银花、连翘。结果9例心悸胸闷乏力明显改善或消失,室性早搏有6例完全消失,3例发作减少。
【临床体会】本方对气阴两虚型感冒、心血管疾病等有较好疗效。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如阳气不足,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者加菟丝子、茅石菖蒲;心神不宁或心动过速者加枣仁远志、生龙牡;心律紊乱,房性或室性早搏者加苦参胸痛者加延胡索;舌有瘀点瘀斑加王不留行;`胸闷者加栝蒌皮、薤白、半夏等。对于本方所治之便秘,可选加火麻仁、肉苁蓉、熟大黄以提高疗效。